表一 . 乙醇的基本物化性质分子量 46.069 体积热值 MJ.L-1 21.26含氢量 % 0.1313 摩尔热值 kJ.mol-1 2.67含氧量% 0.3473 着火温度 434含碳量 % 0.5214 与空气混合着火界限 6.0~36.5 密度 (20℃)kg.L-1 0.7893 辛烷值( MON ) 90~94液态粘度 (20℃)MPa.s 1.200 辛烷值( RON) 100~112 气态粘度 (300℃)MPa.s 0.166 十六烷值 8液态比热容 kJ.(kg.K)-1 2.342 理论空燃比 A/F(kg.kg-1) 8.45 汽化热 kJ.kg-1 854 沸点 ℃ 78.4凝点 ℃ -117.3 理论分子变更系数 1.0653低热值 MJ.kg-1 26.778 最小点火能量 MJ 0.63乙醇的密度略大于汽油, 而低于柴油; 其汽化潜热明显高于汽油和柴油的汽化热 在粘度方面,乙醇的粘度大于汽油而低于柴油,这对于喷射的雾化是十分有利的, 用乙醇作为柴油机的燃料可以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降低缸内最高温度,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乙醇的低热值相当于汽油的 60.9%,相当于柴油的 62.8%,但从相对能耗的角度看,单位低热值的热效率并不比汽油和柴油低。
柴油为宽组分物质,具体的汽化热要根据柴油的组成来确定,[1] 可根据体积平均沸点和密度等物理性质来求[2] 要先确定柴油的型号 ,再查有关的油品的手册 .1蒸发热的计算法:烷系烃的蒸发热 化学通报 >> 1990 年 9 期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化合物沸点和 蒸发热 2001 年 4 期《 分析仪器 》vaporization heat 的翻译结果: 汽化热;蒸发热水的比热水的比热高于其他任何液体的比热水的比热为 4.1868 千焦/千克 ℃(1 千卡/千克 ℃),柴油的比热为 2.093 千焦/千克 ℃(0.50 千卡/千克 ℃),汽化热把 l 千克 (kg)饱和温度的水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变为相同温度的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称为 汽化热 (也称汽化潜热或蒸发热 ),它也与压力有关,但压力越高, 汽化热则越小 汽化热 的单位也是千焦/千克 (千卡/千克 ),用符号 “kJ/kg(kcal/kg) ”表示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催化热解油蒸发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靳利娥 刘 岗 鲍卫仁 曹 青(1.太原理工大学 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24; 2.太原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山西 太原030024)摘要 采用热重微商 (TG-DTG) 法考察生物质稻壳与废轮胎共热解经催化与非催化热解油的热失重行为,并同 0#柴油的2热 失 重行 为 进 行 了 比较 ; 同 时 采 用 Achar 微 分 法 和Coats-Redfern 积分法对热解油热失重蒸发过程的蒸发热进行了计算,并结合 Satava和 Bagchi 法确定了热失重蒸发过程的机理函数, 建立了 0#柴油和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得到的热解油蒸发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得出了在催化与非催化条件下热解油热失重过程的机理函数, 其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e-△vapH/RT(1-TBX 〗α)2;而 0#柴油的热失重蒸发过程动力学方程为 dα/dt=1.5Ae-△vapH/RT(1-α)2/3\[1-(1-α)1/3\]-1 。
蒸发热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柴油>非催化热解油> SBA-15 热解油> MCM-41 热解油 结果表明,通过建立的模型函数得到的蒸发热与实验值非常接近催化剂 SBA-15 和 MCM-41 的存在对降低高沸点馏分的物质具有一定作用,而 SBA-15 催化作用强于 MCM-41 燃料化学学报 2007 年 35 卷 第 05 期: 534-5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