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54686888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 28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 划的通知(国发200930 号)特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本规划中文化产业的范畴主要参考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和我省际情况有所调整,主要包含文化创意业、影视服务业、新闻出版业、 数字内容与动漫业、文化会展业、文体休闲娱乐业、文化产品流通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领域。本规划期限为 2013 至 2015 年。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现实基础。1

2、文化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 16% 左右(现价,下同)。2009 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 807.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9.9%,高出同期 GDP 增长速度 2.8 个百分点。2008 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 7.5%,居全国第 5 位。 2文化产业优势领域逐渐显现。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 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2009 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 综合评价居全国第 3 位,其中总产出达到 1019.03 亿元,居全国第 2 位;增加值达到 266.02 亿 元,居全国第 4

3、位;营业收入达 990.52 亿元,居全国第 2 位。2009 年,全省拥有影视制作机构 525 家,资产规模超过 200 亿元,电视剧产量居全国第 2 位,票房总收入居全国第 5 位。3新兴文化业态快速成长。近年来,全省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 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2009 年全省共生产影视动画片 43 部 32758 分钟,居全国第 2 位。截 至 2009 年,全省 11 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大部分县市已经开通有线数字电视,拥有网络出版资质的 单位 9 家,涉足网络出版的经营性网站近 100 家,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网络文化企业58 家,注 册资金 5 亿元,居全国第

4、4 位。4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培育,全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对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截至 2008 年底,全省已形成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 集聚区块 70 多个,其中,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出版印刷、文具生产、艺术品业等成为产业集聚效 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从产业规模和集聚区块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两地的创意产业集聚较为明显, 温州、台州等地印刷产业集聚区块较多,金华、丽水等地的文体产品和工艺品集聚区块较多。 5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先后组建了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出版 联合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十多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出版、发行、电影等

5、行业经营性单位基 本完成转企改制。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兴办文化产业,形成了广厦集团、横店集 团、宋城集团等一批在全国或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8 年 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 3.5 万余家,投资总规模达到 1300 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 75 万余人,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6文化产品服务出口快速增长。2008 年全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达到 41.56 亿美 元,其中文化产品出口 41.3 亿美元,文化服务出口 2396 万美元,20022008 年文化产品和服 务出口总额年均增幅高达 26.8%。目前,全省文化产品和

6、服务出口遍及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以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为主,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分别占 30%和 27%。尽管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显著,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还未成为 全省的支柱产业。产业规模较小,2009 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 3.5%。文化产业结 构不尽合理,文化资源配置区域差异较大。2009 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文化服务业仅占 37.3%;区域间文化设施资源相差较大,如全省 58 个县级城市只有 19 个建有多厅影院。文化消 费支出占比较低, 文化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2009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消费

7、支出占总消 费支出的比重为 13.8%,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30%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是农村人均 文化消费支出的 2.86 倍,城乡文化消费差距仍较大。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文化资源未能 得到有效配置。传统的文化管理模式与尚未完善的文化政策体系造成文化资源难以系统开发,文化 产业链条无法有效贯通,规模化发展和大市场运作难以形成,文化领域的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落实。 文化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文化人才政策仍需健全。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制 造流通领域,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媒体产业经营管理等高端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对文 化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与保障等机制仍需进一

8、步健全。 (二)发展趋势。 1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 视发展文化产业,2009 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 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提升到国家层面。当前,我省正处于人均 GDP 向 10000 美 元跨越的阶段,城乡居民精神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影视、动漫、数字内容、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文化产业的成长性与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这 将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后危机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扩大 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支撑力,将真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将呈现重大调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在市

9、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合力下,文化产业结构面临全方位的战略性调整。从所有 制结构看,转企改制后的国有文化集团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民间资本将进一步增 强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话语权,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将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行业结构看,文化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 兴业态层出不穷,并已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文化制造业将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 从空间结构看,文化服务业将更多向人口密集区域集聚,传统制造类文化产业将更 多向园区集聚,并可能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转移。 3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运用,催 生了各类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内容为特

10、征的新兴文化业态,加速了文化行业间的 融合。材料科技、装备工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 含量,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高 新技术的运用和新业态的出现,也加剧了文化产业内部不同渠道间的竞争,传统文 化业态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4全球化背景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可能 导致各国提高贸易壁垒,但从长远看,全球化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区域间文化交流 与合作蔚然成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以 5000 年文明为积淀的文化软 实力也将显著增强, 国际市场对具有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需求将进 一步增加。国内文化

11、企业到海外参与兼并、收购、合作等机遇将进一步增多,中国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二、总体要求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以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重大文 化产业项目、培育优势文化企业、扶持文化会展活动为重点,构建“一核三极七心 四带”的文化产业总体布局,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文化 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提升和带动能力,推动浙

12、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 级的新引擎, 并最终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 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确处理“两种属性” 和“两个效益”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统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 性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为文化产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创新文化生产、传播、流通、消费方式,突出高

13、技术、高附加值等特征,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含量。坚持以结构调整为 主线,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文化服务业的比重,增强文化产业对其他 产业的渗透提升和带动能力。 3坚持特色优势。注重发挥省内各区域地方优势,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 文化资源,开发生产相应的文化产品,建设相应的文化产业基地和项目,增强其根 植性和生命力。 4坚持集聚集约。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和集约水平,开展集 聚平台建设,实施大项目引导,提升文化产业基地区块的能级和辐射能力。 5坚持多元开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 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引导和鼓励民营

14、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千方百计巩固与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 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的总体目标是: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更为完善, 体制机制更富有活力,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明显扩大,文 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 业;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全国的地位得到较大提升,全面 巩固和发展在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数字内容与动漫、文体休闲娱乐以 及文化产品制造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具体包括五大方面的目标: 1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 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15、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 2012 年,文化 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达到 4.2%以上, 文化服务业占比达到 40%以上; 到 2015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达到 5%以上,文化服务业占比达到 45%以上。 2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重点引导发展的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影视服务、 数字内容与动漫、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会展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快 速壮大,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群基本确立;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产业特色的重点 文化产业基地和项目,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跨地区跨 行业经营、较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一批文化产业

16、的战略投 资者初步形成。 3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 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加速集聚,文化产业关键创新技术得到 提升,文化策划和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 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 牌。 4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 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 出口进一步扩大,文化会展活动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 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 的比重明显提高。 5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得到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进 一步完善,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 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更加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更显活跃,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