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4396854 上传时间:2020-1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推荐文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部分【名解】教育心理学 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就是要研究学校中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并据此创设适当地教育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名解】狭义上的学习 指学生的学习,主要探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学生的学习与一般成年人的学习的不同之处,找到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以便指导学校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具备某种经验,并通过经验的积累形成一定的能力。【名解】学习迁移【名解】自我同一性 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

2、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同一性发展的核心是职业的同一性。高中阶段正常发展的学生都应该建立起关于职业的同一性,否则会陷入艾里克森所说的“角色混乱”。【名解】 学习风格 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风格主要由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要素构成。(生理要素指个体对外界环境中的生理刺激的偏爱,例如有人学习喜欢安静。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动三方面。社会性因素包括个体在独立学习和结伴学习、竞争和合作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名解】成就动机 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

3、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具有以下特征:对中等难度任务有挑战欲望,并全力以赴获得成功;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希望;精力充沛,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为前提。【名解】耶斯基多德森法则 指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在中等偏高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的提高而下降,在中等偏低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中等难度时,动机水平中等时,学习效率最好。随着任务难度的不断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随之下降的趋势,这由耶斯基和多德森提出,心理学上称之为耶斯基多德森法则

4、。但是它未能考察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对此结论应持谨慎态度。例如,对于同样困难的任务,能力水平低的学习者最佳动机水平在中等偏低处,能力较高者有可能在中等偏高处。【名解/填空】习得性无力感 实质上是一种认为失败无法避免的观念。对于学生来说,当无论他怎样努力都遭到失败,进而把失败归于能力低时,就会产生此观念。一旦持有此观念,会表现为自尊心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任何努力。一般被老师视为能力低下,同时被同学看不起的学生通常具有习得性无力感的特点。【名解/单选/举例】替代性强化 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的成功行为或受到赞扬的行为,他也会增强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他人失败的行为或受

5、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名解】技能 是指经过练习而习得的合乎一定规则程序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行为方式(比如能够迅速有序并高效地思考或解决一般常见问题或复杂运算,熟练打出一套拳法,自由地跳水、击剑等。)【名解】高原现象 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做“高原现象”。【名解】态度 指个体通过后天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名解】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道德有关的概念。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和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与倾向。【名解/填空】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策略

6、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单选部分【单选】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占主导-努力学习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少年期-附属内驱力减弱,同伴赞许成为强有力的动机因素青年-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主要动机-满足求知需要,获得相应地位和声望。【单选】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由 追求成功的倾向 和 回避失败的倾向 组成,前者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后者表现为设法逃避成就活动或情境,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P103【单选】班杜拉尤其强调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单选】人本主义学习观是把学生喀左一个有目的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单选】教育心理学与普通教育学之间

7、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单选/填空】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单选/填空】我国自编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式1924年由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单选】陈述性知识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的状况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关于人怎么做事的知识,既可以涉及驾车之类的运动技能,又可以涉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某一数学原理之类的认知技能,还可以涉及使用自己的认知资源之类的认知策略。(【举例判断】)【单选/填空】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教育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策略,称为匹配策略;二是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进

8、行有意识的弥补的教学策略,称为有意失配策略。【单选】着重训练场独立性者的整体综合能力,着重训练场依存性者对细节的分析。(场独立性者善于理解记忆文章中的具体细节或部分,把握不住文章的主题;场依存性者掌握文章的框架和思想,但具体细节分不清楚。)【单选】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和杭齐克在1930年的白鼠跑迷津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无强化学习现象。【单选】费斯廷格等人研究发现,认知失调主要来源四种情况:逻辑上不一致、与社会风气不一致、个人的一贯行为倾向与其特殊的行为不一致、新出现的事物与个人的旧经验不一致。有可能会出“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认知失调的来源?”【单选】程序性知识具有相对特殊的表征方式,被称为“产生式”。所谓

9、产生式实际上是一条关于“条件行动”规则,即满足特定条件就产生相应行为的规则。(如果那么)【举例选择】心智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专门心智技能是为某种专门的认知所必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专门的心智技能有默读、心算、打腹稿。一般心智技能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是在专门技能基础上经过概括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如观察技能、分析技能、综合技能、比较技能和一般性计划技能等。【单选/举例判断】动作技能可以分为3种: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连续技能指连续、不间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持续时间较长,动作与动作间没有明显开端和终点,如唱歌、打字、滑冰、弹琴等。非连续技能具

10、有可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时间短暂,是由突然爆发的动作组成。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挪动棋子、射击等。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封闭技能是一种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的技能,具有相对固定的动作模式,需通过练习使自己的动作达到某种理想的模式。如体操、游泳、急行跳远、掷铁饼等。开放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要求人们又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3、精细技能和粗放技能精细技能指局限在狭窄空间内进行的并要求精巧的协调动作,由小肌肉运动来实现的技能,如写字、弹钢琴、雕刻等。粗放技能指能运用大肌肉而

11、且经常要求整个身体的参与的技能,如跑步、游泳、打网球。【单选】态度的构成分为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倾向成分【选择】品德的组成 分为 道德认识(核心) 、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单选】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属于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的 习俗水平【单选】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其他人的支持【单选】组织策略的类型很多,主要有 概念图、比较图表、示意图、层级图、群集策略、纲要法等。【选择/填空】元认知的学习策略 自觉计划、监视或监控、调节自己认知活动的具体方式和

12、方法。【单选/填空/举例判断】学习迁移的种类【单选】学习迁移基本理论有哪些?填空部分【填空/单选】高中阶段是个体价值观的初步确立时期,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填空】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守三条重要的原则是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填空】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动作性表象,映像性表象,象征性表象。【填空】托尔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期待。【填空】学与教的基本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其中,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如教学大纲和教材。【填空】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我中心性和对成人的反抗性。【填空】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

13、境应该包括 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填空】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驱力有三方面: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填空】个体自我效能的形成有4个来源: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填空】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有命题以及命题网络、表象、线性排序、图示。其中,高级表征方式是图示。【填空】学者们总结加里培林的心智“五阶段理论”,合并出的“三阶段论”包括: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填空】皮亚杰道德阶段发展论指出 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补充:两

14、种水平、四个阶段两种水平: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填空】美国凯尔曼认为,态度和品德的改变经过顺从、认同、同化等三个阶段。简答部分【简答】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方面,初中生外形上的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心理上也积极要求独立,希望成人将自己也当做成人看待。另一方面,性机能的迅速成熟使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明显地矛盾冲突性和不平衡性。1、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初中生强烈的成人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独立意识过于强烈以至于面对成人的即便是友好的意见也会认为是对自己事务的干涉,从而表现出反抗性。但实际上,初中生并没有完全

15、摆脱对于父母的依赖,只是方式变化了。从小学的情感和生活上的依赖转变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帮助。2、闭锁性和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逐渐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他们的内心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可是表露于外的却减少了。他们对他人的要求很高,往往会因为他人的一个缺点或无意的失信而不再信任对方。但他们又时常感到孤寂,希望能有人关心和理解他们,所以他们不断寻找朋友,一旦发现值得信任的,便会推心置腹。3、勇敢和怯弱的矛盾初中生的勇敢往往具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这是由于他们很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没有过多的顾虑,在认识能力上又存在局限性,因而常常不能觉察潜在危险和严重的后果。在一些公共场合,初中生又会表现得扭捏,不善言辞。这主要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少,过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够自信造成的。4、自负和自卑的矛盾初中生还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潜能和性格特征。偶然的成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了不起,偶然的失败又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无能透顶。5、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的矛盾初中生心理上要求独立,急切地追求成人的地位,努力要抹去童年的痕迹,不承认自己是孩子。可是面对升学压力和一堆令人苦恼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