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 走进神奇》教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4369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 走进神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 走进神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 走进神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 走进神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 走进神奇》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一章:第一节 走进神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复习引入一、课前互动。1、自我介绍2、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学生回忆,温故知新。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可以回答一、新课教学二、讲授新课。1、利用课本插图及课件向学生展示天体运动的现象。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1)哈雷彗星何时来?(2)电闪雷鸣如何产生?(3)大自然为何绚丽多彩?提出问题: 设计实

2、验两人一组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新课教学(4)龙卷风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威力?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的边看课本边进行适课题 走进神奇 授课人 刘乃团时间 2015 年 9 月 1 日 课时安排 1课标要求1、通过自然界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的神奇。2、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神奇。3、通过神奇的现象,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理比较陌生,还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所上四个班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力稍强一些,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的教学,尽量让学生理解一些基

3、本常识。知识与技能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神奇。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 重点 神奇的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联系物理知识。教学难点 从生活,自然现象中总结物理现象。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5)雪崩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到的伤害?(6)洪水、海啸又是这

4、样形成的?(7)地震、火山威力无比。(8)结合实际,彩虹、台风、等;(9)潮汐2 在生活中(1)课本插图(2)出示饮料瓶,演示倒饮料的诀窍(3)万家灯火从何而来?(4)撑竿跳高与跳高相比,为何跳的更高?列举事例(1)人跑步,滑旱冰(2) 家中烧开水时,听声音、看气泡、冒白气等(3)家中下水道的形状(4)大漠里的故事 2001 年 1 月 7 日, 北京晚报第 12 版“中国新闻”栏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 新疆消息:近日在罗布泊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不得其解。从 1 月 4 日凌晨 3 时左右,罗布泊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 12 时,科

5、考队到达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哪有雪的影子?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当的解释学生觉得很神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课堂小结物理学中研究的就是关于力的、声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等,找出他们发生的原因,并研究怎样利用他们为人们服务。小结本节补充练习查阅有关的资料作业布一、本节知识巩固:1、你还知道自然、生活中的哪些神奇?请举两个以上的例子。学生汇报学生分析、概括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2、观察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及色彩变化。 3、观察风筝的构造,探究风筝在什么条件下能上升,每位学生制作一个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的时间长。实验结论。置二、新知识预习 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一、亮点:本节是物理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师少讲,留一些问题给学生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 二、不足: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实验的器材比较缺乏,学生实验比较单薄.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 教学反思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效果应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