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4302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5.3-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目标】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普及趋于民众,许多问题浅显易懂,趣味性强,如九章算术下卷第三题目“雉兔同笼”等,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等国,对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雉兔同笼”题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关,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问题 1、

2、 “上有三十五头”指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呢?答:“上有三十五头”指的鸡和兔共有三十五个头, “下有九十四足”指的是鸡和兔共有九十四只脚。问题 2、你能根据问题 1 中的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并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板演)解:设有鸡 x 只,兔 y 只,则x+y=35 解之得 x=232x+4y=94 y=12答:共有鸡 23 只,兔 12 只。这个古老的数学问题,用今天的方程解决,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为后人理解了数学的过去和现在,当代的著名的数学家陈省生教授在说起“鸡兔同笼”时,曾另有一番别有风趣的延伸:“全体鸡兔立正,兔子提起前面的

3、两只脚,请问现在共有几只脚?”二、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四大文明古国,像这样浅显有趣的数学题目还有很多,我们的书上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例题例 1、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接下来老师看一下,那位同学的古文水平好,那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地解释一下,这段古文的意思?(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分,一份绳子长比井深多 5 尺;如果将绳折成四等份,一份绳子比井深多 1 尺,绳子、井深各是多少尺?)(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板演)解:设绳子长 x 尺,井深 y 尺,则1453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解之得 x= 48y=11

4、 答:绳子长为 48 尺,井深 11 尺。三、 议一议从上面的两个问题的解决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有什么收获?请与同学们交流。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 认真读题和审题,弄清古代问题的现实意义2、 正确设出未知数3、 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组。4、 解此方程组5、 写出答案四、 练一练1、 古代有一个马快,一天晚上他在野外的一个茅屋里,听到外边来了一群人,在分脏,在吵闹,他隐隐约约地听到几个声音,下面有这一古诗为证:隔壁听到人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只知每人五两多六两,每人六两少五两,问你多少人数多少银?2、 列方程组解古算题:“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

5、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题目大意是:5 头牛、2 只羊共价值 10 两“金” 、2 头牛、5 只羊共价值 8 两“金” 、每头牛、每只羊共价值多少“金”?可设每头牛值“金”x 两,每只羊值“金”y 两,则有方程组5x+2y=10 解之得 x= 1342x+5y=8 y= 20五、 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六、 作业P 199 习题 后感: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纯数学问题的应用训练,使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目标】收节支”相似一类问题的数量关系,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类问题。会

6、方程(组)是刻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一、议一议增长(亏损)率问题的公式?原量(1+增长率)=新量,或原量(1亏损率)=新量,2、银行利率问题中的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二、新授、某工厂去年的利润(总产值总支出)为 200 万元,今年总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总支出比去年减少了 10%,今年的利润为 780 万元,去年的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设去年的总产值为 x 万元,总支出为 y 万元,则有总产值/万元 总支出/万元 利润/万元去年 x y 200今年(小组讨论,完成上表)总产值/万元 总

7、支出/万元 利润/万元去年 x y 200今年 (1+20%)x (110%)y 780根据题意得: xy =200 ,解之得: x=2000120%90%y=780 y=1800答:去年的总产值为 2000 万元,总支出 1800 万元,变式:若条件不变,求今年的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简析:如果设今年的总产值为万元,总支出为万元,则让学生动手解这个方程组, 体验这种解法的繁琐,再20%912078上例的启发,应该设间接未知数,设去年的总产值勤 x 万元,总支出为 y 万元,计算方便。三、做一做例 1、 医院用甲、乙两种原料为手术后的病人配制营养品,每克甲原料含 位蛋白质和 1 单位铁质

8、,每克乙原料含 位蛋白质和 位铁质,若病人每餐需要 35 单位蛋白质和 40 单位铁质,那么每餐甲、乙两种原料各多少克恰好满足病人的需要?解:设每餐需甲、乙两种原料各 x、y 克,则有下表:甲原料各 x 克 乙原料各 y 克 所配制营养品其中所含营养品 位 位 (位其中所含铁质 x 单位 位 (x+位根据题意,5 x+0 化简,得 5x+7y=350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5x+2y=200 ,得 5y=150y=30将 y=30 代入,得 x=28。所以每餐需要甲原料 28 克、乙原料 30 克。解此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 甲(乙)原料所含蛋白质(铁质)=甲(乙)原料的质

9、量每克所含蛋白质(铁质)的含量。2、 甲原料所含蛋白质(铁质)+乙原料所含蛋白质(铁质)=营养品所含蛋白质(铁质。例 2、甲、乙两相距 6 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 3 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 小时相遇,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甲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 x 千米,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 y,根据题意,得: 3x=3y+6x+y=6 解这个方程组,得: x= 4y=2答:平均每小时甲行 4 千米,乙行 2 千米。四、练一练1、一、二班共有 100 名学生,他们的体育达标率(达到标准的百分率)为 81%,如果一班的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为 87.%,二班的达标率为 75%,那么一、二班的

10、学生数各是多少?解:可设班有 x 人,二班有 y 人,则有方程组x+y=6 x= 75%=81(x+y) y=522、甲、乙两相距 36 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 2 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 果乙比甲先走 2 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 3 时后相遇,甲、乙两人每时各走多少千米?解:设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行走 x 千米、y 千米。根据题意可得:6 x= 63x+56 解此方程可得 : y=4所以甲每小时走 6 千米,乙每小时走 4 千米。五、小结1、做应用题时应强调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3、 设未知数有两种方法:(1)直接设元(2)间接设元,当直接设元较繁时应间接设元。六、作业后感:让学生

11、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正确地运用表格分析与“增收节支”相似一类问题的数量关系,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类问题。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目标】【知识目标】1、用二元一次方程式组解决“里程碑上的数”这一有趣场景中的数字问题和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件尽在金锄头文库行程问题2、归纳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能力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情感目标】在本节课上让学生体验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

12、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刻画学问题和行程问题,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一、想一想,忆一忆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各基本方法是什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消元”把“二元”化为“一元” ,基本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法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每隔一小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字情况如下:1200 时,这是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 7,1300 时,十位与个位数字与 1200 时看到的正好颠

13、倒了;1400 时,比 1200 时看到的两位数中间多了个 0,你能确定小明在 1200 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字吗?如果设小明在 1200 时看到的十位数字是 x,个位数字是 y,那么1、 1200 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根据两个数字和是 7,可列出方程 (10x+y; x+y=7)2、 1300 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12001300 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 10y+x;(10y+x)-(10x+y)3、 1400 时小明看到的数可表示为 13001400 间摩托车行驶的路程是 10x+y;(100x+y)-(10x+y)4、 12001300 与 13001400 两段时间内摩托车的行驶

14、路程有什么关系?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答:因为都匀速行驶 1 小时,所以行驶路程相等,可列方程(100x+y)-(10x+y)= (10y+x)-(10x+y),根据以上分析,得方程组:x+y=7(100x+y)-(10x+y)= (10y+x)-(10x+y)解这个方程组得: x=1y=6 因此,小明在 1200 时看到里程碑上数是 16。同学们:你能从此题中得到何种启示?答:从中得到解数字问题常设十位数字为 x,个位数字为 y,这个两位数为 10x+y。三、练一练例 1、 两个两位数的和是 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 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