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5407469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导语: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师: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面对它,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却有了重大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

2、读课文(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分小组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尝试用五分钟时间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难的或最喜欢的部分可以再反复地读一读,看谁最会利用时间。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自学反馈:开火车指读词语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我想把课文读通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把课文读懂。大家知道略读课文前面都会有一段话提示我们怎么读懂课文,这段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赶快读一读,划一划。交流。默读课文,思考以上三个问题。 (小组学习)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那个段落讲第一问?指名读第二段。学生找重点句子。理解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魏格纳性格豪放,天生

3、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2.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3、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4、反复读第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5、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

4、来的。6、读第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魏格纳从那么多的资料中寻找证据,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引导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

5、的。(3)“找到证据之后怎么做呢?写文章,做演讲! “瞧,学好语文是多么重要!如果魏格纳语文不好,写不出文章,不会演讲,他千辛万苦寻找的证据,积累的经验怎么能让世人知道呢?又怎么能引起地质界的震动呢?”三、总结课堂,课外延伸、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从魏格纳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从魏格纳的发现到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努力克服困难找证据,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板书设计

6、】、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偶然发现产生奇想寻找证据 引起震动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西关校白淑艳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 “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上完课作如下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

7、”中有“精” ,深化感悟。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 “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不能替学生包办,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和美读课文方面还需再下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