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407430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至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语 文 卷命题人:宋应强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蜚声(fi) 押解(xi) 簇拥( ch) 呕心沥血(u)B对峙(sh) 诘难(ji) 奸佞(nn) 苦心孤诣(y)C讣告(p) 脉脉(m) 熨帖(y) 殚精竭虑(dn)D迄今(q) 桎梏( ) 咫尺(zh) 口瞪目呆(d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某些错误做法,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经过一轮苦战,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胜利,大家都趾高气扬回到教室庆祝。C在深圳大运会上,我国健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录。D上个世纪 80 年代

2、金庸的武侠小说就鼓噪一时,至今,仍拥有广大的读者。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B当我们年青一代今天重温这段极为感人的片段时,就会发现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C出生地历来有争议的大诗人李白,在新近出版的权威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明确认定其出生地为四川省江油市。D这场森林大火,经过数千名森林警察、公安干警、解放军战士和当地群众九昼夜奋战,已于上午 8 时特大火全部扑灭。4.为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油菜花在四周里

3、舞动的时候那种芳香让人想到雅致,想到端庄,想到优美的舞姿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 就有股色彩的芳香浓浓地灌进了周庄A. B. C. D.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114 题生态整体主义王 诺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 、 “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 20 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利

4、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 。国内外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 。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做整体的中心。中心都没有,又何来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

5、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唯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

6、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辙、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5对“生态整体主义”这一概念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是指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B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其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 C生态整体主义把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D生态整体主义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6下列对“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句

7、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和以往的生态观不同,它不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考虑问题。 B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丁不再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C生态整体主义不再和以前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一样,完全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D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7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整体主义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B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

8、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犯过很多错误,走过许多弯路,其中以自己为中心,导致生态危机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D如果人类还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唯一判断事物的标准,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8-10 题。来歙传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汉兵起,王莽以歙刘氏外属,乃收系之,宾客共篡夺,得免。更始即位,以歙为吏,从入关。数言事不用,以病去。更始败,与嘉俱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持节送马援,因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

9、入质,拜歙为中郎将。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犹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

10、,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十一年,歙与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投笔抽刃而绝。后汉书卷十五列传第五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见歙,大

11、欢,即解衣为衣之 衣:穿衣B.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 素:平素C.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 殊:差异D.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 诚:确实。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来歙勇猛无畏的一项是数言事不用,以病去 遂发愤质责嚣,欲前刺嚣歙徐杖节就车而去 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陷之,乘胜遂进 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A. B. C. D.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来歙是南阳人,因为是刘氏的外亲被王莽逮捕,后来在来歙宾客的共同努力下,才算没有被杀死,更始帝时从关中到了洛阳,做了太中大夫。B.西州是隗嚣盘踞的地方,后来来歙到了西州,劝说隗嚣归汉,但是隗嚣不听,只是让他的儿子隗恂到

12、了洛阳,来歙很生气想杀死隗嚣,未果。C.来歙在攻打隗嚣时,只带了二千多人,但行动神速,很快占领了略阳这个城池,并杀死守将金梁,守略阳时很勇敢,从春天一直坚持到秋天。D.建武十一年,来歙攻打蜀地,还未进入蜀地,因为来歙的威名,有些人就派遣刺客来刺杀来歙,使得来歙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终生的遗憾。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 (5 分)译文: (2)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 (4 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1)(2)两题。(8 分)月上瓜洲南徐 注 多景楼作张辑江头

13、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4 分)答:_(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4 分)_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1)问征夫以前路, 聊化以归尽,悟以往之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

14、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

15、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