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3983566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 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4、唐代建筑风格5、宋代建筑风格三、第2章:住宅与聚落1、我国民居住宅的主要构筑类型(十种,分布地,基本概念、主要特征)2、三坊七巷(基本概念)3、北

2、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成就(三进四合院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名称)4、明清北京居住建筑大门(六种,等级)5、抄手游廊、垂花门(基本概念)6、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四、第3章:宫殿、坛庙、陵墓1、三朝五门(基本概念)2、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结合实例)3、明清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4、明堂(基本概念)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基本类型(三种)6、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总平面简图)7、黄肠题凑(基本概念)8、北京明十三陵的特点、设计方法及成就五、第4章:宗教建筑1、山西五台山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的空间、结构与艺术(立面、平面简图)2、佛塔类型(按形式分,六种,特点)3、山

3、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概况,结构成就)4、经幢(基本概念)5、明清时期佛教四大名山6、中国四大名窟(省、市、窟名)7、摩崖石刻(基本概念)六、第5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1、面阔七间清式建筑各“间”的名称2、中国古代建筑台基的作用3、宋式、清式须弥座(特点+简图)4、宋式、清式栏杆(特点+简图)5、木结构建筑的出廊方式(四种)6、中国古代大木作基本构件(五种,详部名称)7、宋营造法式四铺作斗栱(两种形式,简图)8、中国古代屋顶的主要形式(五种,等级,透视简图)9、古建筑中柱的特殊做法(定义、平面简图、实例)10、中国古代斗栱组成、宋清名称、发展趋势(五项)、作用11、木结构采用模数制,宋代

4、以“材”为标准,清代以“斗口”为标准12、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建筑的区别13、清代建筑色彩(七种,按等级)14、清式彩画(三种,等级)15、檩数分配图清式营造则例(十二种,简图)16、收山、推山、梭柱、叉手、托脚、卷杀、抱鼓石、雀替、生起、侧脚、抱厦(基本概念)七、第6章:建筑意匠1、五行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响和应用2、中国古代通过什么方法获得“天人合一”的建筑意匠3、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为什么一直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建筑体系4、中国古代建筑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的借鉴或指导意义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1) 生土建筑体系2) 石构建筑体系3) 毡包式建筑体

5、系4) 木构架建筑体系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木构架 多见于北方。特点: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穿斗式木构架 多见于南方.特点: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井干式木构架 东北、西南等林区。干阑式木构架 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 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2) 工期短,易施工3) 便于修缮、搬迁、扩建4) 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5) 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6) 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缺点:1) 木材消耗量大,致

6、使生态环境恶化2) 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3) 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4) 存在技术局限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作用:1) 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2) 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3) 提供室外活动场所4) 种植花木,美化生活多元功能:1) 空间聚合、气候调节2) 防护戒卫、场所调适3) 礼仪伦理、审美怡乐4) 自成天地、引入自然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主要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和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室内、外空间相互

7、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官式建筑:1) 工官掌管建造2) 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3) 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4) 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5) 人力、财力、技术集中6) 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民间建筑:1) 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2) 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3) 建筑式样变化多端4) 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李诫:1) 编修营造法式,建筑设计、和施工管

8、理方面的法规性政书2) 推动中国建筑模数制和标准化进程3) 是可操作实际经验的总结4) 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样式雷:1) 始祖雷发达2) 共有六代人供职于清廷3) 负责建造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烫样:施工前用1100 或 1200 的模型作设计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牌坊:1) 没有斗拱和屋顶的牌楼称为牌坊2) 一种标志性建筑物3) 面阔一到七间4) 基本组成:柱、梁枋华表1) 一种标志性建筑2) 位于重要建筑群大门之外3) 或桥头和建筑的四周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1) 夯实素土台阶,茅草屋顶2) 实例:郑州商城宫

9、殿遗址3) 茅茨土阶,四阿重屋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P34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建造者:李春(隋)概况:1) 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横跨洨水南北两岸2) 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3)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桥4) 装饰雕刻精美,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4、唐代建筑风格1) 比例宏大宽广2) 造型富于弹性和张力3) 屋顶平缓,出檐深远4) 建筑色彩以红、白两色为主5) 气魄宏伟,严整开朗6) 朴实无华,庄重大方,轻灵潇洒5、宋代建筑风格1) 建筑造型多变,比例偏于纤细2) 装饰繁密复杂,色彩绚丽3) 风格秀美、轻灵华丽,柔美细腻三、第2章:住宅与聚落1、我国民居住宅的主要构筑

10、类型(十种,分布地,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类型分布地主要特征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北方多用抬梁式,南方多用穿斗式竹木构干阑式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地区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生活层架空;防潮、防虫蛇野兽木构井干式东北、西南等林区原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受木材长度限制,住房开间较小砖墙承重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砖用于砌墙承重、围护碉楼西藏、青藏高原、内蒙古多山地区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内为密梁木楼层土 楼福建、广东、赣南等地红壤(质地黏重、有较大韧性 + 硬木 + 竹片(拉筋)+ 糯米、红糖(凝固剂)+ 沙石、石灰窑

11、 洞豫西、晋东、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向土层方向求得空间,少占覆地以天然土起拱为结构特征阿 以 旺新疆南部带天窗的大厅(夏室),中留孔井采光,天窗高出屋面40 80 厘米,供起居会客,后部作卧室(冬室)土墙木构,密肋平顶,带外廊毡 包内蒙古、新疆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牧民的移动式房屋;搭建方便,构造简单,便于迁徙一颗印云南昆明一带、高原地区墙厚瓦重:外墙为厚重的土坯砖、夯土墙或外砖内土穿斗式屋架2、三坊七巷(基本概念)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

12、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3、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成就(三进四合院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名称)特点:1) 建筑形式:抬梁 + 硬山2) 色彩:灰顶、青砖3) 房屋墙垣厚重,对外不开放4) 靠朝向内院的一面采光5) 院内噪声低、风沙少、私密性好成就:1) 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2) 布局严整、建筑质量高3) 装饰、装修华丽讲究4) 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5) 素朴、实用,是理想的人居环境4、明清北京居住建筑大门(六种,等级由高到低)1) 王府大门2) 广亮大门3) 金柱大门4) 门5) 如意门6) 随墙门5、抄手游

13、廊、垂花门(基本概念)抄手游廊1) 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正房的廊子2) 雨雪天方便行走,防晒3) 增加院落空间层次,丰富光影变化垂花门1) 位于住宅中轴线上的内宅门2) 外院和内院的分割点6、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1) 体现身份地位2) 引导秩序3) 分届内外四、第3章:宫殿、坛庙、陵墓1、三朝五门(基本概念)1) 周代宫殿的布局制度2) 沿纵深布置层层门禁3) 门内为不同职能的宫殿建筑4) 成为以后历代宫殿的布局原则2、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结合实例)1) 宫殿发展的四个阶段:2) 茅茨土阶3) 高台宫室4) 前殿和宫苑相结合5) 纵向布置“ 三朝 ”3、明清北京故宫的总体布

14、局、设计方法及成就总体布局:1) 中轴线核心位置和平面构图中心2) 周围建筑围绕簇拥3) 含蓄手法,层层铺垫设计方法:1) 以太和殿为例:2) 故宫的建筑高潮和重点3) 综合处理的结果成就:1) 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2) 体现建筑组群布局的高超艺术3) 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4) 中国宫殿建筑完全成熟的典型4、明堂(基本概念)1) 又称“世室”,“重屋”2) 古代天子居住、沟通天地祖先的场所3) 相当于宫殿 + 坛庙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基本类型(三种)1) 祭祀自然神2) 祭祀祖先3) 先贤祠庙6、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总平面简图)总体布局:1) 位置选定,儒家:南为阳、左为上2) 由两道坛墙围起,近正方形3) 主入口在西侧设计方法:1) 有为实体,无为空间2) 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