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394874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2012届初三语文调研测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届初三调研测试试卷语 文2012.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2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26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

2、汉字。 (4 分)清(x) qun 释 如愿以 (chng) 万 li 俱寂2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 分)世间万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撼。即便如此,黄昏的最后一缕残阳也要发出光芒,那是不甘心陨落与沉沦的最后一次拼搏,也许这就是大自然要告诉给人们的生命真缔。我喜欢沉浸在日记里,自我剖析,感悟人生,释放情感,宣泻郁闷。闲遐的时候,翻翻自己的日记,那是一种惬意的的享受,那是一种满足的陶醉,我将乐此不疲。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 分)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政通人和, 。 ( 岳阳楼记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名著阅读。 (5 分)我最高兴看的是绳上跳舞。一遇到重要官职出缺,五六位候补人员就会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和朝廷官员表2演一次绳上跳舞,谁要是跳得最高,而且没有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官职。大官们也常常奉命表演这种技艺,使皇帝相信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领。“我”是 ,这个游戏是“我”在 国看到。 (2 分)金圣叹评水浒人物时赞叹“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

4、到底。 ”请看以下片断:“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与李逵打斗的是谁?后来又是哪两位梁山好汉出面替李逵解围?(3 分)【答】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25 个字) (3 分)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友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别归纳为一

5、类,把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笔随,左右逢源。第二部分(44 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69 题。 (8 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十艮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

6、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2 分)A 愿陛下亲之信之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B 皆以美于徐公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D 王之蔽甚矣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7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 分)3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B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捕蛇者说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请你分别说说【甲】段文字中“未尝不”和【乙】段文字中三个“莫不”在各自

7、文段中的表达作用。 (2 分)9诸葛亮与邹忌向君主进言的内容和方式有何不同?联系选文,谈谈你对“忠言逆耳”这句俗语的新认识。 (2 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 10 题。 (4 分)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 ”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 (选自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注释】幽、厉:是指周幽王、周厉王。何邪:为什么呢。邪:语末助词,表疑问。贤其丞:以其丞为贤。将:助词,无义。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将恐

8、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阅读鲁迅雪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113 题。 (8 分)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主,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9、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1第一段中画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 分)12作者描写朔方的雪花“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能否4把句中的“撒”字改成“飘”字?(2 分)13雨雪本无生命,文中却用了“孤独” 、 “精魂”等字眼加以描述,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朔方的雪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4 分)【链接一】真的猛士,敢

10、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链接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 1416 题。 (7 分)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周国平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很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

11、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 17 年,译经用了 19 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 “共谋朝政” ,也遭他婉谢。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土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

12、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作为对比,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纷纷谈论和研究西学,但是,不必说在西学造诣上名冠欧美,即使能与那里众多大学者平起平坐的,可有一人?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 。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

13、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已历史上的精神伟5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14作者认为玄奘“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 ,请细读第一段,说说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这一点。 (3 分)15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16,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精神伟人被电视剧等形式“娱乐化”了。对此,有人认为“以喜闻

14、乐见的娱乐形式介绍伟人未尝不可” ,请你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反驳。 (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721 题。 (17 分)路,在没路的地方李雪峰有个喜爱摄影的朋友,他镜头下的摄影作品总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的视角总是那么的令人击节称奇。面对他的一叠叠获奖证书和一尊尊艺术摄影大赛的奖杯,作为他的朋友,我们讨论过好多次。有人说,是他的相机好。有人说,是他的艺术功力深。也有人说,是他的运气好,那么十几个风景名胜区,还不整天都是游人如蚁?但有的人运气不好,要么去晚了,或者是去早了,总之与自己所需要的景物总是失之交臂,就像登泰山看日出,有的人去了,但偏偏赶上了阴雨天,有的人去了,却恰恰遇上了大雾天。

15、但我们这位朋友总是运气好,他要拍摄蓝天,就有片片白云;他要拍摄秋色,就有树树红叶”我们羡慕地说:“拍摄照片,你相机好,运气也好,所以你的摄影作品好。 ”他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拍摄作品,跟运气有什么关系呢?好吧” ,他神秘一笑,“下次外出拍摄,我带你们一块去。 ”不久,我们果然就有了一次共同外出游历的机会。在那里,我们一群人生怕错过了一个风景点,七嘴八舌地纷纷向导游小姐询问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游览每一个风景点。但那位搞摄影的朋友却对这一切漠不关心,根本不怎么理睬那些导游小姐们,只是和一群坐在景区山脚下的本地山民们套近乎,和他们兴致勃勃地谈笑,对着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画画,当我们前呼后拥地跟着景区的导游就要登山时,他笑着跑过来了,高兴地举着一张画满点点线线的纸说:“想拍摄最美照片的可以跟我走!”我们都诧异地说:“怎么能跟你走?那些最美的地方不是一个一个的风景点吗?不去风景点,哪里才能拍摄到最美的风光照片呢?”他笑了说:“大家都去的地方,哪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呢?最好的风景,就在那些人迹罕至处啊!”有人低声嘀咕着问他:“你要去的地方有路吗?”“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