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39116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 回响,悠远的徜徉以施尼特凯的中提琴协奏曲为例析中提琴音色之特质11050206 姓名:郭一涟 指导老师:韩锺恩【内容提要】 中提琴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室内乐和乐队中重要的成员之一,主要司职伴奏声部。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几百年来隐居幕后的中提琴吸引了许多大作曲家们的目光,独奏作品层出不穷,中提琴以异军突起的姿态正式迈入了独奏乐器的行列。在音色音乐兴起的 20 世纪乐坛,中提琴的本真音色在其中却占有一席之地。虽然一般意义上的音色音乐与中提琴的声音之听觉效果大相径庭,但作曲家们探求音色的目的却是一致的。本文以关注中提琴崛起于 20 世纪的事实为出发点,对中提琴乐器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并以

2、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1934-1998)的中提琴协奏曲为例,在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尤以听觉分析为重的基础上,试图用文字以表述中提琴音色之特质,并从中提炼其专属一家且不可替代的特殊音响存在。 【关键词】 中提琴 施尼特凯中提琴协奏曲 音色特质【讲评】钱亦平:基本体现了音乐学系毕业班的学术水准,还是不错的。看得出你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说中提琴音色概括为五个特质。有一些地方要同你商榷:1、 你的参考文献中有一篇我翻译赫洛波娃写的有关古贝多丽娜的文章和你的文章没有太大关系。虽然赫洛波娃确实是施尼特凯的权威阐释者,写了两本专著,一本是施尼特凯访谈录,另一本他全部作品的

3、分析。我前两回去看了赫洛波娃写的关于你论文中提到的这首中提琴协奏曲 。因为你也没有俄文资料,所以非常难为你。我觉得你讲音色分析,也是离不开施尼特凯的创作风格。赫洛波娃形容这个作品的三个乐章是戏剧性的复合体,有一种戏剧性的对接。她把第一乐章比喻为“沉思” ,第二乐章比喻为“冲撞” ,没有解决,这个矛盾在第三乐章解决了,第三乐章叫“沉思的解决” 。赫洛波娃提到第二乐章里有一种“出乎意料的音色结合”,中提琴的独奏和低音提琴在高音区有一个二重唱,然后长号进行模仿。赫洛波娃指出这些“非抒情类乐器”在努力唱出抒情的主题,所以就产生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我想如果你能够获得这些文献或许可以充实你的文章。2、 另

4、外要问你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文章框架有写到“新的技法” ,主要在讲十二音,接下来就是“旧的构建”是指曲式,然后一个标题就是“新与旧的对话” ,变成复风格了。我想问的是,你觉得曲式就是旧的,非曲式就是新的吗?你认为新的技法和旧的曲式就构成了施尼特凯复风格的内涵了吗?答:可能是我“新”与“旧”的概念界定得不是很清楚。我并不是想说非曲式是新的,曲式就是旧的。我在做对比的时候主要把十二音看作二十世纪的产物,所以把它标记为新的。而施尼特凯所用的曲式都是二十世纪之前就定型的,所以把它看作是旧的。而新与旧的对话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比较泛,因为它是创新和传统相融合的一部作品,它的复风格有比较集中得体现。钱亦平:一

5、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一个是结构层面的事情,不要和风格完全对立起来,要注意用词。赫洛波娃对这个作品给过一个结论,她用主题和音色的统一性来对应风格的统一性。你的论点还是扣住这个观点的,只是在行文用词上要更加准确。伍维曦:你的文章当众借鉴了托马斯曼小说的写作风格,你现在只是参考了一些研究者的提法,但是如果能联系一些托马斯曼的小说,深入加以阐发应该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另外你提到了这部作品的乐队配置里没有小提琴,这是一个十分反常的乐队配置,直接影响到了这个作品音色的表达。但你在文章里只是点到了,我觉得你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阐发,并和你现有的观点结合在一起。金毅妮:你的文章是想从这部作品看整个中提琴音色

6、的特征,它是否具有普遍代表性?你是为什么选这部作品?答:主要原因是我在大三的时候弹过这个作品的钢琴伴奏,从感性上来将我和这部作品是最贴近的。我在文章第 13 页提到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但没有特别展开。这首作品常常出现在许多国际比赛的决赛曲目单上,它还是能够比较全面得体现出中提琴音色的特点的。金毅妮:你讲得很好,但希望能在文章中体现出来。论文题目浅析威尔第歌剧唐卡洛斯的戏剧内涵与音乐表现11050202 姓名:冯珮珺 指导老师:伍维曦【内容提要】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是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留下了众多盛演不衰的歌剧,而其中, 唐卡洛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一部重要歌剧。

7、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唐卡洛这部歌剧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上这个故事源头的梳理、歌剧剧本、具体的音乐分析、以及歌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与席勒原剧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这部作品在威尔第创作中的独特意义。【关键词】威尔第、席勒、唐卡洛、菲利浦、伊丽莎白、艾伯莉【讲评】邹彦:看到你参考了很多权威文献,很好。但至少有三个谱例犯了严重的错误,谱例与你的分析文字无法对应;另外,很多地方你作了分析,但没有列谱例;关于形象分析的部分表达模糊;在描述音乐的时候要准确。你的分析方法受到了音乐学分析的影响,但你没有阐述音乐在真实中的人物、文学中的人物和歌剧中的人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音乐到底说明了什么,音乐到底特殊

8、表现了什么等问题。金毅妮:文章写到后来像音乐欣赏,行文与标题没有贴合。王丹丹:题目可在人物形象之后加上“塑造” 。文章结构失衡,音乐手段与人物形象塑造是不可割裂的,文章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部分过少。论文题目 戴夫布鲁贝克爵士乐节拍节奏技术初探11050203 姓名:冯薇薇 指导老师:伍维曦【内容提要】美国音乐家戴夫布鲁贝克(1920-)是爵士音乐史上伟大的指挥家、作曲家和钢琴家。若论在爵士乐坛的历史地位和所作的贡献,的确无法和那些爵士巨匠相比,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戴夫布鲁贝克和他的四重奏乐队,在创作中实验性地运用了非常规节拍,如 5/4 拍、9/8 拍及 11/4 拍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语汇

9、,也大为拓展了爵士乐节拍创新运用的可行性。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介绍了戴夫布鲁贝克所处的“酷爵士”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四重奏乐队的成员生平概况。第二部分以乐谱文本分析为切入点,从节拍划分、节拍与节奏、节拍与结构三个方面,对五拍和土耳其蓝色回旋曲两首作品进行具体分析论述。最后一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节拍节奏技术的运用意义进行总结归纳。【关键词】戴夫布鲁贝克 爵士乐 节拍 节奏【讲评】梁晴:你理解的“经典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用这种方法研究爵士乐有什么利弊?答:我认为经典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是作品分析加上史料分析。爵士乐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手段较容易被忽视,所以用音

10、乐学的方式分析,但自我感觉并不很顺手。梁晴:节奏没有与和声、音高、调性等等相结合,你是怎么想的?答:文章希望从更小的视角来探索可辨识声音形成的原因。梁晴:有些词语的翻译问题,比如陶辛老师是怎么用的?答:翻译没有约定俗称的说法。梁晴:p9 页灵感来源于土耳其音乐,但没有详细展开。有些文献与文章并没有直接相关。论文题目 隋唐时期外来乐鼓的源流考及其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11050204 姓名:龚晓妍 指导老师:赵维平【内容提要】隋唐时期的外来乐鼓,种类丰富、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是隋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隋唐音乐的多元与辉煌。研究它们,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隋唐音乐成分。本文以文献史料为基础,从已

11、有的研究成果出发,对隋唐外来乐鼓的种类、形制、演奏方式、具体运用等,做一个源流的考察梳理与分析。经考察,隋唐时期的外来乐鼓大概有十余种,在应用上,燕乐是这些外来乐鼓主要的发挥舞台,本文就是以它们为主体,以求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与研究隋唐时期的外来乐鼓,更为全面地看待隋唐音乐。【关键词】隋唐时期 外来乐鼓 源流 地位【讲评】郭树荟:有进步。所有外来乐鼓在许多乐种中哪个最有代表性?龚晓妍:应该是腰鼓。郭树荟:题目不是很合适。伍维曦:p16 页有列表,形式很好,相对于乐府杂录,唐会要可能更能反应唐代国史的原貌。应参考唐史的研究,史料学的角度对乐器来源加以辩证。论文题目 拉威尔乐队歌曲舍赫拉查德中的异国情

12、调11050205 姓名:顾韫玉 指导老师:陈鸿铎【内容提要】异国情调是一个跨文化的研究课题,普遍存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诗人和画家寻求用异国的意境和色彩给他们的创作增加新的特色;作曲家将在音乐中运用异国情调的因素为他们的创作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效果,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的作曲家都进行了“异国情调”的实践,在这篇论文中,笔者以拉威尔的舍赫拉查德为例,来看作品中的异国情调。由于拉威尔所处的时代是 19、20 世纪之交,这个时期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世界化的阶段。同时随着1889 年巴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的许多舞蹈和音乐团体首次来到巴黎参加世博会,这也使得许多作曲家开阔了视野,将“

13、异域”因素注入到了各自的作品中,不仅起到了一种文化融合的作用,同时对于作曲家而言也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关键词】异国情调、差异性、拉威尔、舍赫拉查德【讲评】甘芳萌:“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是你对异国情调的定义吗?顾韫玉:我借鉴了 wikipedia 和其他的文献资料。甘芳萌:我如何通过你的界定,来理解拉威尔是“不熟悉不了解”西班牙的?你如何划分拉威尔的异域和本土?界定不清晰。关于表现手法,比方空五度和增二度,用了你提到的那些方式,是否就是异国情调?拉威尔的异国情调的特殊性问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也写过一千零一夜,这两个人的方式有何异同?你选择这部作品,除了异国情调之外,希望还有进一步的阐述。引用网

14、站的资源要标明浏览时间。顾韫玉:因为舍赫拉查德是公认的具有异国情调的作品代表,我列出这些表现手法主要想要进行验证。伍维曦:在提到阿拉伯音乐的异国情调,特征性的提取要多分析一些。配器也是营造异域风情的重点,应加以说明。金毅妮:舍赫拉查德题目本身就是有异国情调的,题材本身形象塑造就是东方的,你没有提及。拉威尔有很多作品都是有异国情调的,但这部作品从题材本身来说就是有异国情调的。论文题目 浅析马勒第五交响曲中的标题性构思11050207 姓名:华艺 指导老师:邹彦【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马勒第五交响曲中各乐章中较有代表性的标题性构思。本文先分析了贝多芬与马勒之间的沿袭关系,列举了数个乐谱总结出他们两位

15、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密切;然后关注各乐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一、二乐章葬礼动机、三乐章的连德勒舞曲六个变奏动机、四乐章与亡儿之歌第二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五乐章的三个主要主题的自我借用手法等。【关键词】马勒 第五交响曲 标题性【讲评】孙国忠:关于论文写作规范,有些引文没有标明出处。外文文献应按照作者姓氏排序。谱例应注明出处。最后的附录部分要注明出处。关于文章内容,这几部无标题的作品确实有标题性构思,但并没有过多深入。你对于马勒和贝多芬的比较,马勒的标题性与贝多芬的作品关系并不是很密切。这部作品的五个乐章分三个部分,你提到了但没有深入阐释,第一乐章是第二乐章的庞大的引子,你没有说明;第三乐章是一个

16、转换;第四乐章是第五乐章的导入部分。第五交响曲是马勒的转折,有很多新的想法,标题性的构思你意识到了,但文章没有更贴切地阐释出来。金毅妮:这部作品的标题性构思体现在哪里?答:一是体裁,二是构思,三是自我借用。确实我没有把这些因素进行统筹。陈鸿铎:标题比较粗糙;文本的一些用词和说明不够清晰。伍维曦:贝多芬和马勒的相似点是已有成果?还是马勒的信函里有的?还是你自己分析的?答:是我自己找出来的。他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在标题性上是否相似确实不能肯定。论文题目 上海小锣鼓发展轨迹与音乐表现特征研究11050209 姓名:江山 指导老师:郭树荟【内容提要】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小锣鼓,属于上海地区十番锣鼓的范畴,其既具有十番锣鼓的共性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性色彩。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小锣鼓这一乐种进行分析:一.历史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