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3902876 上传时间:2020-12-03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全册(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1 植物的身体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植物卡片、有关植物器官的图书资料、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网络教室上课)资料卡。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建议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观察植物,总结、指认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第二课时:查阅资料知道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资料上自己质疑的内容。教学导入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简单的话语,让学生明了观察活动的目的有二。其一:观察不同的植物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二:寻找所观察的

2、植物身体结构上的共同之处。明确的观察范围和观察目的,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有效、有序的展开。活动1 观察植物的身体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在观察多个个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工,归纳概括出植物体共同的结构特征。教材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植物。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活动时,应先选择一种可以同时观察到植物六大器官的典型植物,让学生以独立观察为主。最好提供一张没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植物的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之后组织学生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须在室内简要提示活动要求:带上活动记录表;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接着组织室外观察,最后在室内交流汇报观察结果。最后的环节是一个概括、

3、归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为了便于组织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或是教师用课件演示当地一些有代表性的绿色开花植物,作为课内观察的内容。让学生分别说出每种植物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对典型植物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教材呈现的学生观察记录示例有很强的代表性。一般情形下,学生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植物体都有根、茎、叶三部分。受观察内容的影响,如果学生观察了一些正在开花、结果的植物,总结时应能找出还有花、果实部分。但受季节的限制,观察到的植物花期不是在秋季或某些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不够明显,难以辨认,甚至还说出一些非绿色开

4、花植物来,因而学生在总结植物体一般都有花、果实、种子这些器官时,会出现争论。应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注意植物的选择要凸现概念,根据地区的不同找合适的植物,另外,教师还必须在知识上做好足够的储备,需要时给予必要的讲解和指导。认识了植物体共同的结构特征之后,教师可结合教材67页的单元评价,组织进行指南车竞赛场的活动。让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对植物六大器官的指认,有助于学生对植物体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 活动2 了解植物的器官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的各种器官有什么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学重点是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及制作资料卡的方法

5、。本册教材把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作为能力训练的侧重点,这是学会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的起始课,因此该课是全册书的重点课,该活动又是本课书的重点活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把握好教学层次,处理好“教”和“扶”的关系。教材正文以及给出的画面、资料卡、资料摘要,提示了活动的组织形式,明确了资料查阅、资料摘要及制作资料卡的过程及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会有一些学生不知去哪查资料,不知哪些资料中可以查到;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

6、们:学生们刚刚开始进行资料的查阅,需要老师的尽心指导。1. 怎样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指导:要知道植物的各种器官有什么作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阅和搜集?具体说说怎样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或补充,或解说,最好利用课件演示文字资料的查询过程:目录查询内容查询阅读摘记整理。这样有利于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依据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水平,课堂上进行演示或给予必要的帮助。方法介绍完毕后,教师应提供足够量的资料供各组查阅练习,如书刊、杂志、复印资料等,其中还应有少数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训练学生学会查阅。2. 制作资料卡的过程指导:课堂里资料的查阅和制

7、作资料卡活动大约给出15分钟左右。制作资料卡片是一种重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从小养成制作资料卡片的习惯有助于科学课的学习及个人科学素养的培养。完整的资料卡片应包括:资料类别、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教材中呈现的是资料卡示例栏目设置比较简单,有条件的可以教得更规范些,教师讲解更详细些。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栏目设置的理由、制作过程、内容的要求等。学生明白了制作资料卡的方法后,可依据时间让各小组分工又合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料的查阅任务,建议学生一边查阅,一边制作完成资料卡,并要求每位学生至少独立完成制作一张资料卡的任务。3. 交流指导:交流成

8、果和写好摘要小组成员完成资料卡的制作后,接着要求学生找出植物的器官各有什么作用,并把其中与植物“生活”有关的内容摘抄下来,写好资料摘要。写资料摘要实质上是对资料卡上的信息一个再分析、整理的过程。另外,教师应注意在这个活动中做好两项评价。一是对这节课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过程需要一个引导性的评价。即在学生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切入,及时的予以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些。适时、适当的评价可以更好的激励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二是对学生制作的资料卡片进行评价,用准、全、好作为指标评价,用展示

9、、粘贴等方式进行大范围的交流,形成多元评价的措施。教材最后是指南车提出的问题:资料上的内容都正确吗?我们能设计一些实验来研究吗?教师对教材该处的处理建议如下:用一个课时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为后面二课针对根、茎、叶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需要一个课时,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实验设计的实际水平,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本课时大致的教学流程:1摘要交流:先让学生依据资料介绍植物器官的功能。由于学生查阅资料的来源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不一样的介绍一般会引发争论。教师可以借此推波助澜提出: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说法?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争论,教师引入指南车的留言:资料上的内容都正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

10、思维顿时活跃起来。2引领质疑依据生活经验,对资料上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这里要强调的是引领学生不迷信资料,大胆质疑是科学精神的表现。然而也不能无根无据的乱否定,要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认知,作出合理的质疑,是该环节的关键。1 实验设计要验证资料上的内容、自己的质疑是否正确,学生都会想到用实验来验证。可实验该怎样设计,需要学生动动脑筋。教师让有同一质疑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实验设计。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全体同学听听每组的设计,师生一同检查设计是否切实可行,条件控制是否严密完善,注意要鼓励、肯定不同的实验方法。然后各组修改实验设计方案。如果学生提到验证根和茎的作用,教师可告知学生会在下节课专门组织研究。2

11、 课后验证提示学生按自己的实验设计在课外展开实验,提醒学生有的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好好坚持,探究到底。一段时间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反馈交流。让学生介绍实验验证情况,对能积极参加试验验证活动的学生要鼓励,要肯定。老师给予的各种赞许会激起更多学生的探究热情。2 根和茎的奥秘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2 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3 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2 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

12、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4 认识直根和须根。5 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6 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3 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一教学导入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

13、粉红女郎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二活动 观察植物的根1(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他的根。2学生仔细观察: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认识直根和须根)三活动 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测)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5组装实验装置。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四植物怎样运输水1引发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2学生猜测。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

14、面有什么现象?4设计实验: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6回家做实验。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学会横切、纵切)认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五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输水份的作用。3 神奇的叶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卷尺、资料卡。课前准备:用一个透明塑料袋罩在一棵盆栽植物上,用线把下面的袋口扎紧,把植物放在阳光下。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2课时。第1课时: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布置资料的搜集。第2课时:交流植物与阳光实验探究的结果,互阅植物器官的趣事资料卡,将教学引向深处。教学导入生物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

15、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因此本课的导入目的是利用人类认识植物营养器官的科技史来指导学生认识叶的光合作用。先提出:动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植物的“食物”从那儿来?在学生的回答中借此了解他们的原认知水平,依据学情引出故事。如果学生能说出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教师则说: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可科学家们确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如果学生不甚了解,教师则说:科学家们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用他们的智慧,经历了一个个艰难的探索过程,让我们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在教学中,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精妙绝伦的经典实验往往被认为只是展示知识的一种形式,它的其他功能却被忽视了。其实,光合作用发现史不仅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还有着更多的教育教学意义: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温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更为有效的是,学生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