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389248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组流行教育心理效应的误读发表日期:2007 年 7 月 19 日 出处:无锡历史教育网 作者:CEO 已经有 735 位读者读过此文改革开放后,西学东渐,一些西方教育领域里流行的心理学效应也逐渐被我国教育工作者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不少的心理效应被误读,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一、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与“赏识教育” 罗森塔尔是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一次他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对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当所有的问卷被收上来后,他随便从各班抽取了几张问卷,对老师说,这些孩子的智商是最高的。几年后,这些原来表现平平的学生,变得优秀起来。 这一心理现象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

2、格马利翁效应”。其运用到教育学中的原理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应该以肯定、表扬为主,教育者的肯定与表扬,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以激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一著名的心理学效应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我国的教育领域,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一种教育流派-“赏识教育”。然而当“赏识教育”被推广之后,“罗森塔尔效应”就逐渐被误读了,由此而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之所以被误读,原因在于很多实施“赏识教育”的人忽略了“罗森塔尔效应”真正发挥作用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罗森塔尔是美国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的结论具有权威性,这些孩子们包括他们的老师对这一结论是深信不疑的;二是尽管罗森塔尔拿回问

3、卷后并没有认真统计和分析,而是随便抽出了几份,但这一情节,学生及其老师并不知道,在他们的心里,一直认为“智商高”这结论是真实有据的,学生有坚决相信它的理由。因为结论有“权威性”和“真实有据”两个特点,所以这一结论才能对孩子们及其教师产生心理暗示,而且会经久不衰。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其肯定的内容或依据一定是为被肯定、表扬者所深信不疑的,否则“罗森塔尔效应”就会失去发挥作用的条件。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孩子进行肯定与表扬时,却忽略了这两个条件,没有真凭实据,口头上随便说出一些,“你很聪明”“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优秀的”之类的泛泛之论,孩子能相信吗?与罗森塔尔相比,这种“肯定与

4、表扬”很明显缺失了两个必须的条件:权威性和真实有据。因此很多教师在赏识时,被赏识者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与进步,甚至会退步,这就是人们总结出的“夸倒跟了”现象。 任何规律、法则、效应只是针对人群中的大部分人而言,不排除在少数人身上它将失去作用。不少的教育对象是经不起“夸”的,特别是那些毫无根据的“夸”,不夸还好,越夸越不行,因此,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也应因人而异,这是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第三个条件,可惜它同样被人忽略了。 二、关于“破窗理论”与“人文管理”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辆高级轿车放入了一个居民小区,一个星期后,它毫发无损。然后他将其中的一个车窗砸烂,三天后,这辆车就被破坏

5、得面目全非。这一实验结果后来就被总结为“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被运用到教育领域是近年来的事。其原理是,教育教学管理者制订的管理规则如同一辆“崭新的轿车”,是容不得任何人对其有“破窗”行为的;假如有了“破窗”行为而又未被严罚,它会暗示其他人,管理规则是可以破坏的,且破坏后是没有任何后果的,那么我就可以视规则为虚无。因此,管理规则一旦制订就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一旦发现破坏者,就要立即严惩,防止“破窗”行为扩大化。 说“破窗理论”被误读可能有点过了,更为精确的表达是“对这一理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它对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被深刻地认识到,更没能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实际上,“破窗理论”

6、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意义。小到学校的卫生管理:洁净的地面是不允许有一张纸片的,有一张纸片存在就是“车窗”被砸碎,规则被破坏,有了一张就会有两张三张。因此当第一张纸片出现时应立即清除,并严惩抛撒者,否则,地面很快就会脏乱不堪。大到学校的纪律管理:学校、班级一旦制订了某项纪律约定或管理规则,就要严格执行,不允许任何“破窗”现象出现,否则纪律或规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现实中,很多学校都能拿出一大堆规章制度,而实际上发挥作用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在执行中出现了“破窗”现象。 之所以出现“破窗现象”,原因诸多,其中之一便是受“人文管理”思想的影响。“人文管理”是西方“人文主义”被运用到管理领域而产

7、生的一种新的理念,这种理念从“以人为本”出发,提出管理者要从“人”的角度去实施管理。这一理念被误读为“以人为本”,就是对违纪者放宽管理尺度。其实当管理者对违纪者“人文”时,对其他人就是“非人文”的,这完全是对“人文管理”的误读。 “破窗理论”与“人文管理”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在执行纪律与规则时,实行“人文管理”是没错的,但应尽量避免“破窗现象”发生。三、关于“蹲跪效应”与“刺猬效应”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女孩趴在草丛中正神情专注地喃喃低语着,心理学家站在小女孩旁边观察了好一会,也没有发现小女孩这样做的原因,于是心理学家同小女孩一样趴了下来,发现小女孩正在与草丛中的蚂蚁对

8、话,于是理解了小女孩的行为。后来,他就由此总结出“蹲跪效应”。 这个理论的原理是: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总是以“俯视”的姿态去对待受教育者,效果常常不佳,原因正在于教师不能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就必须降低自己的高度,用与受教育者同样的高度去看待问题,理解被教育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及由此而得出的结论。 这一原理被很多教师运用到实践中时走向了极端,把“蹲跪”理解为“混同于学生”,把“与学生平视去看待问题”理解为随声附和学生。由于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运用“蹲跪效应”时,一面倒地认为,学生总是对的,教师总该顺着学生,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去寻找学生这样做或由

9、此得出的结论正确性的依据,简单地说,就是不少教师将“蹲跪效应”理解为“想尽办法证明学生是对的”。这完全是对“蹲跪效应”的误读。 “蹲跪效应”正确的解读应该是,教育者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去观察思考问题,从而寻找到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和依据。但寻找原因和依据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用来证明学生是正确的,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用来证明学生是错误的,从其中找到批评或说服学生的依据,以令学生心服口服。“蹲跪效应”的误读就在于,不少教师只发挥了它的第一种作用,而忘却了它的第二种效能。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

10、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后来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老师将这一“效应”误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太大,学生失去了温暖感,产生了陌生感,因此,教师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好。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常常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过分强调“蹲跪效应”,将自己混同于学生,不行;过分强调“刺猬效应”,与学生距离拉得太大,不能感同身受地去了解学生,同样不行。正确的做法是既要能

11、深入学生,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平视的眼光去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问题;又能超脱于学生,高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关于“南风法则”和“热炉法则” “南风法则”源于法国作家的一则寓言:一天,南风和北风碰在一起,比赛谁的威力大,看谁能把人们身上的衣服脱掉。北风先来,它使出了浑身解数,狂风大作,冷气嗖嗖,威力无比,刮得人都有点站不住,可是人们将身上的衣服裹得更紧了。于是南风出场了,它轻风习习,暖意洋洋,不一会,人们感到浑身发热,自动将衣服脱了下来。后来教育心理学家将这一寓言故事总结为教育心理学上的“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的原理是:教育学生,有时温暖的话语、入情入理

12、的说服比严厉的批评、大声的喝斥效果会更好。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一法则常被滥用,以为“南风法则”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学生迟到早退了,使用“南风法则”;打架斗殴了,也使用“南风法则”。结果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班级纪律无法维持。“南风法则”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但要看对象,要看条件,要看学生错误的性质,切不可无条件地使用。 “热炉法则”是教育心理学家根据条件反射原理总结出的。其原理是,一个教学集体要有一定的规则,这条规则如同一个烧热了的火炉。全体成员面对“热炉”都应该明白:这个“热炉”碰不得- 规则的警告性,事先要告知全体成员违犯则规后果的严重性;碰了就要伤人-规则的一致性

13、,说到做到,决不含糊;即碰即伤-规则的即时性,惩罚违规者越快越好;谁碰伤谁-规则的公平性,它不会因人而异。只有将“规则的四性”贯彻到底,才能建设一个好的集体。 然而在现实中,“热炉法则”常常被误读,要么做不到“一致性”;要么做不到“即时性”;要么做不到“公平性”;从而使规则失去了警告性,甚至于干脆抛弃不用。 人们太注重“南风法则”,无条件地滥用着这一法则,而忘记了教育的“热炉法则”,实际上,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热炉法则”的作用常常要比“南风法则”大得多。在实际操作中,将两个法则辩证地加以运用效果将更为明显,比如一个学生因打架斗殴而严重违犯了学校纪律,按“热炉法则”应严加惩处,在给其处分前,对其施以“南风法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他说明接受处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处分,效果一定比单方面地使用其中一种法则要好得多。 以上,我们对在如今教育领域里几组流行的心理学效应被误读的情况进行了一一剖析。一个好的心理学效应只有被很好地辩证地实行,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否则,不但对教育没有益处,反而会对教育造成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