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662082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20题)1.作家Gordier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说明Gordier反对英国()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2.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

2、国联军侵华战争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D外交主权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5.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

3、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6.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该暴行发生()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7.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商人约翰打算到中国上海淘金。下列有

4、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可以从英国乘飞机到上海B.他可以通过英国领事处理与中国人之间的纠纷C.他可以在上海永久性地居住D.他可以在上海租赁房屋并开设经营西餐的餐馆8.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A.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进展C.京师大学堂已经开设哪些科目D.同盟国会员在日本的活动9.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鞘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甲午海战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百日维新ABCD10.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

5、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11.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邱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邱逢甲这首诗创作于1896年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

6、治立场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ABCD12.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B.C.D.13.“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A.

7、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侵华战争14.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遭刘长春严词拒绝。在张学良的资助下,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日本的理由是()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背离历史潮流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D满洲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

8、.“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内战后期C.抗日战争时期D.重庆谈判后17.美国记者斯诺在上世纪30年代访问中国时,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闪耀着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当时中国西北部的希望之中心应该是()A.西安B.西柏坡C.延安D.太原18.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9、”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19.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卢沟桥事变爆发C凇沪会战的最新战况D刘、邓大军战略反攻开始20.1945年8月15日12时,从日本广播电台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中华民族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共产党敌后抗战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全民族团结抗战D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援二、综合题(共3题)

10、1.阅读下列材料: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其范围可占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在这里驻足、凝思。(1)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环渤海地区也被迫开放通商,请列举出两个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并说明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开放的?(4分)(2)渤海湾的波涛,见证了近代中国海防兴衰的历史。19世纪八年代中期,北洋海军建立。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海,也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建立北洋海军的目的是

11、什么?这支军队最终结局怎样?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3)卢沟桥的石狮,目睹了日寇铁蹄对我国土的践踏。发生在71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为什么说这一事件不是偶然的?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东史郎君日记(日)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

12、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渡边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枪杀中国军俘虏活埋中国平民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我7岁时,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请回答: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3分)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分)这说明了什么?(2分)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并说明理由。(2分)除此还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证据?(2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