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3577778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高考八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练习一、选择题(共6题)1.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据此回答12题。1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是因为()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节能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调节资源配置D行政手段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2.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节能产品也日渐紧俏起来。这给商家的启示是()A应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B应该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C应该尽量降低商品的价格D应该面向市场组织生产3.2010年6月5日,环境保护部开通“01012369”环保举报热线。主要受理群众对突发环境事件、跨省界污染以及应由环境保

2、护部直接调查处理的环境举报。这说明()我国政府承担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监督权政府接受群众监督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ABCD4.“节能减排,造福你我”“守护我们的家园”如今,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点开网页,节能减排的专栏、话题随处可见,节能减排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说明()A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B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现代传媒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D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5.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不仅带来极端气候灾害,还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水资源的安全。同时,全球生态也更加脆

3、弱,农业生产风险加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性坚持辩证的否定观ABCD6.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生态价值观的实践,这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每天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少用一张纸。这说明()A科学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B主观能动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实践对认识的发展起指导作用D生态价值观能够直接转化为实践活动二、简答题(共2题)1.材料一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义

4、务,但从表现的情况看,发达国家的减排远未达到要求。一些发展中国家近来纷纷宣布采取自主行动,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和行动积极、令人鼓舞。中国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同印度、巴西、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外交和合作的力度。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更换一次手机,大自然就付出了100吨材料和能源的代价,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消费者成为全球变暖的“祸首”,却也同样是

5、受害者,消费商品的方式对气候变化已经带来很大影响。材料三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产业培育。某市电力有限公司整合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已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其能耗低,污染少,技术路径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建成全省最大的生物发电项目,每年燃烧19万多吨农作物废弃物,折合标煤8.27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35万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2)根据材料二、三信息,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消费者、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实践提

6、出合理化建议。(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理念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2.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1)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2)请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低碳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公民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什么原则?(4)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请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知识,说明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