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53568090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PPT(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复习纲要,一、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的学说,导 论,金融11-6、7、8;经济11-1班的班长或班委找臧继红老师联系社会认知实习事项。臧老师电话:13292813729,(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为什么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呢?,物质资料生产的构成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1)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生产关系,广义,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 (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构成要素,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第一章 商 品,二、商品的价值 价值的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三、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的概念 表

3、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两种不同的商品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只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生产物,具有价值,四、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性(不可分割):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可能有价值; 矛盾性(不可兼得):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一、具体劳动 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为了特定目的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配弟,二、抽象劳动: 概

4、念: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对立统一 1、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表现在: 具体劳动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非永恒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是千差万别的,各不相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四、劳动二重性的理论,1、劳动二重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具体劳动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 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

5、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 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均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2、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意义,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6、,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2、劳动的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3、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第五节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的矛盾?,1、这一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存在的各种内在矛 盾的基础和根源; 2、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 过程 3、这一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 (商品卖不出去破产 ;反之可能发财致富 ),1、简单的或偶然

7、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的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第一节 价值形式,一、货币是如何形成的?,第二章 货 币,二、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形式。,1只羊=2把石斧,三、金或银为什么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首先,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其次,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损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等方面的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 是固定充当一般

8、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二、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最基本的职能,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正确表现价值,价格与价值背离,量的背离,质的背离,(一)价值尺度,1、货币能执行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也有价值,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例关系,与货币自身价值成反比例关系,3、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货币价值的关系,1、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2、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3、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

9、性买卖在时空上的脱节,(二)流通手段,(三)贮藏手段,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 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渠道。 马克思,(四)支付手段,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的出现,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危机的可能性债务链条的断裂),1、支付手段,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和租金等方面的职能。 (赊),以下各题货币分别执行的是什么职能?,A、一件衣服标价100元,(价值尺度),B、小王用5元钱买一支钢笔,(流通手段),C、老李家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贮藏手段),D、世界银行向发展中

10、国家贷款,(世界货币),E、企业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支付手段),三、货币流通规律,1、概念: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2、公式:,PQ G = V,关系:1、G与PQ 成正比 2、G与V成反比,3、货币流通规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依据,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第三章 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1)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2)从短暂和个

11、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2)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达 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弊端:不利于新技术的传播,弊端:形成垄断、两级分化,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弊端: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一、普通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1、两种货币的流通形式不同,2、两种货币的运动内容不同,3、两种货币运动的目的不同,4、两种货币在运动中的作用不同,5、两种货币流通

12、的限界不同,精选课件ppt,35,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 GWG,它反映了各种资本最一般的运动形式,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GWG,所谓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的价值 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3、资本总公式矛盾解决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三、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1、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条件:,第一、人身自由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第二、一无所有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从而丧失了生活资料的来源,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内容:,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 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

13、所必需的生 活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的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特点: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正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或根本条件”。,一、工人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二、剩余价值概念,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了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1)不变资本 (c) 这部分资本转移的价值以它们原有的价值量为限,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所以,

14、称为不变资本。,三、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资本的本质,(2)可变资本 (v),可变资本 (v):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3)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其意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 第一、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第二、为科学地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2、资本的本质,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四、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

15、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率,则 m=m/v=?,五、剩余价值规律,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

16、余价值的结果,三、超额剩余价值,1、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其获得是靠个别生产率高于社会一般生产率实现的。,2、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提高生产率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其社会结果,一、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为什么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 (2)劳动在出卖之前,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3)把劳动看成商品,不是违背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二、工资的基本形式,1、工资的基本形式: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2、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工作日的小时数,3、工作日普遍缩短是否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减轻?,一、再生产的形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