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农林科教处年度工作总结(1) 修订

上传人:黯然****天空 文档编号:153505186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农林科教处年度工作总结(1) 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XX年农林科教处年度工作总结(1) 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XX年农林科教处年度工作总结(1) 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农林科教处年度工作总结(1) 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农林科教处年度工作总结(1) 20XX年,我处在局党组和分管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兄 弟处室、局属各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厅要求 和全局工作中心,紧扣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奋力拼博,开 拓创新,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三项工程和基层 农技人员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实 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加速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开展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 系现状,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精 神,我局于今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农业服务体系建 设调研、赴浙江省就农技推广责

2、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并 分别形成了两个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 2、扎实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 础上,代政府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的实施 意见,目前两个意见分别以通政发20XX51 号、通政办发 20XX143 号文件下发各县、区人民政府贯彻执行。6 月 29 日,市政府还召开了由各县、区政府一把手参加全市农业服 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丁大卫市长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目前各县、区均已形成了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设的初步方案。 3、实施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 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技推广

3、人员业务素质高低直接 关系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步伐。为促进基层农技 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素质的提高,20XX 年省厅编制了 江苏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规划。今年是农技人 员培训工程实施的第二年,省厅下达我市农技人员培训任务 978 人,其中市级培训242 人。截至 10 月底全市共举办农技 人员培训班11 场次,培训农技人员1058 人,完成省下达任 务的 % ,提前超额完成了省厅下达的任务。 4、组织开展评先工作。为调动全市农林系统农业科技 人员投身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创新创 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我局与市人事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市 农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的

4、推荐评选工作。推荐、评 选工作坚持公正、 公平、公开原则,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 审核的办法。全市共评选出32 个先进集体、 58 位先进工作 者。 二、加强科技与项目管理,促进农业科技与成果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 1、认真组织申报和实施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一是认 真组织申报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我处严格按照省厅文件要 求,认真对照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指南,积极组织申报项目, 经省厅筛选全市获扶持项目21 个,扶持资金485 万元。扶 持项目数、扶持资金额在全省地级市中仅次于盐城,位列第 二。 扶持项目数、 扶持资金额分别比20XX年增长了 40% 、 58% 。 其中,市本级获扶持项目6 个,扶持资

5、金130 万元,扶持项 目数、扶持资金额分别比20XX年增长了200% 、136% 。二是 强化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管理。我处根据省厅要求,组织市本 级项目实施单位编制了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合同并按时上 报省厅。我处还按省厅要求,对20XX 年前实施完毕的省农 业三项工程项目,组织各县区做好迎接省厅集中验收的各项 准备工作。 2、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申报和奖励工作。一是组织评审 20XX 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20XX 年共组织申报 20XX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成果26 项,经专家评 审共奖励农业科技推广成果26 项,其中:一等奖1 项,二 等奖 5 项,三等奖20 项。二是组织申报市科

6、技进步奖的。 全市共组织申报10 项,经专家评审获奖10 项,其中获二等 奖 3 项、,获三等奖7 项。 3、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 动 5 次,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发放科技资料、 赠送扶贫资金、 接受农民咨询等形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年共送科技扶 贫资金 3 万元、农民培训经费2 万元、科技培训书籍4500 册,举办蔬菜种植、水稻栽培、栽桑养蚕、生猪高效养殖等 培训 6 场次,现场接受技术咨询8200 人次,受到基层和农 民的普遍欢迎。 三、改进农技推广手段,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 程 20XX年全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数达到18 个,其中 部级项目2 个,省级项目

7、16 个。规模种植类项目6 个,高 效畜牧类项目6 个,高效蚕桑类项目3 个,高效园艺类项目 3 个。项目总资金482 万元,比 20XX年增长了 % 。科技示范 户 15600 户,辐射户近30 万万户。主要做法是: 1、健全三个组织。一是建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 组长的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 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是建立了以县农林部门负责人为组长 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的协调和挂钩镇指导工作; 三是建立了副高以上职称技术干 部为组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科技入户 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协助遴选示范户,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 施

8、,指导、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 2、确定三个主体。一是明确技术指导单位。各县农业 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通过招投标明确34 个县级项 目的技术指导单位。二是选聘技术指导员。全市按照有较高 的技术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有奉献精神和有丰富的农 村工作实践经验“四有”要求招聘了562 名技术指导员,其 中乡镇农技人员占80% 。三是落实科技示范户。在农户自愿 申报、村组推荐、村内公示的基础上,选择了科技示范户, 他们均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种养植基础、有群众基础、 有辐射带动作用。 3、开展三个层次培训。一是组织技术指导员培训。20XX 年全市共组织培训93 场次,培训技

9、术指导员1858 人次 ; 二 是组织科技示范户培训。由技术指导员组成科技小分队,逐 村开展技术讲座,逐户开展技术指导。各县还通过免费发放 技术明白纸、技术光盘、技术手册、操作挂图等形式来强化 培训的效果 ; 三是组织辐射户培训。主要由科技示范户对广 大辐射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 4、创新四个机制。一是落实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单 位负责制和专家负责制。二是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 各县制定了技术指导员行为规范,对入户工作实行量化考 核。三是实行管理合同制。为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县级农林 部门与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 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以

10、合 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四是实行考核百分制。对技术指 导员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均实行百分 制考核。为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各县全面建立了技术指导 员、科技示范户技术服务档案,档案包括示范户基本情况、 技术服务内容、物化补贴情况等。 我市农林科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领导 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0XX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技创新,积 极组织实施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基层 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11、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强化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实施与管理,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加强省、市各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 作,在分析我市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优势 项目,积极主动地争取省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计划 项目。二是继续抓好在建农业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和省、市农 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强 化对各种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到期项目按时 结题。三是加大市农技推广奖的奖励力度,重点奖励按照现 代农业发展要求, 解决产前、 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科技问题,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推广成果,并向基层倾斜。 2、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人员

12、培训工 程,确保完成任务并取得实效。一是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 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 任务。二是强化督促考核,确保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人员培 训取得实效。 3、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按照“组织体系完整, 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 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 求为目标,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的责任制度、考核制度、 培训制度和保障制度建设。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业化育 秧、机插秧服务队、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在农业专业化 服务组织建设上有所突破。 4、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科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局对县考核中明确和 充实科教管理的具体考核指标,逐步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 明确责任目标、激励措施, 细化考核内容 , 充分调动基层工作 积极性,形成上下合力,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