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53137911 上传时间:2020-11-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八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激趣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 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 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 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 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 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作者简介,一、研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了解作者和背景。 1.作者信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的诗人、哲学 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 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了他阅尽沧 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含了很深的

2、感慨,如乌衣巷 石头城等都是名篇。,写作背景,2.写作背景。 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二)读诗感悟韵律美。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2.节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朗读方法: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

3、出节奏、重音。把握节奏。节奏 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 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 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3.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4.学生练读,全班齐读。,理解诗意,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 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作者被贬谪之地四川、 湖南、湖北一带。,理解诗意,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 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

4、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 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 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 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 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 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 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理解诗意,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

5、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理解诗意,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白居易)的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悟 诗,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 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悟 诗,3.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 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6、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4.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 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 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 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悟 诗,5.结合标题说说尾联有什么用意。 【提示:“长精神”是因为什么长的精神,这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 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诵 诗,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各联的关系,在头脑中勾 画诗的意境,然后背诵。 2

7、.赛背。组内赛,同组成员在相同时间内看谁先背会、 背熟。 3.齐背。有感情地背诵,继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导学赤壁,(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信息。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导学赤壁,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长江南岸) 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 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 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

8、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 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 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导学赤壁,(二)朗读诗歌,感知文意。 1.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 古诗的诵读节奏。 2. 全体学生齐读。,导学赤壁,(三)了解诗的大意。 1.词义解释。 折戟: 销: 将: 认前朝: 东风: 周郎: 铜雀: 二乔:,折断的戟。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蚀。 拿起。 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指火烧赤壁事。 吴国的将领周瑜。 即铜雀台。 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导学赤壁,2.参照注释,借助

9、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意: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 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 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 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导学赤壁,(四)研读诗歌内容。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 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 的结果。,导学赤壁,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 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 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

10、其耐人寻 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全诗四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导学赤壁,5.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 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 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自学过零丁洋,(一)资料助读。 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榜上第一名。1278年在五坡岭

11、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自学过零丁洋,(二)朗读诗歌,理解文意。 1.自由朗读诗歌,组内矫正错误,把握正确读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背景介绍,理解文意。组内 交流互补,班内展示。 3.教师引领,探究诗歌内容和意境。问题由课件展示, 组内讨论思考完成,然后班内交流。,自学过零丁洋,(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 头,起兵

12、勤王抗元。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 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 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自学过零丁洋,(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 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 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 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 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 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

13、双层含义。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 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自学过零丁洋,(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事例。 示例: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 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 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三)背诵。,布置作业,1.熟背并默写今天所学的三首 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 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板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酬赠诗),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板书设计,赤壁 (咏史诗),前两句兴感之由 后两句借题发挥,非凡的史识 豪爽的胸襟,板书设计,首联回顾一生 颔联国破家亡 颈联 尾联以死明志,追忆过去 感叹眼前,过零丁洋 (述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