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2998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1章、第2章阶段性检测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二章阶段性检测题(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 299 K 时,合成氨反应 N2(g)3H 2(g) 2g)H 92.0 kJ ,将此温度下的 1 2 和 3 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定大于 92.0 B一定等于 92.0 定小于 92.0 D不能确定答案知反应 A2(g)2B 2(g) 2g)H452 kJ1DCO(g)与 s)反应放出 509 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023答案 项,燃烧热为 283 kJ1 ,A

2、 错。B 项,表示 成能量变化与过程无关。 C 项, 气态变成液态放出热量,固态 出热量少,故 C 正确。 D 项,CO(g)O2(s)=s)H 509 kJ ,放出 509 热量, 电子转移数为 2023。15某温度下,H 2(g)(g) g)CO(g) 的平衡常数 K 。该温度94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H2(g)和 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起始浓度 甲 乙 丙c(1 1 )A平衡时,乙中 转化率大于 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 转化率均是 60%C平衡时,丙中 c(甲中的 2 倍,是 1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 项,增大 c(提高 转化

3、率,故 A 项正确;B 项,设甲中转化的 c( x,则有 x) 29/4,解得 x 1 ,则甲中 转化率为 60%。对甲加压,使容器体 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与丙等效,而加 压平衡不移动,所以二者 转 化率相同;C 项,平衡 时,甲、丙中 c(别为 1 、1 ;D 项,温度相同,丙中反 应物浓度最大,甲中最小,所以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16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g)NO(g)(g) 2N2(g)3H 2O(g)H ”、“”或“解析由题中热化学方程式知(5)是吸热反应;氢气的燃烧热是指 1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由得 C(s)H 2O(

4、g)=H2(g)CO(g)H 131.5 kJ ,气体体积增大,故 S0。18(8 分) 红磷 P(s)和 g)发生反应生成 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的 H 表示生成 1 物的数据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解生成 热化学方程式_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 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 0.6 分解率 1 等于_;若反应温度由 2,平衡时 分解率 2, 2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工业上制备 常分两步进行,先将 P 和 应生成中间产物后降温,再和 应生成 因是_。(3)P 和 两步反应生成 1 _。答案(1)(g)=g)(g)H9

5、3 kJ1 25%大于(2)因为 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太高,不利于 生成(3)399 kJ19(6 分) 在一定温度下,将 2 和 2 两种气体相混合于体积为2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50) ,该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上图中表示 变化的曲线是_,用 浓度变化表示从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_。(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2v(O 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 逆 ( 2v 正 (O2)d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及时

6、分离出 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 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答案(1) 放热O2Oc2)b0 3 1 s1(3)4)12 分)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 2O 的形式存 4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加 液,调节 9 后,升温至 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 液的作用: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_。(2)过程: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 4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3 第一步反应是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1 H (部氧化成 热化学方程式是 4 3_。(3)过程: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 原成 该反应消耗 32 g

7、 移 6 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答案(1) 2O 4废水中的 空气带走,使 2O 2O 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2)放热H273 kJ1 0(或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O 2(g)=2H (H 2O(l) H346 4 3kJ(3)56解析 (1)加 然是使 化为 2O,升温更有利于 42O 2O 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很显然利用了平衡移动原理。(2)由图示可看出反 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是放热反应。根据盖斯定律可知,1 H (全部氧化成 反应热 4 3H 273 kJ ( 73 kJ )34

8、6 kJ1 。(3)32 g 1 6 子生成 1 1 被还原为 0.5 2,得 5 子,由得失电子守恒知还原剂(氧化剂()的物 质的量之比是 56。22(12 分) 硫 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2 2=2 22H 2=2 22H 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反应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中 化性比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 环过程产生 1 2 的同时产生 1 2(2)一定温度下,向 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I(g),发生反应,H 2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 的平均反应速率 v(_。该温度下,H 2(g)I 2(g)2HI(g)的平衡常数 K_。相同温度下,若开

9、始加入 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2 倍,则_是原来的 2 倍。a平衡常数b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 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 稀硫酸制取 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_移动(填“ 向左” 、“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_,产生 速率将增大。ab c d(4)以 燃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已知 2H2(g) O2(g)=2l)H 572 kJ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 228.8 能时,生成 1 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答案(1)c(2)0.1 1 64b (3) 向右b(4)80%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化学计算。(1)a 项错误,反应在常温下

10、向左进行;b 项, 还原性比 ;c 项,根据盖斯定律22得总反应:2H 2O=2 2,循环过程中消耗了 d 项 ,根据 总反应 知产生 1 2 的同时产生 2 2。(2)由题干数据分析 该反应: =2 0 0 1 0.1 0.1 0.2 0.1 0.1 0.8 2 平均反应速率 v( 0.1 1 平衡常数 K 64第三问,若开始加入 物 质的量是原来的 2 倍,相当于先将 入到 2 L 的容器 (达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一致,即 浓度、H 2 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同) ,再将体 积压缩至 1 L,因 为该反应为等体积反 应,加 压平衡不移动,所以浓 度为 原来的 2 倍, 体积分数不变;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加入 应物浓 度增大,反 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3)稀 应,c(H )减小,水的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向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