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980128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根据意思写诗句。1、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信,只有托你捎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皎洁的月光洒向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沙石上流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5、乡间小路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二、根据阅读材料填空。 1、朗读我们去看海这首小诗,可以

2、体会到作者热爱大海的感情。2、致老鼠这首儿童诗真有趣。小诗人把老鼠当做了朋友,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 最后, 小诗人希望老鼠和猫交上朋友,表现了孩子美好的愿望。3、爸爸的鼾声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 小作者就觉得好像火车到了站 。全诗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4、学习诗中的“秋” 一文,我总结出了作者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一些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将古诗读懂读通。 想象画面,入情入境。 了解诗人身世际遇。 不同诗比较读,体会感情。三、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一)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 (1)好雨知时节 A、ho() B、ho( )(2)花重锦官城 A、chng( ) B、zhng()2、解释下列字词。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潜:暗暗地,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3、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4、翻译下列诗句。(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等到天亮后,看着这 带着雨水的花朵,妖美红艳,把整个锦官城变成了花的海洋。5、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默默无闻,无

4、私奉献的品质。6、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 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 诗中将春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春天里, 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赞扬了春雨“及时”的特点;“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巧妙地表现出来。诗题中的“喜” 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的欢喜、喜爱之情,并由此情不自禁 地想象:明天必定会春色满城。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潜” “细”两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5、? 用得好。潜是一个动词,润物则是指滋润万物。这里是采用拟人的写法,潜”字拟人化,强调的是 无声无息,描述了春雨来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润强调的是柔和,准确而生动的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具 备,精深独妙。(二)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请默写这首小令。2这是元代散曲家白朴写的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曲名。3.这首小令压a韵,韵脚分别是霞 鸦 下 花。4.这首小令描写秋天的景象,作者先用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等六个典型景物 来表现;接着用

6、“飞鸿”这一句,把静寂的景物和飞翔的大雁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 山”“白草”两句,把美丽的秋景呈现在读者眼前。5、用自己的话将词中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夕阳西下,天边留下一抹残存的晚霞,在孤零零的山村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落光了叶子的老树 上栖息着几只乌鸦,天空中掠过一只大雁,远处是一片青山绿水,其间是百草、红叶、黄花.好 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意图啊!(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词题是夜行黄沙道中。 2、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

7、整。 4、词中的“见”读xin,它的意思与“现”相同。 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月、鹊、蝉、蛙、星、雨、店、桥。6、本词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 勃;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本词流露 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四)太阳的话1、本诗的作者是艾青,他的作品还有归来的歌、北方、旷野等。2、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让 你 们 的 心 像 小 小 的 木 板 房 打 开 它 们 的 关 闭 了 很 久 的 窗 子3、诗中的“我”是谁?“你们”是谁? “我”是太阳; “你们”是人们。4、全

8、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便于运用对话和呼答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5、“太阳”在诗中象征着光明、希望和胜利。 四、课外阅读并答题。 “夜半钟声”的争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是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山水名篇。但是近千年来,围绕着这首诗里的钟声、时间曾产生过激烈的争执:夜半究竟有没有钟声?宋代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指责说:“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因为寺院一般都是早上撞钟,晚上击鼓,用来报时。如唐代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唐代李咸用山中诗云:“朝钟暮鼓不到

9、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成语“晨钟暮鼓”即由此而来)欧阳修的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了许多文人的不平。他们或引经据典,或以亲历见闻著文作诗,来为张继辩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熟悉苏州的孙觌(d)的留题寒山寺绝句三首,诗中云:“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欹(y)枕犹闻半夜钟。 ”其实,张继、孙觌半夜听到的钟声叫定夜钟。古代苏州寺院有半夜撞钟报时的习俗,名为定夜钟。每天晚上23时40分开始打钟,用20分钟时间均匀地打完一百零八下,最后一下即合午夜与凌晨之瞬间。大概在南北朝时期,苏州的寺院就开始撞定夜钟了。据南史记载,丘仲孚少时读书就“以中宵(半夜)钟鸣为限”。到过苏州的许多诗人,如

10、白居易、王建、许浑、皇甫冉等,都曾写过歌吟定夜钟的诗句。另外,夜半钟不仅古时有,今天也有;不仅南方寺院有,北方寺院也有。1987年7月14日北京晚报“百家言”栏内载袁翰青“夜半”确有“钟声”一文,文中作者说到他年轻时“家居故乡南通,就曾多次听过夜半钟声”。同年8月31日,钟德钧又在“夜读拾零”栏内发表对“夜半”确有“钟声”的补充,说1986年6月间,他曾亲耳听到显通寺的夜半钟声。为了这个“夜半钟声”问题,文坛上竟有了这么多考证文章,可见“文字求真”这个深刻道理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引经据典:援引经书典籍以为立论的依据。比

11、喻见解、立论有根有据。3、用自己的话将枫桥夜泊这首诗的大意描述出来。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枝头上啼叫,天空中秋霜弥漫。江边枫树摇曳,船上渔火点点,更勾起 我的思念之情,让我难以入睡。半夜里,姑苏城外寒山寺响起的钟声,传进了我的客舱。 4、欧阳修指责枫桥夜泊的依据是:寺院一般都是早上撞钟,晚上击鼓,用来报时。5、文章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枫桥夜泊中描述的是对的? 孙觌等诗人的诗句;夜半钟声不仅古时有,今天也有;不仅南方寺院有,北方寺院也有。 6、“文字求真”是什么意思?“文字求真”对你有什么启发? “文字求真”的意思是语言文字要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态度;遣词造句要 符合客观生活,抒发 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 写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夸张) 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 豆在釜中泣(拟人)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