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2609526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 (2015七上东莞期中)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经历了漫长过程,能够最直观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 . 天圆地方 B . 日食 C .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 卫星照片 2.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 . 最大周长是经线的长度C .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D .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 (2015七上东莞期中)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A

2、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4. (2015七上东莞期中)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 . 昼夜的更替B . 四季的更替C . 昼夜长短的变化D . 五带的形成(2)P点此时正处在()A . 日出时刻B . 中午时刻C . 日落时刻D . 午夜时刻5. (2015七上东莞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A . 坐地日行八万里B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C . 东莞市的白昼时间夏季长冬季短D . 北京晚上时,纽约是上午6. (2015七上东莞期中)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

3、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 . A 图表示北半球B . B 图表示南半球C . 点在点正北方向D . 点的经度是90E7. (2015七上东莞期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 1000米B . 2000米C . 3000米D . 4000米8. (2015七上东莞期中)在乙地测得气温是20,若只考虑海拔的影响,甲地的气温大约是()A . 8B . 10C . 14D . 329.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 )A . B . C . D . 10. (2015七上东莞期中)莞城的小玲要到樟木头的观音山公园游览,她应查找()A . 世界政

4、区图B . 中国地形图C . 广东省地图D . 东莞旅游交通图11. (2016七上富顺月考)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A . B . C . D . 12. (2015七上东莞期中)在下列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海陆比例的是()A . B . C . D . 13. (2015七上东莞期中)近年来全球多发地震,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五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 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B . 都是由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C . 都位于板块内部D . 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2)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

5、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来不及外逃时,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A . B . C . D . 14.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昼夜的更替 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A . B . C . D . 15. (2015七上东莞期中)记者柴静在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倡议“同呼吸,共命运”,保护大气环境下列改善大气环境的行为中,错误的是()A . 多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B . 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

6、电C . 扩大绿化面积D . 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气16. (2015七上东莞期中)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A . B . C . D . 17.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7912131923272722181310A .B .C .D .18.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图,完成问题(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 . 陆地高于海洋B . 海洋高于陆地C . 高原高于平原D . 海洋等于陆地(2)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 . 从北向南递减

7、B .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 .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19. (2015七上东莞期中)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2223题本月降水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降水日期5日7日8日11日15日27日29日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A . 1100mmB . 255mmC . 41mmD . 51m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B . 该地当月处于旱季C .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 .

8、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20. (2015七上东莞期中)如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A . 北美洲B . 大洋洲C . 欧洲D . 非洲(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A . 东部和南部B . 北部和西部C . 中部和东部D . 西部和南部21.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A . 不断下降B . 持续增加C . 保持不变D . 先下降再增加22. (2015七上东莞期中) 2015年9月24日麦加发生朝觐者踩踏事故,造成逾700人遇难下图为本次宗教活动的建筑物据此回答问题(1)本次

9、朝觐是哪个宗教的活动()A . 伊斯兰教B . 佛教C . 基督教D . 道教(2)关于举行本次活动的宗教,叙述正确的是()A . 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B . 该宗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等C . 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D . 该宗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23.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乡村交通发达B . 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 . 城市人口密度小D . 乡村房屋高大、分散24. (2015七上东莞期中)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位于全年寒冷地区的是()A . B . C . D . 二、综合题25.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

10、图,完成下列各题(1)A为大西洋,B为亚洲(2)点的经度是40W;纬度是20N(3)当地为中午12点时,地处于深夜(清晨、深夜、黄昏)(4)看纬度位置,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属于中(低、中、高)纬度(5)读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图,降水均匀的是甲图,请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26.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2)当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纬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名称)(3)地球从甲到乙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方向)运动,东莞的白天在逐渐变短(变长或变短) 27. (20

11、15七上东莞期中)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_,:_(2)图中等高距是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3)该地区最高海拔为540米;图上测得、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地间实际距离为300米(4)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28.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各问题(1)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2)图中位于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3)图中大洲的分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大洲的分界线A是苏伊士运河 29. (2015七上东莞期中)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

12、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2)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差异(3)下列四图中,能够反映丙地气候特征的是A 30. (2015七上东莞期中)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发展中(发达或发展中)国家(2)中国与多数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图中城市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亚洲西部,该地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