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2606499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媲美(p) 蝼蚁(lu) 沾轻怕重(nin)B . 藩篱(fn) 校补(xio) 浑身解数(xi)C . 咫尺(zh) 篡夺(cun) 叱咤风云(zh)D . 啮齿(ni) 骸骨(hi) 即物起兴(j)2.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 .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去掉“避免”)B . 当乐天为“萨德入韩”提供土地的消息

2、传出后,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抵制。(将“受到”改为“遭到”)C . 当下语文教育展示出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把“展示”改为“暴露”)D . 请柬的封套上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将“古香古色地印着青铜器”改为“印着古香古色的青铜器”)3.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下面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西游记。B . 江姐,许云峰,齐晓轩,刘思扬,小萝卜头都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C . 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D . 清代

3、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 度对人的毒害。4.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 . 你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对一位老奶奶说:“看到你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B . 学生在考场外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C .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念念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D . 王强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5.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赤壁 杜牧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A .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B . 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写兴感之由。C . 诗歌直接正面叙写赤壁之战,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D . 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6.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填入下面横线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

5、松的。千万不要端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_。A . 不过,也请记住,经典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B . 在不实用而又有趣的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C . 因此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考验。D . 事实上,只要读经典就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独特而又完整的精神世界。7.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按原文填空。(1)(1),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往来翁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3)_,亲射虎,看孙郎。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5)布衾多年冷似铁,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7)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二、阅读(45分)8.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

7、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8、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_ 秀:_(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文中写到“乐”的三种情境,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请在文中找出两个依据。(请用文中语句回答)9.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说明文语段,回答问题。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

9、,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

10、“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11、。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 , 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1)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简要概括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写出3条理由)。(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面迟”指的是意大利面。C如今,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D亚洲人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4)指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_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

12、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_10.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阅读书香为伴,回答问题。书香作伴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

13、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腾跳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扑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

14、填得满满的。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 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婴s,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家借。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

15、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