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复习提纲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605754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技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技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技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技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技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技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技复习提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超声医学按上课和课堂测验复习(1) 肝硬化定义:多种病因引起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腹水、呕吐及肝性脑病超声表现:5种直接征象:1) 早期肝大,晚期肝小2) 肝包膜不平,锯齿样3) 肝脏回声增粗、不均4) 可有结节5) 肝内管道走行迂曲5种间接征象:1) 门静脉增宽2) 脾大3) 胆囊壁增厚水肿(双边征)4) 腹水5) 侧枝循环开放(3) 肝癌1) 原发性肝癌定义:发生在肝脏的癌性疾病。超声表现:1 肝内稍高回声或弱回声2 边界欠清晰,可伴声晕3 内回声不均匀4 血供丰富5 造影:快进快出型6 肝内血管受压走形迂曲7 癌栓

2、8 腹水9 周围淋巴结增大2) 转称性肝癌(牛眼征或靶环征)乳癌、肺癌转移瘤牛眼征(中心高回声,暗环无回声区,外周包膜亮回声)卵巢、结肠、胃及泌尿系恶性肿瘤强回声结节。淋巴瘤、肉瘤及霍奇金病的肝转移灶回声减弱区肝内管道受压静脉内癌栓少见CFDI:继发性肝癌多为少血管型,部分多血管型者可在肿块内见到点状或条束状血流超声造影:黑洞征(动脉相快速增强,门脉相延迟消退呈无增强)(1) 子宫肌瘤分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病理:假包膜、平滑肌纤维超声表现:1) 子宫增大、开态不规则多见较大肌瘤或黏膜下肌瘤2) 肌瘤可呈低回声、高回声、等回声或混合回声(栅栏状声像)3) 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区4)

3、 CFDI:环状血流特征5) 黏膜下肌瘤:宫腔内实性结节、肌瘤蒂部子宫回声中断(2)异位妊娠: 表现:停经史、腹痛、阴道出血,尿HCG阳性 最常见:输卵管妊娠(壶腹部) 胎囊型和包块型(或未破裂型、流产型、破裂型、陈旧性)超声表现:1 宫腔内未见妊娠囊2 附件区见囊性包块、妊娠囊样结构 胎囊型(未破裂型)3 囊内可见胚芽、胎心搏动4 附件区见边界不清包块、内部回声不均5 包块内有时可见胎囊样结构或液性暗区 流产型 6 盆腔少量积液 破裂型 (包块型)7 盆腔大量积液或腹水(子宫、附件、肠腔漂浮在液体内)子宫稍增大、体腔内未见妊娠囊附件包块盆腔、腹水子宫直肠窝最常见积液超声波:频率在每秒2万兆赫

4、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高限的声波。用于人体诊断的超声范围:110MHZ(2.510MHZ)多普勒效应:发射声源固定,与接收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造成反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声影:由于人体各组织对声能的吸收衰减不同,表现为后壁与后方回声的增强效应或减弱乃至形成后方声影。液性后方回声增强高(强)回声后方声影边缘回声改变占位性病变光亮肝(明亮肝):肝回声增强,呈弥漫性密集增强的细小光点,比脾肾实质回声增高。多见于脂肪肝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系在多普勒二维显像的基础上,以实时彩色编码显示血流的方法,即在显示屏上以不同彩色显示不同的血流方向和流速。NT:胎儿颈项透明层胎儿

5、颈部皮下无回声带,位于皮肤高回声带与深部软组织高回声带之间。(NT增厚与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显著相关)测量时间:孕1113+6周NT=2.5cm为可疑增厚,3mm为异常增厚)CRL:4584cm妊娠周=CRL(头臀长)+6.5(5) 胎儿先天性畸形妊娠1824周筛查6种致死性畸形无脑儿、严重的脑膨出、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严重的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最易发生:胚胎期(受精后38周致畸敏感期)唇、腭裂:最常见的颜面部畸形第二篇 放射诊断学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1.硬膜外血肿好发颞顶部昏迷、好转(颅内压增高之时)、再昏迷CT:颅骨内板下局限性、双凸形、高密度区、边缘清晰锐

6、利、不跨越颅缝(跨越者合并跨越颅缝的骨折)占位征象不明显:脑组织受压、中线移位、侧脑室变形2. 硬膜下血肿好发额、额颞1/3伴骨折持续性昏迷、进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早CT:范围广、新月形、越颅缝、高密度影(1/3伴骨折)、占位效应明显3. 脑膜瘤最常见脑膜源性肿瘤癫痫、半身无力(矢状窦旁、大脑凸面)颅内高压、定位体征出现晚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95%良性,脑外肿瘤特点:中线旁或宽基靠近颅骨,边界清楚,圆形或分叶状,脑外肿瘤征(白质塌陷、颅骨增厚、破坏)CT:均匀高密度影,可见钙化,增强均一显著强化MRI:T1等/低、T2高;瘤周T1低、T2高;增强见明显均匀强化,邻近脑膜窄带状强化(脑膜尾征)

7、4. 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P123)腔隙性脑梗死:10mm,基底节、丘脑,类圆形低密度灶,后期低密度软化灶、脑萎缩(软化灶不强化)5. 垂体腺瘤的概念(P131)最常见鞍区肿瘤分类:泌乳素(PRL)腺瘤-泌乳、闭经生长激素(GH)腺瘤-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 功能性垂体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库欣综合征 占位症状(脑积水、头痛、视力改变)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微腺瘤直径10mm。CT首选脑外肿瘤,肿瘤生长出现神经症状,边界清晰,垂体高度增加,上缘不对称性膨隆,垂体偏移,鞍底骨质变薄X线: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双鞍底)CT大腺瘤:均匀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束腰征(冠状位,肿瘤呈哑铃状),增强

8、均匀或周边强化。MRI:T1低、T2高,增强为渐近性强化,强化速度低于正常垂体。第四章 呼吸系统1.肺癌中的中央型肺癌、2.周围型肺癌胸部CT首选 咳嗽、咯血、胸痛+刺激性干咳、咯血丝痰分类: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弥漫型肺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蔓延1) 中央型肺癌直接:杯口状、软组织阴影间接:肺门区肿块(倒S征右肺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相连构成反S征,右上肺中央型肺CA特征性X性征)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5mm)、纵隔结构浸润DSA:肺癌血供为支气管动脉2) 周围型肺癌肺内结节或肿块阴影或磨玻璃样影类圆形、不规则形毛刺、血管集束征、月晕征(结节周

9、围环以磨玻璃样影)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有壁结节空洞胸膜凹陷征CTMRI增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3) 细支气管肺泡癌孤立结节型:密度淡肺结节+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阶段型:磨玻璃样实变+枯树枝样支气管充气征弥漫型:多发网状结节影+斑片或实变第五章 循环系统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正位片:左心缘分为下中下三段:上段呈圆形凸出为主动脉结,中段常凹陷或平直为肺动脉段,下段呈弓型向左隆凸为左心室。右心缘分2段:上段为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复合合投影,下段为右心房。侧位片:心前缘下段为右心室、向上为右心室漏斗部、主动脉干、升主动脉干心后缘上段为小部分为左心房、大部分左心室第七章 消化系统1.粘膜

10、及粘膜皱襞改变(P199)黏膜及黏膜皱臂病变 黏膜破坏皱臂消失、钡影杂乱、连续性中断。(恶性肿瘤侵袭) 黏膜皱臂平坦(黏膜、黏膜下水肿或肿瘤浸润) 黏膜纠集皱臂由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车辐状或放射状。(瘢痕挛缩) 黏膜皱臂增宽和迂曲黏膜透明条纹影增宽。(慢性胃炎、胃底静脉曲张)2. 胃溃疡胃溃疡良性龛影、龛影口有黏膜水肿形成的透明带(黏膜线、项圈征、狭颈征)、黏膜纠集间接征象:痉挛切迹、胃液分泌增多、胃蠕动异常、胃变形和狭窄(蜗牛胃、葫芦胃、B形胃)、幽门梗阻恶变:龛影周小结节状充盈缺损、指压征、尖角征周围黏膜杵状增粗、中断、破坏龛影不规则胃良、恶性溃疡龛影形状 圆形或乳头状 大而浅不规则尖角样

11、位置 突出于胃轮廓外 胃轮廓内边缘 光滑 不规则大小 2cm口周围 黏膜线、项圈征 指压征、半月征、有充盈缺损邻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无蠕动波3. 胃癌胃癌胃肠道最常见肿瘤分3型:蕈伞型(息肉型、肿块型、增生型)、浸润型(革袋状胃)、溃疡型(达肌层,环堤征)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胃腔狭窄、胃壁僵硬龛影形状不规则、半月形有多个尖角、位于轮廓之内、周有不等透明带(环堤征)、轮廓见结节状和指压迹样充盈缺损半月综合征黏膜皱臂破坏、消失或中断癌灶区蠕动消失早期胃癌: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隆起型(I型)圆形瘤突向胃腔、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小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表面型(II型)瘤平坦、形状不规则、边界清+胃小区

12、及胃小沟破坏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杂乱影凹陷型(III型)瘤凹陷,形状不规则+形态不整、边界明显龛影4.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最常见的良性肿瘤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MRIX线:肝大、邻近胃肠道推移征象CT平扫: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清晰、小钙化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强化向病灶中央扩展、数分钟后肿瘤与周围肝组织等密度(快进慢出的向心性强化)MRI:灯泡征(T1WI低信呈、T2WI信号逐渐增高)、瘤内纤维化囊变致信号不均5.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分3型:巨块型=5cm、结节型5cm、弥漫型首选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诊断X线间接征象:肝增大、变形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CT平扫:低密度、

13、边界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动脉相即快速增强、静脉相变为低密度(快进快出型强化)MRI:信号不均匀,T1WI低或混合信号、T2WI高信号第十一章 骨关节系统1、概念和关键的影像学特征:骨质疏松:骨的有机质无机质同时按比例减少。X线和CT: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条状透亮影)、骨小梁变细减少小梁间隙增宽、合并病理性骨折或躯干畸形、椎体压缩骨折(横行骨小梁减少,纵行骨小梁明显)MRI:T1WI、T2WI均高信号。骨膜增生(骨膜反应):病理情况下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提示骨质破坏或损伤。X线和CT:1 早期与骨皮质平行、长短不一细线样致密影2 骨小梁排列呈线状、针状、日光

14、状(提示侵蚀性强)3 增生情况与病变有关(炎症广泛,肿瘤局限,边缘光滑致密为良性)4 骨膜三角MRI:早期骨膜增厚(T1WI等、T2WI高连续线样影)矿物质沉积均低信号骨膜三角(Codman三角):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现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形,常为恶性肿瘤征象。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X线和CT:局部骨质密度减低、正常骨结构消失(骨小梁缺损、筛孔状和虫蚀样骨皮质)病因不同,骨质破坏不同 溶骨性破坏( 进行性破坏迅速、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急性炎症恶性肿瘤 膨胀性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带慢性炎症良性骨肿瘤关节结构破坏、吸收、碎骨散布关节周神经营养障碍 骨质坏死:骨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