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52502932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0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能量的转化知道能的形成;会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分析有关物理现象问题导入出示课件:五一假期,我们会去逛公园放松心情,而荡秋千图片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荡秋千时若不加外力自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秋千越荡越高?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能量的转化活动1: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实验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实验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

2、电池对着阳光。实验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讨论得出:实验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2:光能转化为内能。实验3: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实验4: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活动2:提出问题各种能量是不是孤立存在的?阅读书本27页,让学生交流、讨论将图3-1串联成一个能量转化的故事。 学生分组讨论填图。讨论如何按能量转化的过程,选择相应事例填上图表。看看哪组同学填得最多、最好。 归纳总结(1)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

3、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自然界中的光现象、热现象、电现象与机械运动现象之间都有联系。探究点二 能量守恒定律活动1:演示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下,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到哪儿去了?能量是否在不断消灭? 活动2: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感觉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总结得出答案:(1)机械能越来越小,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空气的内能。能量没有消失。(2)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会升高,因为此时发生了热传递

4、,金属块放出热量,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活动3:引导学生得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归纳总结:(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消耗能量”“利用能量”“获得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与发现细胞、进化论一起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来源:学#科#网Z#活动4: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内容。十大科技骗局之六:永动机神话,分析、讨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永动机”能实现吗?归纳总结:一

5、定不能实现。因为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 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为永动机敲响了丧钟(真理与谬论有时就一步之遥,关键就在于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典例剖析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能够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你看到的现象。若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你还能说出什么道理? 【点拨】此题中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个是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乙醚受热膨胀;在一个是气体膨胀做功过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温

6、度降低,气体遇冷液化为水珠。【自主解答】板书设计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反思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九年级第十四章最后一节学习内容。教材从能量的形式是多样的,且能量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教材以二个实例:太阳树木燃煤电厂剃须刀,太阳能生物质能化学能电能。要求学生能从大量的事实中了解能量的转化,结合前面学的机械能守恒、焦耳定律等阐述能量守恒,讨论永动机能否实现。最后又以二个实例分析能量的转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明确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普遍性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目标是对能量学习的一次小结,通过对不同形式能量的特点,对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深

7、入讨论,疏理归纳出能量转化和守恒。6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物理量主要公式主要单位长度(L)(1)用刻度尺测(2)路程(3)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4)力臂=(5)液体深度(6)物体厚度h= a=Km、m、dm、cm、mm等1km=1000m1m=100cm面积(S)(1)面积公式Sab S=a2S=R2=D2(2)体积公式(3)压强公式1m2=102dm21dm2=102cm21cm2=102mm2体积(V)(1)数学公式V正=a3V长=Sh=abh V柱Sh V球R3(2)密度公式(3)用量筒或量杯V=V2V1(4)阿基米德原理浸没时VV排F浮/液g部分露出时V排V物V露1m3=103

8、dm31dm3=103cm31cm3=103mm3时间(t)(1)速度定义(2)功率(3)用钟表测量1h=60min1min=60s速度()(1)(2)则声速=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1m/s=3.6km/h质量(m)(1)重力公式(2)功的公式(3)密度公式(4)用天平测量1t=1000kg1kg=1000g1g=1000mg密度()(1) 有(2)压强公式(3)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则液1g/cm3=1000kg/m3合力(F)(1)同方向F=F1F2(2)反方向F= F1F2(F1F2)N压强(p)(1)(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适用于一切液体和侧面与底面垂直的固

9、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注意】1标准大气压=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1Pa=1N/m2浮力(F浮)(1)称重法F浮GF示(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液gV排(4)漂浮或悬浮法F浮G动力、阻力则与单位相同即可功(W)(1)定义W=Fs重力做功W=Gh=mgh摩擦力做功W=fs(2)总功W总=F动sW总W有W额有用功GhW有W总W额(3)=W有=W总W总= (4)W=Pt1J=1N.m=1w.s机械效率()(1)=(2)=(3)对于滑轮组=(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小于1拉力(F)(1)不

10、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3)一般用(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物体匀速运动,一般Ff (f一般为摩擦力)功率(P)(1)P= (2) P= =(3)从机器的铭牌上读出1w=1J/s=1N.m/s比热(c)(1)Q吸cm(tt0)Q放cm(t0t)可统一为Q=cmt则(2)Q放qm(q为J/kgm用kg)(3)Q放qV (q为J/ m3V用m3)(4)不计热量的损失时Q吸Q放(热平衡方程)C的单位为J/(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电荷量(Q)(1)定义则QIt(2) W=UIt=UQ则Q(Q

11、为电荷量)Q的单位为C电流(I)(1)定义(Q为电荷量)(2)(3)W=UIt则(4)PUI则(P为电功率)(5)焦耳定律QI2Rt则(6)纯电阻电路W=UItI2Rt则(7)PUII2R则(8)串联:II1I2并联:II1I2(9)从电流表上读出1A=1000mA电压(U)(1)(Q为电荷量)(2)UIR(3)(4)(5)焦耳定律(Q为产生的热量)则(6 )串联:UU1U2并联:UU1U2(7)从电压表上读出1KV=1000V,1V=1000mV。家庭电路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超过36V电阻(R)(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WUItI2Rt(3)(4)焦耳定律QI2Rt则(Q为产生的热量)(5)串联:RR1R2则R1RR2R2RR1(6)并联:(7)从欧姆表上读出或从铭牌上读出如滑动变阻器上的“101A”等字样。11V/A1M=1061K=103电功(W)(1)WUItUQ(Q为电荷量)(2)WQ(3)P则W(4)当无热量损失时WQ(5)从电能表上读出(其单位为KWh)国际单位为J,电能表上常用单位为KW.h1KW.h=3.6106J电功率(P)(1) (2) P(3)从用电器上读出1Kw=1000w1马力735w电热(Q)(1) 当不计热量损失时,QW(2)热平衡方程Q吸Q放其单位为J通电时间(t)(1) (Q为电荷量)(2)WUIt则(3) P则(4)Q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