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海岸线大陆海岸线全长 30500 千米海岸比较平直,缺少海湾与半岛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岛屿数量最少的一个洲 除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外,其余多为小岛岛屿总面积约 62 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不到 3%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最长约8000 千米,东西最宽约 7 500 千米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 全洲平均海拔 750 米海拔 5001000 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 60%以上海拔 2 000 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 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 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在 2000 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 非洲较高大的山脉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 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 东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脉; 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
地质构造乞力马扎罗山是座活火山, 海拔 5895 米,为非洲最高峰 非洲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 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经红海至死海北部,长约 6400 千米;裂谷带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罗河河谷,长约1700 千米,宽几十千米到 300 千米,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萨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 156 米,为非洲陆地最低点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 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面积 777 万平方千米; 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 东非大裂谷带内及其附近, 分布着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达 5000 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 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 最强烈的地区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 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为源远流长的大河,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等尼罗河全长 6671 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位居世界第二位。
自然环境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赤道横贯中央, 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 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 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 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齐济耶,1922 年 9 月 13 日气温高达 57.8℃,为非洲极端最高气温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 10000 毫米以上全洲 1/3 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200毫米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自然资源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和林业资源世界上最重要的50 种矿产非洲都不缺少,其中至少有17种矿产的蕴藏量在世界位居第一据新近国际矿业统计资料,非洲的铂、锰、铬、钌、铱等矿藏蕴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锗、钴和钒等矿藏占一半以上,铀、钽、铯、铝矾土、氟石、锆、石墨和铪等矿藏也占百分之三十以上。
被称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沙漠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 地下蕴藏着大量可供开采的石油, 其周围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尼日利亚等都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利比亚的日平均采油量高达 150 万桶,占全球产量大约 2%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 迄今已生产4万多吨黄金, 占人类历史上黄金总产量的五分之二 赞比亚铜的蕴藏量达9亿多吨, 约占世界蕴藏量的百分之十五 , 年平均产铜约36万吨,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非洲盛产可可、咖啡、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小米、木薯和棕榈油等农产品1994年可可产量达131 . 6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世界第一可可生产和出口国科特迪瓦去年可可产量达 85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1994年非洲咖啡产量为102 . 2万吨,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约占百分之十七;棕榈油产量达 200.3 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埃及的长纤维棉花以产量高质量好驰名世界,年产量超过90万包非洲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人民吃苦耐劳但是,非洲曾经遭受长达50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和掠夺,将非洲变成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 据联合国宣布,世界上最不发达的48个国家中有33个是非洲国家; 非洲53个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二。
尽管非洲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它仍是一个“有希望的大陆” 非洲的动物区系在动物的种类成分上,非洲可分为三个动物区系: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及其西侧的一些小岛和 索马里东面的索科特拉岛属于古热带区;马达加斯加岛及其邻近的一些小群岛属于马达加斯加区;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北地区属于全北区古热带区面积广大、绝大部分地区都具有暖热湿润的气候,植物繁茂,为动物界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所以这里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本区东、南、西三面濒临大洋,北面限于沙漠,地理位置的孤立性相当强烈,妨碍动物界与其它区系之间的迁移传布, 因而本区有很多特有动物:哺乳类的管齿目是特有目,长颈鹿科是特有科等等但本区与其他区系之间又不是毫无亲缘上的联系, 例如灵长类的猩猩就是本区与东南亚地区共有的动物 这种事实表明这两个地区过去至少有过一段时间并不象现在这样被一个干燥地带隔开, 所以这些热带雨林的动物才能迁移传布马达加斯加区与非洲古热带区之间隔着一道不很宽的 莫桑比克海峡 ,海峡内还散布一些小岛和浅滩 在动物的区系成分上, 这两个区由于存在着共同的种类而显示了彼此间的联系, 又由于马达加斯加岛拥有很多特殊的动物而显示了它们的互相隔绝的状态。
另一方面,马达加斯加岛缺少非洲古热带区内分布广泛的种类, 例如它没有毒蛇和大型食肉兽等动物, 更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隔绝状态的印象 可是岛上的食虫动物森得猬与新热带区的管齿类动物非常近似, 又使人联想到这两个动物区系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非洲全北区的动物区系种类贫乏,个体的数量也少,这是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的结果 该区暖热的气候有利于动物的繁衍, 但干燥缺水的环境限制了植物的生长, 从而限制了动物存活的数量 全北区的动物种类与南欧、西南亚非常相似,例如鹿、羊、 熊等都是它们共有的动物,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地域上是连接的 但非洲的全北区没有狼,这与亚欧大陆对照的负性特点非常突出 再有,鬣狗的存在,表明本区与古热带区并未因撒哈拉沙漠的中隔而完全断绝联系非洲的动物地理区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将非洲划分为下列动物地理区1.赤道热带森林动物区本区范围和赤道热带森林区一致区内气候暖湿,植物繁茂,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食料和优良的栖息环境动物的种类繁多,生活习性也各有不同本区多树栖动物,尤其是各种猿猴这当然和森林的环境密切相关有蹄类动物以中小型为多,如森林羚羊、野猪、小河马等长颈鹿只见于林缘地区,森林内部是没有的。
食肉动物有狮、豹、灵猫等由于林内花果丰富,昆虫和鸟类也多两栖类和爬虫类也因为环境有利而大量繁殖, 不仅种数和个数多,体型也较大本区有许多珍奇动物:大猩猩体型巨大,高可达 2m,重量可超过 200kg 它有两个亚种,一是西非密林的低地 火猩猩,另一是扎伊尔东部山地森林的山地大猩猩 黑猩猩体驱略小,分布区较广,遍及全区加狓与长颈鹿是同科的动物, 但躯体较小,身高较低,主要分布于卢阿拉巴河中下游的森林中 河马是陆地上仅次于象的第二大动物,居住在多水草的地方,属于水陆两栖的食草动物2.热带草原动物区本区和热带稀树草原区范围相同区内自然环境的特点是草本植物生长茂盛, 食草动物因食料丰富而得到充分的发展羚羊、斑马、犀牛、长颈鹿、河马等是这里数量极多的大型食草兽由于食草兽大量繁殖, 食肉兽的种数和个数也很多,其中大型的有狮、猎豹、豹、 鬣狗等本区的珍奇动物更多象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区它是陆上最大的动物,有巨大的门齿由于大量捕猎,非洲象的数量逐年锐减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最高的可达 6m它以高树上的嫩叶为生,身上斑纹美丽,是受人喜爱的观赏动物黑犀身体庞大,体重约 1500kg ,头上长有两角;角是珍贵的药材,因而被大量捕猎,现在残存的已经不多。
白犀比黑犀还大,现在在草原上已近于绝迹,只在自然保护区内有少数残存斑马分布在东非及南非草原内它外形美观,性格温驯,又不受 萃萃蝇危害,可以驯养作家畜由于大量捕杀,斑马的数量也在迅速减少3.热带荒漠动物区本区范围即沙漠区的范围,实际上分成两个不相连接的亚区撒哈拉沙漠缺乏水源、植物稀疏,所以动物的种类和个数都少它们都有忍耐干旱、长途奔走的能力单峰驼是本区的典型动物,另外还有野驴、瞪羚、斑马等在有少量树木的山地上有狒狒栖息,提贝斯提高原上最多,它与狮子同为沙漠中的凶猛动物啮齿类和爬虫类也有相当的数量 特有的鸟类是鸟中最大的驼鸟, 雄鸟高约 3m,体重超过 75kg ,两翼退化不能飞,两腿粗壮而善跑卡拉哈里沙漠动物种类比北非还少 狮子几乎绝迹, 食肉兽只有胡狼与鬣狗食草兽只有羚羊和斑马等,另外还有一些食蚁兽、土豚、猿猴类及鸵鸟等4.亚热带森林动物区本区范围是大陆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地区,那里的主要植被是常绿硬叶林和灌丛 阿特拉斯山地的代表动物是北非蛮羊和无尾猿此外尚有鹿、熊等生活在高山地带,跳鼠、鼹鼠生活在比较平缓的高原上5.马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