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2941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中考试题 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中考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答题时请将第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 40 分钟,分值为 100 分。第卷选择题(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一 图二A铁犁牛耕的出 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 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2、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A生 产 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C耕作 经验 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3、从经济角

2、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 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 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4、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你 认为诗句中描写的应是(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彩瓷5、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 )A、自然条件 B、政府政策C、居民口味 D、历史原因6、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 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7、据唐六典记

3、载,“凡市,以日午 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C市的 经营规 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8、 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 )A清代 资本主 义萌芽继续发 展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C封建 专制制度阻碍 资本主 义萌芽的成长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 规模9、康乾盛世之际,孕育着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因素有( )统治者缺乏世界眼光,愚昧无知,固步自封 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阻碍 文化专制的影响和鄙薄科学技术的后果中国缺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所必须的资本

4、和市场网络A、 B、 C、 D、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11、促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渴求黄金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西欧商业危机的出 现 D指南 针应用于航海12、近代以来,世界联系不断加强,下列对世界联系的加 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西方列强的殖民 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新的通 讯工具的发明A、 B、 C、 D、13、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新航路的开辟为

5、世界市 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殖民扩张和掠 夺是世界市 场形成的重要途径第二次工业 革命促进了世界市 场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贸易的 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逼迫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及形成的主要方式。A、 B、 C、 D、14、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 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 的变化。出 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1860 年 27.5 9.1 61900 年 19 13 12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 场的形成15、鲁迅曾经这样描述近代中国某一政治派别:“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

6、,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下列企业属于该政治派别创办的是( )A上海 发昌机器厂 B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天津 贻来牟机器磨坊16、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C了 “一国两制 ”的伟 大构想D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7、 以下对两次工业革命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确立了公司制B第一次革新首先发生在 轻工业,第二次革新局限在重工 业 C第一次被称为“蒸汽时 代”,第二次被称为“电气时代

7、”D第一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18、19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 统 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 进 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9、“洋布、洋纱、洋花 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 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C自然 经济 开始解体 D洋 货盛行,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20、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8、与剥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A B C D 21、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 ”, 其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 变 D近代企 业被军阀破坏22、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得出 这一历史结论主要是由于洋务派( )A、兴办 机器生 产的近代工 业 B、筹建近代海军和海防C、创办 近代教育,派留学生出国学 习D、 “中学 为体,西学 为用”23、1983 年 12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通

9、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 1954 年 9 月 9 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 为历史文物, 这说明 ( ) 中国的棉布生产已出现 供过于求的局面 中国当时 已经全面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 中国已逐 渐由 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过渡 政府改 变 了以行政手段 调配资源的做法A B C D24、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导 致了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B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 义 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C19561966 年, 经济建设虽走了弯路,但仍取得很大成就D十年 “文革”, 严重

10、干扰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25、1992 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6、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 标志是 ( ) A开 发开放上海的浦 东 B中国加入 WTO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大 连等城市27、1978 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 了

11、经济 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 对 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28、1852 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 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 ) A清政府 继续实 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 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 输入 骤增削弱了国人 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29、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正确的一组是:( )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抗美援朝,

12、保家卫国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A. B. C. D.30、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 义 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 义计 划经济 D社会主 义 市场经济答题卡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中考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第一卷选择题共 60 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的 一个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3、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第二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非选择题(31 题 8 分,32 题 8 分, 33 题 14 分,34 题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 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 活”, “得业则生,失业则 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

14、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 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请回答:1 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 (2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分)(3)材料三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3 分)32(12 分)1500 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 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欧洲的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 枪支、工 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了丰厚利润。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材料二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