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中公名师指导――高中语文优质教案《劝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29244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中公名师指导――高中语文优质教案《劝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内蒙古通辽中公名师指导――高中语文优质教案《劝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通辽中公名师指导――高中语文优质教案《劝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通辽中公名师指导――高中语文优质教案《劝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内蒙古通辽中公名师指导高中语文优质教案劝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荀子和荀子相关知识;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独立理解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

2、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 “坚持” “专一”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难点: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的联系。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以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三字经同声朗读音频。(只听开头四句)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什么?生可能答“三字经” ,也可能回答读的具体内容,无论如何回答,都要将学生注意力引到所听的四句内容上来。接着投影播放文字画面。请学生翻译这四句意思,重点落在“习”上。师:提出“人之初,性本

3、善”观点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孟子(投影展示孟子的生卒年和时代)(这句话可以是教师叙述,也可以提问学生),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但小他59岁的荀子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恶”的,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投影展示荀子的生卒年和时代)(二)课文学习师:“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那么究竟“劝学”为何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学生听课文朗诵音频,边听边标上小节号,给生字注音,尝试标

4、出节奏记号。听完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一齐朗诵全文,注意停顿和发音的标准。学生自由朗读并翻译第一自然段后思考:1.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明确:学习不可以停止。)2.为什么学习不能停止?有的人不学习似乎也过得挺好,那么荀子的这句话又有何意义可言?(明确:这一点我们在探讨“性善论”与“性恶论”时已说过,关键在于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怎样的人。学生会说是“君子” ,由是引入思考“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以“君子”为标准来理解荀子的学习观。)解读第二自然段:师:一提起“学习”二字,同学们便摆出一脸不耐烦准备听人说教的神情,多少个家长和老师面对学习难题都苦无对策,那么儒学大师荀子又有何高招呢?请同学们一起看第二自然段,先了解一下大意。翻译第二自然段并思考:1.这一段话里,荀子是否一上来就说学习有多重要?(明确:当然没有。)2.为了让易流于说教的话题变得生动易接受,荀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考虑到学生未必能答出)来论证,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明确:共有“青出于蓝” 、 “冰寒于水”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