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273254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与及2015年教学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广东省物理高考试题简析及2015年教学建议余建刚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广东 佛山 )发表于中学物理教学2014年05期2014年高考是我省新课程改革的第四年。试题秉承了前几年广东命题的风格和特点,题型不变,考点稳定,突出考查重点知识、主体知识与常规思维,考查的知识点不偏不怪,并且注重考查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我省今年物理高考试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下面就2014年广东物理高考试题特点及其教学启示谈谈本人的看法。1 试题结构1.1题型结构 表1:试卷题型结构题型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全卷题量9题2题2题13题分数40分18分18分100分数比重54.0%18.0%18.0%100

2、% 从试卷题型结构看,延续新课改革后的固定题型结构。1.2内容结构 表2:试卷内容结构题型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选择题单选3题,占12%1题,占4%双选2题, 占12%1题,占6%1题,占6%1题,占6%实验题1题,占10%1题,占8%计算题1题,占18%1题,占18%分数比重52 %6% 36 6%2014年广东理综高考物理部分各模块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从试卷内容结构看,卷面内容仍以力、电为主,但相对往年力学考查内容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占卷面的一半以上,力学作为绝对的核心,是今后复习的重中之重。 图1各题考查知识点及难以具体分布如下 表3 题号 题型 考试范围 知识点 分值 难易度13 单选

3、力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图像 4分 易14 单选 力学 共点力平衡 摩擦力 4分 易15 单选 电磁学 力学 电磁感应 匀加速直线运动 4分 易16 单选 力学 功能转换 4分 易17 双选 热学 理想气体-等温线 6分 易18 双选 原子核 光电效应 6分 易19 双选 电学 理想变压器 6分 中等20 双选 力学 电学 共点力平衡 库仑定律 电势 6分 中等21 双选 力学 圆周运动 天体密度的测量 6分 较难34 实验 电学 万用电表的使用 电路故障判断 9分 中等34 实验 力学 机械能守恒定律 9分 中等35 计算 力学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 18分 较难36 计算 磁学 带电粒子在匀强

4、磁场中的偏转 18分 较难2 试题特色及总体评价2.1 选择题情景依旧新颖,装置花样百出注重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实践性和应用性这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重要方向。今年选择题设计的情景依旧十分亮眼,装置基本是我们平时做题没遇到过的,如16题的缓冲装置(如图2)、17题的充气包装模型(如图3)等,相对复杂的装置结构可能让一下子吓倒部分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背后考查的知识点并非难点。这不仅考查了学生真正的物理功底,更加检测了大家的心理素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自信去解决“熟悉的陌生人”的问题!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李咏华作图充气袋易碎品 图2 图32.2 实验题“组合”特色明显,

5、充分考察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组合题就是将不同知识块的知识点、几个基本的物理模型进行拼接、组合成新的题型,从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对物理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题型难度低于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试题,其特点是似曾相识又面貌全新,无法从“题海”中找到原样。今年力学实验题的考查,不再是过去每年必考的纸带分析,而是转而考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性势能与压缩量间的关系(如图3),“光电门”装置依旧是测量物体速度,只是这次结合了胡可定律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样把运动学与力学的两个考点“串联”在一块。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李咏华作图0 1 2 3 4 5 6 x/cm0.60.50.4

6、0.30.20.1v /ms-1(a) (c)砝码托盘滑块光电门(b) 图3试题亮点:力学实验设计的物理情境颇为新颖,能充分考察学生独立分析解决新问题和迁移能力,避免了学生在实验复习中单纯从习题中找答案的弊病,而且所涉及的考点均在考试大纲都有明确的要求。2.3 计算题分类讨论与临界的趋势更加明显本次的两道大题均只有两问,第一问的难度均不大,但两道大题的第二问均是讨论的形式,临界情况的分析让不少考生直接放弃。但仔细分析会发现,35题的分析讨论是以时间作为临界条件,综合牛顿运动定律,情况分类清楚,有思路就不难计算的。因此,该题着重考查学生的临界思想掌握程度。36题则是关于组合磁场中综合运动分析,难

7、度较大,有效区分学生层次。教学启示:从高考以及平常的考试都反映出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推理和计算能力薄弱的现象。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当前考生最差的,也是急待提高的一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迫在眉睫。3 试卷整体的评价从近三年广东省的高考物理试题来看,试题的难度适中,而2014年难度又趋于稳定略有所下降。高考物理试题的类型较之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基本没发生太大变化,偏题、怪题比2013年出现的几率变小,到2014年几乎没有了,大部分题目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这对于考生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教师的辅导工作也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

8、用。有些考题考生感觉偏难,答错或不知如何下手,这只说明考生在运用知识和灵活性上稍欠缺一些,而试题决不属于偏题、怪题之列。今年高考物理试题涉及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并不复杂,而将重点放在考查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表达上,这有利于整体素质较高的考生发挥。高考物理试题的覆盖面较大,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五大部分都有涉及。因此,考生必须根据考试大纲全面复习,千万不要放弃某一部分内容,也不要墨守成规,记忆推理结论。对实验步骤要清晰和理解,注重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题考察的变化也提醒了复习过程要全面,没有固定的考点。4 后期教学的指导意义4.1夯实基础知识,狠抓主干知识的复习不动摇

9、从今年的分值比例和题量的调整来看,热学和原子物理各只占6%,电磁学占36,力学占52。力学成为绝对的核心,考查力度明显加大。因此,整个高中物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力学和电学,而其中特别应在力学部分的概念规律和定律、定理的应用上多花功夫,也是为电学的复习做好准备。物理考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重基础、查全面、验方法、考能力。所谓重基础,是指复习重点仍是考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技能。高考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高考复习不要总把眼睛盯在课外题上,要花力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

10、的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4.2 淡化特殊解题技巧,注意通性通法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命题规律,即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包括最后的压轴题。因此,在最后的复习中,千万不要把大量的精力用于钻研难题上,这样会得不偿失的。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做到,理解概念的本质要“透”,掌握概念的应用要“准”,使用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活”。要充分关注解题中的通性通法,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不要过多的“玩技巧”,这样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4.3 切

11、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实验能力立意的趋势更为明显,有力地冲击了照本宣科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代表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传统的企图通过机械式地反复训练,从习题中找答案,将成为不可能。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实验知识内容的教学,更应重视实验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探究性、开放性甚至是综合性的实验问题让学生去操作和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变通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依旧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只有真正挖掘和理解了课本中

12、的实验,才能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例如本次高考的两道实验均来自课本基本实验的“改装”和“组合”,第一道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的应用,第二道是验证胡克定律实验与探究械能守恒定律的“组合”。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中,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进而培养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回归课本,只有充分挖掘课本才能充分理解教材,才能在遇到新题凭借扎实的基本知识从容解决实际问题。4.4课堂贯彻 “少、精、活”,着重培养“具体分析”能力每年高考试题基本大部分都是平常未见过的“生题”,很多平常只习惯做陈题旧题的同学都心生恐慌,甚至无从下手

13、,导致高考失常。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具体分析”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包括题意分析、制约关系分析、多解性分析、合理性分析、数学关系分析等)的习惯和能力,是解答“生题”的基本素质。难题通常并不难在知识上,提高“具体分析”的能力,是解答“生题”的关键。对题意的具体分析、对多解性的具体分析、对合理性的具体分析、对题目中数学关系的具体分析等。教师应该通过对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具体分析”,而不是记住类型。培养学生具体分析的习惯,而不是死套“方法”。教学时采用 “少、精、活”的精选习题, 而不是采用“多、繁、死”的题海战术。大量题目的重复训练,只能助长“模仿”,无法形成“具体分析”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平时在课堂中习题教学的做法将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具体分析”的能力和习惯,才有可能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具体分析”。在高考复习阶段,高三教学要敢于坚决摒弃课堂教学中的“多、繁、死”的题海战,所做的每一个题必须是精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灵活性的少量题目,学生要注意做得精,做得少,做得活。要适当的做一些高考试题以及各地高考模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