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15209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考略摘要:从远古先秦时期到近代共和国时期,无锡地区的民俗体育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文以无锡民俗体育文化为对象,对无锡各市县志(包括部分乡镇志) 、史料进行收集、梳理和分析,考究其发展历程及状况。无锡民俗体育大多体现农业发达的太湖流域人民祈福、消灾的美好生活愿望。关键词:无锡;民俗体育;源流;发展一、 无锡民俗体育文化背景考辨(一)兼容并蓄的吴文化无锡地处江南,为江苏省南部重要商业城市,也是一座拥有 3200 余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无锡古属吴地,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元前11 世纪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位于三弟季厉(即周文王)从现属陕西的岐

2、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镇) ,并称勾吴。泰伯奔吴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吴地文明时期的正式到来,同时也意味着无锡当地蛮夷文化开始吸收并融合中原地区的文化。后人在赞颂泰伯功绩的祭文中这样赞美道:“演乐修礼,尚德启蒙。 ”说明泰伯奔吴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社会经历了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吴地因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稳步发展,人文逐步兴起,吸引了人民和士族的大量南迁,他们为吴地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再经历了隋唐时期第二次人口大规模南迁后,吴地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兼容并蓄的特色文化也正式形成。(二)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二、无锡民俗体育历史发展过程考辨.先秦时期。虽然“

3、体育”这个名词是 20 世纪初清末时期由当时的留学生从外国引进的舶来品,但是根据文物和建筑等历史证据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便已开始进行体育运动。孔子曾提出“六艺”:“礼” 、 “乐” 、“射” 、 “御” 、 “书” 、 “数” 。其中“射”和“御”是很明显的身体活动,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从原始社会开始,无锡先民在太湖流域繁衍生息,形成辉煌的远古文化。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在部落集会、节日、丰收时节或迎客送宾、婚姻喜庆时,原始人都喜欢通过动作粗放而有力的跳舞来

4、抒发内心的情感,藉以表达欢庆喜悦之意,古代人以这种舞蹈为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重要形式,这种舞蹈也是最古老的民俗舞蹈。.两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周家镇北白家浜村(现为高勇村)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就有划灯船的风俗,俗称划灯。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民国.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时期的挫折三、 无锡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一) 调龙灯调龙灯是江南水乡地区最受群众欢迎的民俗体育节目,根据调查统计,无锡市区及各地级市下辖的 53 个乡镇中有 23 个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有舞龙灯祈福的习俗。关于调龙灯,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无锡堰桥胡莲蕖在京为官,被严嵩陷害,弃官回乡,

5、逢年过节组织乡民以龙灯游乐,祈求太平。因此乡民都称之为“太平龙”。 1无锡各乡镇的龙灯在名称叫法上有所区别,有的叫“舞龙灯” ,有的叫“调龙灯” 。龙灯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最著名的有惠山洛社镇的“凤羽龙” ,太湖边的“网龙”等。龙灯中最具水乡特色的是太湖龙灯“网龙” ,“网龙”。在古时,太湖中经常有龙卷风发生,渔民们认为是太湖龙王在兴云布雨。龙卷风过后,渔民们撒开“海兜”、“渔网”,举着捉虾、鳝的“藏笼”,奔跑戏耍。有的就用船板、竹杠、锅盖、镬子等东西敲打助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推进,慢慢的演变定格成如今的竹骨彩装、明珠引领、套路齐全、鼓乐齐鸣的一项完整的体育特色比赛项目。无锡最早的太湖原始舞龙“

6、网龙”,有着太湖流域鲜明个性特色,龙头用箩筐,龙身用渔网,龙眼用茄子等日常生活用具替代装饰而成,调法和套路也和其它舞龙有所不同,表演性、可观性、趣味性非常强,具有无锡太湖流域古代人原生态舞龙的典型特色。网龙起舞时有“鼓爆齐鸣”(爆竹接龙送龙)“水族引路” 、 “五将开道”(五将为虾兵蟹将蚌壳女,乌龟丞相鲤鱼精)、 “云牌护身”(出典于“虎生风,龙从云”)、舞龙者身穿武打紧身衣,更见精神。1 无锡市志.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0;其动作中的龙出宫、开四门、堆元宝、龙翻身、龙取水、磨台角等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舞龙动作。同时在民间调龙灯中,规矩很多,伴随着领灯、说好话,增添

7、了节日气氛。江阴市华士镇的调龙灯需 20 余人组合,有舞龙的,有敲锣的。制作龙灯,先用竹篾扎成龙头、龙体舞动,而龙体和龙尾的骨架再以纱布围之,并画上显示龙鳞的彩色图案。龙体分节,每节龙体内点燃灯烛以成灯状。龙灯在锣鼓声中由十余人舞动,以龙头为先导,龙体随龙头舞动,龙尾随龙体而舞动。有的龙尾跟龙身衔接在一起,有的龙尾与龙体脱节。龙尾与龙体脱节的,舞动起来,龙尾紧随龙体,舞动幅度更大,更是婀娜多姿。宜兴市湖父镇以庄为单位,各庄有一龙。龙灯还分老龙和小龙,老龙盘头秃尾,全身白色,不饰龙鳞,出灯时只调龙头,龙身僵直,缓缓移动,开道用 1 公尺直径之大锣,十分威严,其他龙灯与其相遇,必自动靠边让路以示敬

8、意。每一龙灯队伍,必以横匾、门腔开道。龙灯队前面有两个绣珠轮番舞动。龙灯一般为 13 节,调龙灯的青年一个个神采奕奕,身手矫健,随着锣声鼓点,耍开的龙灯一会儿盘旋翻滚,一会儿腾身飞跃,一会儿缠绕穿梭,特别是逢两龙相会时,更是大耍绝技,各显神通。调龙灯是旧时习俗,在抗战胜利后特别盛行,每以调龙灯的方式为修桥、铺路等慈善事业筹集资金。建国后十余年亦盛。20 世纪 60 年代“文化大革命”时,调龙灯作为四旧被取缔,经历了最为惨淡的时期。但是自 1983 年后,无锡市文化局、市文联又开始重视传统民间舞蹈,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挖掘整理,并着力恢复民间体育习俗,舞龙灯的习俗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开始在历史舞台上

9、重放异彩。1984 年,无锡市举行元宵灯会,市体育馆内表演无锡县张泾的龙灯、江阴县申港的段龙舞、无锡县堰桥的夜龙舞、无锡县查桥的舞狮、江阴县利港的九狮舞、无锡县钱桥的调彩灯、马山的马灯舞、查桥的荡湖舞等民间传统节目。1994 年 5 月,玉祁镇礼舍村舞龙队代表江苏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舞龙大赛,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和一个编排奖。(二) 舞狮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舞狮,从而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的习俗源远流长,最早在汉书礼乐志中曾将舞狮记载为“象人” ;唐诗宋词中也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西凉伎中写道:“假面胡人假狮子,刻

10、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无锡江阴利港的九狮舞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国前洛社镇长大厦的狮子舞远近闻名。每逢农历三月,狮子舞分三人舞、二人舞、一人舞,其中最为精彩的是狮子滚雪球。春节期间,观渎、上笠渎、宗家三村有青狮队。调舞时有“青狮打滚”、“青狮直立”、“衔八仙台”等形式。1994 年宗家青狮队参加宜兴市比赛,获“银狮奖”。 民国时期,1949 年后停止这项活动。南漍 20余名青壮年组成调狮子队伍,“狮子”由自己制作。下乡春节期间用竹篾扎成狮头模型,糊上彩色纸,画上狮子头部器官;狮身用青布或黄布制成,边上缀上色布剪成象征狮毛的布条。舞狮人匍匐狮身下,随着锣鼓节奏舞出各种

11、姿势,前后两人配合默契。有时,有雌雄 2 只狮子同时起舞,宜兴市范道乡的传渎圩狮舞起于民国 20 年,是年该村一些青少年喜练武功,爱学狮舞。当即博得村上长者的赞同和资助,他们认为调狮能治火驱邪,使天下太平。便延请师父来传授,通过苦练 3 个月,掌握了狮舞的本领。解放初期,曾参加高賸区文艺汇演,深得观众好评。但此项活动于 1980 年终止。头上有 9 个瘤,调狮者需要6 个人,(2 人调,4 人换),鼓乐队 5 人。表演名称有“竖蜻蜓”、“老龙挂水”、“鲤鱼过坝”、“朝天竖香”和金鸡独立等。湖父镇的调纸狮灯以竹篾为支架,全用纸糊成,以“对”为单位,分青、白两色,青色谓青狮,白色谓白象,每狮有两人

12、操作,调耍时,威武无比,配以“狮子锣鼓”,气氛十分热烈。调纸狮灯,一般选择较为宽阔的场地,围观者甚众。宜城镇志的掉狮子于每年春节期间表演,以彩色绸布缝制成狮头形状,内撑木架。另制狮尾一条。中缀红布或花布,头尾各一人,藏身期间,依锣鼓声作腾跃转舞之状,在大街上游行。向商店门前舞弄,收取红包。简单的只有一个狮头,连缀一条红布,套在头上,舞跳作势而已。(三)调马灯官林镇的马灯源于清代,相传陆纪元为创始人。马灯队伍庞大,一般有70-100 人组成。调马灯前,先耍棍棒、打拳术、舞刀,然后出单马、双马,引来众马奔腾。有“游龙阵”、“梅花阵”、“嵌心阵”等阵式。周庄镇旧时盛行。解放前境内农村较普及,1954

13、 年 3 月 23 日还有过表演,方圆数百里倾村聚观。后艺人大多作古,新人不接,遂至失传。集彩灯、武术、杂技、演唱于一体。演出者少者数十人,多者上百人。解放前境内农村较普及,以田堵里、支巷等村组成的队最著名,有主角顾根兴、顾仁荣、周荣福、周林生等人。演出需搭一大台,台上扎成牌楼,挂醒目楹联,点燃辉煌灯火。演员手提云头灯、渔篮虾鼓灯、梅花灯、百鸟朝凤灯、马驴灯、荷花灯等上台,光彩夺目,在悠扬丝竹声中舞动彩灯,变换各种队形,使人目不暇接。前洲镇庙会节场前州地区马灯队有前州村秧田头、甘科头等队。马灯队青年男女腰扎马灯,扮成八仙过海、白蛇传、水浒传人物,脚踩锣鼓点,穿插交叉,跑跳走动。宜城镇调马灯,春

14、节期间,用竹篾扎成马头形状,另用几个篾圈连缀扎成马身,分为两截,后拖马尾,都糊上轻纱,里面点着蜡烛,就成了一匹马灯,调马灯的人,打扮成各式戏剧人物,有男有女,每人身上,前缚马头灯,后缚马尾灯,人立其中,好像骑在马上,手执马鞭一根。调的时候听锣指挥,先跑圆场进退追逐,穿插往返,十分好看。另有一丑角,扮作拍马屁的。调马灯形式多样,有梅花阵、长蛇阵、四门阵、金钩阵等,并有化装表演八仙过海、三戏白牡丹、太白醉酒。(三) 踩高跷东亭镇庙会有走高跷,后来解放后庙会文艺取消。华士镇旧时庙会有,新中国成立前挑花篮一直流传在华墅、陆桥农村。表演者原来只有两个人,后来发展为 4-8 人。挑选年轻美貌女子,经化妆后

15、挑一副竹编花篮,一手叉腰,一手捏着花巾,跟在庙神后面,边唱边走。舞蹈动作以小碎步、晃身、肩担为主。踩高跷的由男子充当,也跟在庙神后面。在脚上绑 1 米左右木制高“脚”,化装成各种神话中的人物,手握木棍,口中发出呵呵之声。一般由 10 人或更多一些人,边走边演,以吸引观众。旧时周庄庙会有表演。茶酒担表现为 2 人到 4 人一队,挑选年轻貌美女子担任,经化装后各挑一副竹编花篮,表演者一手叉腰,一手捏着花巾边舞动,边牛妖细步前行,动作柔美。踩高跷是在表演者脚上绑 2 米左右高木制“脚”,化装成戏剧神话中的人物,边走边演,以吸引广大观众。洛社镇香会约 20 余人,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扮演渔樵耕读、八

16、仙、小放牛、打花鼓,边走边演,浒泗桥演此节目出名。湖父镇旧时有高跷,解放后也盛行。(五)荡湖船东亭镇旧时庙会有荡湖船,解放后庙会文艺取消。洛社镇香会湖船用竹子扎成,糊上纸,装饰得如花似锦。中间站着一位农家装扮的姑娘,头戴红花,腰束裙子,双手拎起船身,荡来荡去,口唱“无锡景”等小调;船后有一戴笠毛的老头划着桨,2 人动作配合,边行边唱。(六)打手洛社镇香会,约 30 余人,手持单刀、双刀、锏、棍棒三节棒的武器,有 20 余节旋身对打动作,击鼓指挥,噼噼啪啪,十分紧张。鹅子岸演此节目有名。(七)飞叉约 10 余人,双臂盘旋钢叉,忽而向空中飞掷,眼疾手快,迅即双臂托住,如此反复进行。花渡吴巷演此节目出名。(八)掉小鬼驱除疫鬼之戏。约 20 余人,表演众小鬼与判官嬉闹,判官抽出宝剑杀鬼。(九)划灯船周庄镇清康熙年间开始,就有划灯船的习俗,周庄镇北白家浜村(现为高勇村)最为出名。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在农历闰年七八月间。事前由村上深孚众望的长者集中议定划灯船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