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0351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修订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华夏处处有新声 新曲新音中国红简析新民歌形势下的民通唱法 摘 要:本文由新民歌发展的流变,尝试概括了民族新唱法的一些特征及其各个时期不同流派民歌演唱风格及其代表人物,并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关于“民族新唱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出当今所谓的“民通唱法”只是民族新唱法的一个派别,并不能称作是民族唱法的一种。并结合以上观点对民通唱法的走向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关键词:新民歌;民族新唱法;民通唱法 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Public FolkSinging Qualcomm Abstract:This paper by the new development

2、in the evolution of folk songs, try to summarize the new national singing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different schools andfolk vocal style and its representative, and lists a large number of facts show that on the new national singing the accuracy and science, put forwar

3、d in todays so-called people pass singing is just singing a new ethnic factions, and should not known as a national singing. Combined with the views of the people pass over the direction of singing briefly to do some analysis. Key words:new folk songs; national new singing; people pass Singing随着社会和科

4、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和引领时尚已成为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观念。在音乐领域里,很多人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感和视听性较强的新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音乐人、新歌手。当前,在民歌唱法领域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部分歌者在原有民歌唱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行元素,把歌曲演绎的时尚化,迎合了大众的听觉审美习惯,而被大众所接受,于是,我们便把这种演唱方法冠之为 “民族新唱法”, “民通唱法”则是其唱法中典型的一种。2一、我们现在所称的“新民歌”是什么?一、“新民歌”的概念 民歌,简单地说,就是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因为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

5、,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新民歌 ”中“新”有一个相对的概念。 “新民歌”产生于二十世纪末,是一种以“民”为主,主要采用 “民通”的演唱方法;创作上在立足民族风格基础上加进流行、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演出形式上强调商业包装的全方位视听体验的新型歌曲演绎和创作。体现我们现代的“新民歌”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所称呼的“新民歌”又可以叫“民通唱法” 、 “民美唱法” ,它不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民歌运动”中的那种唱法。它是汲取了美声和流行音乐的元素,加上我国本身的民族特点发展而来的。这种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或与美声唱法结合的形式,既能够充分体现中西合璧的效果,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了

6、现代人对艺术的审美,成了一种流行元素。二、 “新民歌”在唱法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的民族唱法以真声为主,大多采用腹式吸气法,其特点是气吸得深,但量少,而形成的吸气管道比较长,不利于高、中、低声音的统一。共鸣以头、鼻腔共鸣为主,辅以喉、咽、口腔,加上少量的胸腔。相对来说,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以求突出民族性。喉咙打开适度,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放松下颚,抬高上颚。这样获得的共鸣集中在头鼻腔。 民族新唱法则借用了美声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吸气量足,易于控制,高音区主要以头控共鸣为主,增加了真假声的混合,发出来的声音亮丽、

7、集中、穿透力强。歌唱表现更为生动、灵活、风格色彩和风格更为鲜明。 “新民歌”的唱法,要求以作品风格来定唱法,即作品决定唱法,不是什么作品只用一种声音和一种方法,而是演唱者唱什么样的歌,就用什么样的唱法。但不管什么唱法,首先一点是要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近年来学院派歌手的最大弊端就是只重视声音的共鸣,藐视观众的共鸣。其性质是形而上学的。究其根源,与我国声乐教育体制有关。延用四五十年代的老古董,已经与时代不同步了。传统固然必不可少,创新3也势当必行。音乐教育家应该解放思想,不能固步自封。然而在新民歌影响下则诞生了许多新一代的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吴碧霞(美、民兼具) 、汤灿、张也、陈思思、阎维文、刘

8、斌、王宏伟等,无论在演唱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还是声音的色泽、光彩、弹性、张力、技巧、美感,以及驾驭各种不同时代、地域、风格音乐作品的能力、表现力、吐字、行腔、韵味,乃至形象、气质、台风等方面都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在这种新风格的影响下,民歌的演唱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出现了于文华、周冰倩、汤灿、谭晶等少数能在民族唱法发声基础上结合通俗方法来演唱的“标新立异”的人物,他们的演唱风格既有传统的民族韵味,又有现代感,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中西合壁,土洋结合,本身就是“现代唱法”的集中体现。胡松华在艺术人生中说施洋“肥”,开民族花,一语道破了现代唱法的精髓。既然是中国歌曲,就应该立足与

9、本土,根据本土的土性,选择适于本土生长的洋肥,这样,“民族之花”才开的鲜艳长久。三、 “新民歌”的发展和演变我国的民歌历史悠久,浩如烟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场“新民歌运动”把我国的民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我们现代的“新民歌”是怎样发展和演变呢?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出来,不但题材新颖,而旦音乐格调更加活发、热烈、开朗、明快,充满了向上的激情合乐观主义精神,由于各个民族以往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有不少民族甚至尚无文字,民歌仍然是他们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

10、且大都保留着“诗、歌、舞” 相结合的形式。相比之下,汉族由于戏曲、说唱的迅猛发展,民歌演唱活动不如兄弟民族活跃,沿海不如内陆地区传唱的民歌多。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新民歌”不仅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且还走出了国门。宋祖英等一些歌唱家把我国的“新民歌”推向了世界,有的还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的“新民歌”站在了新世纪的起点上,既回首过去又展望未来,并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接轨。4从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走出来的青年歌手陈丽丽也演唱了很多的“新民歌” ,她在对待不同风格作品的时候所用的唱法就不同。如在演唱歌曲红旗颂时,为了顺应作品的要求,就在民族唱

11、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美声唱法,这样就产生了大气磅礴的效果。此外,还有很多歌唱家,她们的演唱都各具特色,唱法与作品风格也都结合得很紧密,体现出了“新民歌”在唱法上多样性的特点。凭一首祝福祖国走红,被称为中国“新民歌”第一人的汤灿,她演唱过开门红万家灯火好梦成真红红的日子等歌曲。在幸福万年长的演唱中,她借鉴通俗的新演唱方法,将民歌演绎出时尚感、现代感的新表现形式,被业界誉为新民歌、新探索、新奉献的佳作。“新民歌”也从此成为民歌界争鸣的对象和一大音乐潮流。以民族歌唱为专业的王丽达,声音高亢洪亮,韵味十足,擅长演唱主旋律作品,她的气质形象和演唱风格与民歌大姐大彭丽媛颇为相似。气势恢宏的亲吻祖国是其成

12、名作,其他代表作品有沂蒙山我的娘亲亲红红的中国结越走路越宽爱无眠团圆酒相聚中华人民父母等。在自己的专辑五百里里,王丽达大胆地做出了一次尝试,在流行、民族、交响甚至弗拉门戈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之间,以明显区别于传统民歌手的混合型唱法,来了一次“无界音乐”的快乐之旅。 汤灿、祖海、王丽达她们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创新,充满活力的演唱、新鲜亮丽的服装、化装等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增添了一道美丽的色彩。其实在新民歌形势下她们所谓的新演唱方法追根到底是离不开民族唱法本身,实质还是在民族唱法的发声基础上,再结合通俗唱法,加上流行音乐元素和语言,简单的讲也就是今天大家所说的民通唱法,它既增强了时尚性、娱乐性

13、、可听性,又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二、 “民通唱法”的特点及展望一、立足在民族唱法上的“民通唱法”5我们所知道传统的民族唱法讲究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十分强调吐字咬字的功力,以字领腔(音) ,字正腔圆,感情饱满、动人,以情带声,并注重相应的形体表演。音色明亮、纯正,讲究脆、甜、水、圆、润、立。行腔委腕、动听,韵味浓郁,讲究民族的风格、韵腔。唱演均重,神情兼备,真切动人。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声乐的广义概念,换句话说, “唱情”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本质特点。 “民通”是一种音乐风格,是一种不同歌唱形式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歌唱种类。具有民族风韵的通俗歌曲就是“民通” 。 “民通唱法”在强调“唱情”这一

14、传统特点的同时,借鉴了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合理地安排了真假声的比例,形成了一整套不断完善、自成体系的演唱方法,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混声”唱法,即民通唱法。我们都知道混合声使高音明亮,低音结实,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民族的语言,容易做到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唱法必将展示在世人面前。较方便,也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随着人们对声乐艺术的不断认识,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如李娜、于文华、周冰倩、汤灿、谭晶、冯晓泉等,形成了新的民族唱法,即我所说的“民通唱法”。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如京剧演员浩亮的行腔就很好的运用了

15、混合声。只不过由于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因而不广为人知罢了。二、 “民通唱法”的发展及代表人物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民歌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我国民歌从“五四”时期起,就尝试把传统民歌技法与西洋音乐唱法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现代新民歌,有人称之为“民美” ,开创了民歌创作的新纪元。而近年来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调创作的通俗歌曲被称之为“民通” ,更是深受群众喜爱。如一无所有 、中华民谣 、 甜蜜蜜等歌曲就是带有明显西北高原民歌风味的典型的“民通”作品。2003 年中国轻音乐学会曾首次把“民通唱法”(民歌通俗唱法的简称)作为一种平行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

16、俗唱法的演唱方式进行了明确立项,而荣获首届“民通最佳女歌手”提名的是于文华、周冰倩、汤灿三人,获“民通最佳男歌手”提名的则6只有冯晓泉一个人。组委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本届“学会奖”专门为“民歌通俗唱法 ”设置了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最佳专辑、新人男歌手、新人女歌手五项大奖。该负责人说:“决定为民歌通俗唱法 设立奖项,表示我们对这种新兴的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的极大认同。”于文华的演唱风格可以说距离传统的民歌唱法是越来越远,但她这种打破唱法界限直达音乐目的的演唱方式越来越得到年龄层极为广泛的听众群的认可和欢迎。于文华表示:“民族唱法本来就应该多样化、风格化、个性化,打破传统唱法之间的界限,互相借鉴,才是声乐领域的发展趋势。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能让更多民族音乐贴近生活才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李娜、李琼分别演唱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嫂子颂(李文歧词/张千一)、山路十八弯(佟文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