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0093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油光可 jin 解剖 瞥 见 ji 责 深恶 痛疾广 m 翻来 f 去 黝 黑 锃 亮 n 然失色 归宿 gn g 广袤 无垠 正 jn 危坐 粗制 ln 造 鞭挞 诚 hung 诚恐 藏污纳垢 郁郁 gu 欢 繁 yn 冥思 xi 想 钥匙 遗 hn 和 i tu 尽 ln li 污 hu 虐 待chu ch 罪 ni 祈 祷 号 叫 炽 热 真 d 执拗 cu cn 千山万 h 长吁 短叹 ku 赠 qio cu o 翔 皓 月 shn 间 天 qing 悬 y 蠢 笨 胆 qi fi cu wn yn

2、 盛气 lng 人 酷肖 2 按要求默写句子。念天地之悠悠, 亭亭山上松, 。 ,欲上青天览明月。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赤壁中蕴含机遇造就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 3 走近名著。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他笔下的人物尼摩船长体现了他 的进步思想。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 和托尔

3、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三位主人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 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同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请举出其中一个事例: 4 综合性学习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让人赏心悦目。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班上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示例】项目:硬笔(钢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

4、项目: 目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多好啊!”你听后可以这样说 二古诗文阅读(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 作者引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有何用意?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

5、(甲)既加冠,卒获有所闻。(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注帝:指明太祖朱元璋。臧否:好坏,善恶 7 选出下面句子中的“故”与另外三句意义不同的一句( )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故虽有名马C、帝问其故 D、故时有物外之趣8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濂具以实对 2同舍生皆被绮绣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9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10 通过这两篇文章,

6、你认为宋濂身上有哪些品质可供你学习?三、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一)海燕11 第一段从 、 、 三个方面描写海燕,表现了海燕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海燕在文中象征了 12 文中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有什么用意?1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1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5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事物,例如:小草、树根、春蚕等,请你展开联想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段话,赞颂一样生活中你喜欢的事物。(二)风景在心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

7、大小都有个传说。那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斧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也很难想象,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苏东坡贬谪海南,见海南人衣者竹皮,食者竹笋,庇者竹瓦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由好奇到称颂到喜爱。“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竹在苏东坡心里不止是自然景物,已化作了一种精神风光。竹在世人的眼中也崇尚为君子。南岭的狗很难见到下雪,所以,一旦遇见天降瑞雪就惊慌,狂吠不已,而柳宗元便将粤犬吠雪作为一大风景寄给友人而此时的柳、苏二人正遭贬谪、寓居穷乡。风景是精神的诠释。

8、即使最落魄的时光里或最偏僻贫困的地方,总也有一二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可以慰。在山区扶贫的日子里,生活清苦,没有娱乐活动,电视也会因停电因山高而看不成。每日三餐吃干饭,那饭是早晨用蒸笼蒸熟,而且隔天的饭都在早上蒸好,凉在簸箕内。干了浆的饭硬邦邦的难以咽下。所以,日子过得沉闷。然而,住所外勃然出的几丛甜竹,竹干高大,笔直的刺入云端。在寂寞的时光里,注目那几丛甜竹,其感觉不亚于见到了泰岱长松,潇湘修竹,匡庐飞瀑,太湖明月,峨嵋古雪品尝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有时站在竹荫下,目光顺着竹子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如果专注于青竹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

9、振翮高飞的意愿。转而便想: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人呢?继而又慰:此处风景都市未必能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陡见清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每遇我伫立竹下,心思宁凝时,老季就会粲然一笑。“生活不习惯啊!”我则不敢承认。老季是上海知青,在这山沟里生活快三十年了,全县只有寥寥几个还扎根着,他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不觉得寂寞,而且非常乐观,不再回忆上海的往事,甚至不说上海话,一口地道的当地语音。老季当初也许比我更寂寞,更枯燥,然而,他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享受妻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心底的爱耶、乐耶、忧耶、恼耶皆倾注有处,清

10、苦便浑然不觉了。每遇乡政府休闲,老季便推出那辆又重又笨但在山乡路上可以不惧坎坷的老式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去朋友家的山上采茶叶,或摘毛栗,最无聊的时候,他也会坐在电视机前用心调试今年春节,老季把年逾古稀的父亲从上海接到山旮旯里来住。这位在大都市里泡了一生的老人,居然说这地方好,清静,空气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老人怀揣一架收音机听天下新闻,夕阳西下时分,漫步于山间幽径,田野阡陌。山风悠悠,满目苍翠;宿鸟归林,播撒一行行歌声这是上海都市无法撷取的情调。老人乐不思沪,忘情于独具韵味的田园。而每见季氏父子的乐观笑容,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陷入沉思默想之中:哦,哦,“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11、我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师。他老年中风,半身不遂,其妻每于晨昏便搀扶着他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动。老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师母每天教他重新学说一二三,认字读词。老师的儿子是个愚型儿,一个记不清楚,一个不会记忆,父子俩也常坐在一起扳手指头。每当出现这情景,师母的心情特别愉快,她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她分承一份重负,她的丈夫终于可以跟儿子比划了。在她眼里儿子、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老师和他的儿子呢?不也是由她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养育着么? 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有彩虹,有了彩虹雨就有色彩。人若能对所面

12、临的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16段“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为什么说风景“也是一种精神”?17段叙述了几个事例,请简要概括。说一说这几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8 老季是上海人,但生活在偏僻的山沟也是自得其乐,从老季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19 你怎样理解第段中画线一句话的含义?20 读罢全文,你怎样理解文题“风景在心”?八年级下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参考答案一 4项目一:硬笔(钢笔)书法知识讲座。 目的:明确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 (钢笔) 书法的知识。 项目二:名家硬笔(钢笔)书法作品鉴赏。 目的:欣赏和借鉴硬笔(钢笔) 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写漂亮字,做优秀人。示例:谢谢你的赞扬。其实只要你用心写字。坚持练习,也能把字写好,到时候肯定比我的字更漂亮。二 7C8(1)担心 (2)详细 9 (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10、尊师、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