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52003017 上传时间:2020-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教学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铁块、石块、水、烧杯、细针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一、导入新课菊花石块形成于距今约2.8亿年前。其成分为天青石与栖霞岩,内含丰富的硒、锶、铋等多种微元素,对人有强身健体、抗癌益寿作用。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我们本节课就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二、推进新课探究点一

2、 量筒的使用提出问题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测这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密度?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分析总结由公式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可算出密度,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和液体体积就需要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量筒来测量。学生自学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每小组同学观察桌面上的100 mL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1量筒是以什么单

3、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1 mL_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3如何读数?总结归纳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量筒是以毫升(mL)单位标度,1 mL1 cm32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桌面上的量筒量程是0100 mL。3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学生操作 1.用量筒直接

4、量出50 mL水2测出小石块体积总结归纳 1.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测物体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石块的体积VV2V1探究点二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学生分组实验: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需要的实验器材;2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进行测量;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4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总结归纳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5、;(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例如下表。石块的质量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石块的体积VV2V1/cm3石块的密度/(gcm3)拓展教学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方法一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方法:压入法测体积。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步骤: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

6、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方法二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方法:悬垂法测体积。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步骤: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1;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探究点三 测量盐水的密度学生分组实验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需要的实验器材;2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进行测量;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4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7、总结归纳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盐水密度表达式。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如下表。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量mm1m2/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gcm3)三、板书设计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四、教学反思课堂中难点未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能分析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并及时更正,有三个组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大于2g/cm3,有一个组测得的小石

8、块的密度小于1 g/cm3,这样的结论很显然都是错误的,但由于时间所限,只能由我简单讲了,学生没有用实验验证,似懂非懂。没有有效的展示激励的措施。在教学中,面对着12个小组,我只能一组一组地巡视,做的好的说一声好,做的差的指出不当之处,组与组之间无法进行对比,没有交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 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真空不能传声。3. 回声:声音在传

9、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 声

10、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部分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1、: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12、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

13、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14、 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

14、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 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7、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