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51922897 上传时间:2020-11-19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64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训练(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 八年级(下) 第 21 篇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 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 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 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 地,新鲜美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 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 狭,

2、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 (yn) 然, 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tio),并怡然自 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 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 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呈现在他 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 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 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 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

3、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yo) 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 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 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 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 的战乱,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 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 什么朝代,竟然不知

4、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向(桃花源中人) 详细地说出自己听到的事,他们都感叹 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 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 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 志之。及郡下,诣(y)太守,说如 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 去) ,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城,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 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 然迷失了方向,

5、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津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 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 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 【思维导图】 【中心概括】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 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广大 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现实意义】桃花源描绘的是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以及宁静、祥和的社会环境,与现今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致的。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桃花源是不存在

6、的,只有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 步,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归纳 1 1.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同_,意思:_。 2 2. 古今异义 (1)仿佛若有光 古义:_ 今义:好像 (2)阡陌交通 古义:_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 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古义:_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 古义:_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_ 今义:延长、延伸 (6)便扶向路 古义:_ 今义:搀扶、扶持 3 3.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原意为:惊异,诧异,句中意为:_。

7、(2)名词用作状语 复前行 原意为:方位名词,前面,句中意为:_。【F】 (3)名词用作动词 处处志之 原意为:记号,句中意为:_。 4. 4. 一词多义 便舍船 _【F】 屋舍俨然 _【F】 至舍(送东阳马生序)_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_ 寻向所志 _【F】 寻病终_ 遂与外人间隔_ 遂迷 _【F】 后遂无问津者 _【F】 处处志之_ 寻向所志 _【F】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_【F】 (1)戒 (2)寻 (3)遂 (4)志 志虑忠纯(出师表) _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F】 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 具答之 _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8、_ 各具情态(核舟记) _【F】 鸡犬相闻 _ 村中闻有此人 _【F】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_【F】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_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_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_【F】 军中闻将军令(周亚夫军细柳) _【F】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_ 其中往来种作 _【F】 设酒杀鸡作食 _【F】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_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F】 作亭者谁(醉翁亭记) _【F】 (5)具 (6)闻 (6)闻 (7)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_ 泠泠作响(与朱元思书) _【F】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 5 5. 重点实词 (

9、1)缘溪行 缘:_ (2)欲穷其林 穷:_ (3)初极狭,才通人 才:_ (4)屋舍俨然 俨然:_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 (6)阡陌交通 阡陌:_ (7)悉如外人 悉:_ (8)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_ (9)设酒杀鸡作食 食:_【F】 (10)咸来问讯 咸:_ (11)不复出焉 出:_【F】 (12)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_ (13)问今是何世 是:_【F】 (14)皆叹惋 叹惋:_ (15)便扶向路 向:_ (16)诣太守 诣:_ (17)欣然规往 规:_ (18)未果 未果:_ (19)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_ 6 6. 重点虚词 欲穷其林_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 忘路之远近_

10、 渔人甚异之_ 见渔人,乃大惊_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09D _ 7. 7. 重点句子翻译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其 (2)之 (3)乃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 1. 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先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再写_;最后写 _。 2 2. 请从前两段中找出描述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3

11、3. (统编课后习题改编)“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 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4 4. (统编课后习题)“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 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5 5. 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的美好生活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6 6. (2018 甘肃)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1 1. (2018 威海)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素养提升设问 2.2.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 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作者相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2 分)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 以春及,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