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1779702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1关系式法关系式法常常应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因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根据中间物质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相应关系式。它是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之一,利用关系式法可以将多步计算转化为一步计算,免去逐步计算中的麻烦,简化解题步骤,减少运算量,且计算结果不易出错,准确率高。1、金属锡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2HCl=SnCl2H2再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SnCl22FeCl3=SnCl42FeCl2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有金属锡试

2、样0.613g,经上述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K2Cr2O7溶液16.0mL。求试样中锡的百分含量(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解析:该题是应用关系式法解多步反应的综合计算。根据题目所给出的三个化学反应,得出Sn与K2Cr2O7的物质量的关系。 (g) 1mol x molx=(g)2、在100mL 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 18g/cm3)中加入多少mL 2mol/L的稀盐酸(密度为1.08g/cm3),才能配成6mol/L的盐酸(密度为1.10g/cm3)。解析:任何溶液在稀释时,溶液和溶剂的量都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不变,据此可以得到稀释下列各种浓度的溶液计算公式。百分比浓度

3、溶液的稀释公式: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浓度 = 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浓度mol尔浓度的溶液稀释公式:浓溶液的浓度浓溶液的体积(L) = 稀溶液的浓度稀溶液的体积 同一溶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时,混合溶液的浓度介于溶液之间,混合液跟两原溶液中溶质、溶液量的基本关系是:(1)混合液中所含溶质的总量等于两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2)混合溶液的质量等于两原溶液的质量之和,但体积不等于两原溶液的体积之和(当两原溶液很稀时,通常把混合液的体积近似地看做两原溶液的体积之和) 。在应用上述关系进行复杂的混合溶液计算时,可先算出混合溶液的总质量和溶质的总质量,然后再求出混合溶液的浓度。设需加入VmL 2mol

4、/L的盐酸混合液中溶质的总物质的量 混合溶液的总体积: 混合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将5.000gNaCl、NaBr、CaCl2的混合物溶于水,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得残留物4.914g。灼烧后的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足量的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270g。求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百分组成。分析:根据题意可列出下图示,帮助审清题意,找出思路和解法。根据图示可分析:(1)CaCO3的质量为0.270g,由它可求出CaCl2的质量。 111 100x克 0.270x= (2)混合物中通入Cl2 质量减少103 58.5 103-58.5=44.5(g)y克 5.0

5、00-4.914=0.086(g) y=0.200(g)(3)NaCl的质量(g)(4)各组分的百分含量4、现有氧化铜和碳粉的混合物共Amol,将它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得到残留固体。(1)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氧化铜在混合物中的量的比值为x(0x1)问:x为何值时,残留固体为何种物质?写出残留固体的物质的量与x值之间 的关系。将结果填入下表。 残 留 固 体 x值 分子 式 物质的量 解析:(1)首先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分析当CuO恰好完全反应时,x值是多少? 按式反应,x值为时,反应物恰好反应;按式反应,x

6、值为时,反应物恰好完全反(2)当时,CuO过量,按C的量计算。 2mol 1mol 2molAx A(1-x) 2A(1-x)来源:剩余CuO的物质的量来源:VCM仿真实验(3)当时,不足量,按CuO的量计算,生成铜的量为Ax。(4)当时,C过量,按式中的CuO的量计算,生成铜为Ax,剩余C的物质的量为: 将所得结果的有关数值填入下表:x 值 残 留 固 体 分 子 式 物 质 的 量 CuCuO 2A(1x)A(3x2) Cu Ax(或A) Cu Ax Cu Ax(或) CuC AxA(12x) 5、把过量的Fe粉投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

7、不溶性物质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CuCl2为xmol、FeCl3为ymol。铁粉投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 +xmol xmol xmol mol ymol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按题意,反应中与和反应而消耗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一定相等,按比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高考化学解题方法系列专题2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差值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

8、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用差量法进行化学计算的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1. 原理: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涉及到各物质的数量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关系.如任取两种物质的物理量,分别为x,y. 当x 值增大或减小时,y也成比例地变化.且x与y的差值也呈相应变化.数学表达式为:2. 注意: x、y可表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因而差量可指质量之差(m)物质的量之差(n)或气体体积之差(V)等. 分清“差量”是增还是减.在较复杂的情况,存在多个反应,可能差量的增减方向并不一致,这就要取其代数和

9、.若方向相同,则总差量等于各个分差量之和. 正确分析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对应的根据方程式得出的“理论差量”是差量法解题的关键.3. 优点:只与反应前后相应的差量有关,不必追究各成分在反应前和后具体的量.能更深刻地抓住本质,提高思维能力.例1.有NaCl和KCl的混合物25g,溶于水形成溶液,加入1000g 7.14%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出沉淀,再向混合物加入100g Cu片,过一段时间取出(反应完全),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1.52g,求原混合物中NaCl和KCl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解:设与Cu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x Cu 2AgNO3 2Ag m 64 2mol 2108 15

10、2 xmol 1.52g解得:x=0.02moln(AgNO3)=1000g7.14%/170g/mol=0.42moln(NaCl)-n(KCl)=0.42mol-0.02moln(NaCl)58.5-n(KCl)74.5=25解得n(NaCl)=0.3moln(KCl)=0.1mol例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L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 并收集到224mL气体(标准状况)。求此CuO粉末的质量。解析:由题意可知,CuO粉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硫酸过量。引起铁棒质量变化时涉及到下列两个反应: Fe + H2SO4 = F

11、eSO4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其中第个反应使铁棒质量减少,第个反应使铁棒质量增加,两者的代数和为0.24g。 Fe + H2SO4 = FeSO4 + H2 m156g 1mol 56g 0.01mol 0.56g m2 -m1 = 0.24g. m2=m1 +0.24g=0.56g+0.24g=0.80g 设CuO的物质的量为x, CuSO4的物质的量也为x, Fe + CuSO4 = FeSO4 + Cu m2 1mol 8g X 0.80g解得: X=0.1molm(CuO)= 0.1mol80g/mol=8g来源:VCM仿真实验,例4、将12.8克

12、由CuSO4和Fe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固体,干燥后称得5.2克。求原混合物中CuSO4和Fe各为多少克?解析: 此题有三种反应可能:恰好完全反应、CuSO4过量、Fe过量。余下固体有两可能:(1)余下Fe和Cu;(2)余下全是Cu.(1)当余下固体是Fe和Cu(即Fe过量)时,设x克CuSO4耗尽,则铁为(12.8-x)克,置换差量为5.2-(12.8-x)克。 CuSO4 + Fe FeSO4 +Cu 固体增重 160 56 64 64-56=8(理论差量) x 5.2-(12.8-x)(实际差量) 160:x=8:5.2-(12.8-x) x=8(克),12.8-x=4.8(克)。(2)设余下固体全是Cu,反应时有w克Fe耗尽。 CuSO4 + Fe FeSO4+ Cu 固体增重 56 64 64-56=8(理论差量) W 5.2-w(实际差量) 56:w=8:5.2-w w=4.55(克),则原混合物中CuSO4为12.8-4.55=8.25(克)。,而8.25克CuSO4中只含8.25=3.3(克)Cu,故不可能有5.2克Cu生成。由此可见(2)的假设不成立。答案:原混合物中CuSO4为8克,Fe为4.8克。例5、在某些硫酸铜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