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1772784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品德与社会中同主题教材的教学 吴燕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浙教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共分6册,教学单元从个人拓展到世界,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每一年级一个循环(共二册),3一6年级共4个循环,螺旋式上升。因此,在6册的教材中,出

2、现了同一主题,不同层次的教学单元。这样的设计思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重难点方面要体现层次和坡度,形成同一主题的系列教学。教学中通过“同工”奏“异曲”的方式,让学生的认知有序递进,情感逐渐上升,使品德教学体现其实效性。 前奏目标变奏曲(一)从编排体系把握教材,纵向定位整体目标 “螺旋上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编排特点之一,是指同一主题的内容在后续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逐步提高。我们教师解读教材时需要思考的是:同一主题不同内容各出现在哪个年段?这些内容的目标定位是否相互联系并呈螺旋上升的特点?各年度教学的重难点体现了怎样的坡度?只有领会教材的编排特

3、点,明白同一主题不同内容在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摸准”教材在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上所呈现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心中有谱,才能做到教学有度,才能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如:以浙教版“学会宽容”主题为例:年 级教 学 内 容教 学 目 标教 学 重 点四年级上册当冲突发生后“当冲突发生后,如何解决冲突”的方法指导。导 行五年级上册退一步海阔天空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着做到宽容明 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会宽容”这一主题的教学,在不同年级里呈现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各年级中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重点彼此互有联系,但也体现出层次和坡度。四年级上册当冲突发生后的教学在这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在“移情”

4、的基础上通过“导行”,从而自然到达“明理”的层次。这样的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体现出了螺旋上升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读教材,纵向了解同一主题不同年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定位,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从而将教学落到点上,落到实处,体现其实效性。 (二)从单元主题把握课时内容,横向定位课时目标如果说,认识“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是从整体出发对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纵向定位,那么从单元的视角出发,则是对课时内容及目标进行横向定位。品德与社会教材大多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建构方式,每一单元中的各课时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或承接或并列,但每一课都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展开的。如:以浙教

5、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主题为例:这一单元共包含四个教学内容,内容编排互相关联,互相衔接。课时内容教 学 内 容教 学 目 标教 学 重 点第一课诚实是金懂得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要诚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引导学生认识到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是诚实的孩子第二课我该不该这样做遵纪守法,能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引导学生领悟成长历程中需要自律第三课当冲突发生后在与人交往时,学会理解,善待别人引导学生在矛盾呈现后寻找解决的办法,第四课失败怕什么学习应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积极地想办法战胜困难,自信地面对生活从表中可以看出:四个教学内容始终

6、围绕“成长的脚步”这一主题展开,重点关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难、挫折与迷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四年级学生成长过程中常会出现的说谎、不能克制自己、与同伴发生冲突及不能恰当应对各种挫折等问题出发设计教学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养成诚实、自律、宽容、耐挫等品质。教学中,教师只有细读单元教学内容,从整体上将教学目标细分到各教学内容中,才能使教学活动更为才有效。(三)从课文细节把握精髓,精准定位教学着力点浙教版品德学科教材中的每一课,都会提供提示语和关键词,这些词句虽简单,却是教学内容精髓所在,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教材中的每一个字、词、句都值得细细推敲。

7、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编者为什么要用这句话,这个词?要提示什么?编者的意图何在?只要牢牢抓住这些词句,读懂并细心体会,从而领会编者意图,才能使教学着力点不偏不倚。如:以浙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以后为例:教材上的提示语: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理解别人,宽宏待人。关键词:宽容、体谅。从这些提示语和关键词中可知道: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生活是他们最主要的领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同学。这样,交往中来自同学间的冲突会比较明显。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应定位在“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上,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

8、,善待对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时只抓住教材中所提供的提示语、关键词,还不能使课堂教学目标准确到位。教师还需要细读教材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仍以上述教学内容为例,教材中出现两组图:第一组图是学校中经常看到的同学间产生冲突,最后握手言欢的情景。其实也隐含地告诉教师:学习生活是四年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领域,许多学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和在校时集体活动时间不足,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体验,容易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冲突。由此,定位这课教学目标,就可以明确将学生涉及到的冲突对象主要放在同学、伙伴之间。第二组图是同学间较典型的冲突的事例同桌越界;不小心撕了同学的书;踢球把别的同学绊倒;来自家

9、长教育的误区等。这些情境出现在 “辨析角”,其实是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之间可能会遇到哪些冲突,启发学生分析冲突的起因,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如何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对方,他是如此解决问题的?原因何在?由此,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位于:引导学生与同学相处,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能多为别人着想,理解、善待同学。总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重点的把握都要牢牢紧扣课文提示语、关键词等,这样才能使教学不偏离方向,才能点面结合。主旋律内容变奏曲2012年举行了衢州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本次课堂教学评比要求执教以 “世界”主题的内容。在比赛现场,一首我和你,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

10、例中一次又一次地响起。执教老师们不约而同的选择正是缘于相同的、但呈螺旋上升的教学主题“我与世界”。然而,同一首歌,就能恰当地表达同一个主题吗?同一教学内容螺旋上升的设计,在教师心中有“数”吗?螺旋上升的同一主题,教师在不同年级教学中把握有“度”吗?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就如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世界真奇妙和四年级下册世界之窗两课,教材中都涉及到“世界著名建筑”这一内容,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赛课时两位老师是怎么实施教学的: 教师甲执教世界真奇妙片段三、神奇的建筑1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敲开奇妙的世界之门,(贴标题)领略这些国家独特的风采吧。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建筑”(板书),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

11、相关的资料,你们搜集了吗?2.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记住了几张,用手势告诉我。准备好了吗?开始3.师:哦,你记住了四张。来,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4.生1:中国长城,它东起山海关到西到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法国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战争的胜利而建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是在剥桔子的时候受到启发的生活啊处处有艺术。生2:意大利比萨斜塔,这座塔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塔不一样,它是斜的,但是它不会倒,就连科学家都弄不清楚它为什么不会倒。生3:我知道埃及的金字塔非常神秘。师:正如你所说的,这法老的陵墓里藏着很多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在埃及,像这样的金字塔有110多座,这是最庞大的一座,叫胡夫

12、金字塔。请同学们先观察胡夫金字塔的外形,对比一下塔下的人和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关于金字塔的外形,小博士有一组数字要和大家分享,(出示出示高、巨石等数字。让学生看几秒钟)师:看到这组数字有什么想问的吗?生:这么大的石头是怎么搬上去的呢?师:连科学家都还在探索,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说到金字塔的谜,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请看大屏幕。师:像这样的未解之谜金字塔的还有很多,这些谜团或许与塔内的辐射有关,或许与外星人有关,又或许与法老的咒语有关,希望同学们继续走上探索之路。师小结:(如果金字塔是最后一个交流)同学们,刚刚我们聊到的这些建筑是多么独特而神奇啊!很多时候,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象

13、征。教师乙执教世界之窗片段四、世界建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同肤色的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具特色的建筑艺术!让我们赶紧去欣赏欣赏吧!(板书:文化灿烂)1、先去哪儿呢?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让我们去那儿看一看吧。(学生看图片)对长城你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气魄雄伟、工程浩大、历史悠久)长城,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2、说到奇迹,我们去南美洲一个神秘的小岛看看。(播放视频)这个小岛位于浩瀚的太平洋海域中,距离南美大陆约3600公里的。从刚才短片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非常荒凉的小岛,岛上大约只有2000居民,但它却以它的神秘闻名世界。3、下面老

14、师的讲述是真假参半的,你来判断判断是真是假。A1722年荷兰有位探险家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发现了这个小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是真的)B后来,人们在岛上发现了许多小小的石像。(错,大的石像。这些石像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最高的一尊高22米,重约400吨。)C这些巨大的石像历史悠久。 (据考古学家研究,这些石像早在公元7世纪就开始修建了,公元15世纪停建。也就是说,这些石像至少有5001000年的历史了。)D是谁雕刻了这些石像?这一定是外星人干的。是真是假?(很遗憾这种说法很快就被证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岛上发现很多用钝了的石器工具。谁会相信,比地球人

15、还文明的外星人会用这么原始的工具来雕刻这些作品呢?)4、了解到这些,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些石像代表什么?人们出于什么目的去雕刻这么多的石像?又是如何将它们从采石场运往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呢?正是这一个个迷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的科学家、探险者,前往一探究竟。5、其实,世界上吸引我们的奇特建筑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我们去世界各地看一看吧!播放梦想之旅6、欣赏完世界各地的建筑,你有什么想说的?为什么两个不同的年级,都会在教材上涉及“建筑”这个内容,面对同一主题下同一内容,在不同年级教学时,教学时该怎么选择教学内容呢?我们从整体观出发解读这两课的教材,世界真奇妙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建筑”以“猜猜看”的图片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因此,世界真奇妙应该定位在了解各大洲重要国家时,作为国家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了解,目的是激发热爱世界,热爱文明的感情;世界之窗教学目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