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修改)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1683411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修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教师邓桂莲单位电白二小课题名称15小柳树和小枣树学情分析分析要点: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 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 好奇心强, 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教学目

2、标分析要点: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目标:认识8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 引导学生齐唱 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 想知道它们在春天、 秋天时有什么不同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回答: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2)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并想办法记住它。(3)开火车认读生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帮助不会认的同学想办法认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2、再读课文,突出重点。( 1)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2)略读分析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几句话?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感情噢!(3)学生自选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感悟小枣树说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小柳树:得意、骄傲、不懂礼貌;小枣树: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4)读了课文,大家有

4、不明白的地方吗?大胆说出来吧!3、精读课文,加强语感。(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准备抓住哪些语句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特点表现出来呢?(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三拓展与巩固1、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交流。2、巩固会认的字游戏:听音出示字卡。 (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3、总结谈话: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 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小

5、枣树的高尚情操啊?板书设计15 小柳树和小枣树绿绿的弯弯曲曲又细又长光秃秃跳舞结果实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作业或预习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写一、两句话,夸夸身边的人。自我评价本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 感情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我主要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 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 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6、, 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 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范读法。除了运用课文形象的插图外, 我的采用范读的方法, 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形成朗读的技能。 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主要以朗读为主线, 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在整个品读课文的过程中, 采用“读评再读”的方式。学生在听完同学的朗读后, 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能针对同学朗读中的不足,以自己独特的理解, 配以动作、表情,朗读精彩纷呈, 在这一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互评,让学生在初读、互评、再读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在这堂课中,老师做到了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过,在面向全体,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力求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