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51558744 上传时间:2020-11-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笔记-人力资源管理[规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七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 一、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1、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背景) (1)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及模式的形成开始于19C 末 20C 初的工业主义 和科学管理时代,这一时期强调科学、定量的管理方法(如泰罗制) (2)20C 中期,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及模式逐步发展成熟,60 70Y 人 事管理在整个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70Y 末 80Y 初,人力资源管理热潮兴起, 人事管理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90Y 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模式仍不断演 进和发展。 (3)从传统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过程中,人际关系运动以及 从行为

2、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有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心 理学家参与员工招聘和培训; 二是保护雇员利益、 健康的法律颁布; 三是工联主 义的兴起;四是许多公司专门成立人事部。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新在何处?) (1)渊源: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传统人事管理,但又超越并取代后者。人力 资源管理把传统人事管理的某些基本内容包括在自身之中,因而同时有联系和区 别。 (2)联系:都对人才的素质和他们的要求备加关注;都寻求有效的方 式对人才进行遴选、培训、评估、开发和奖励等。 (3)区别:在管理范围、 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上存在质的区别。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3、第一,人力资源管理视员工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人事管理与组织发 展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 传统人事管理属于业务管理, 着眼于人员的配备和管理。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传 统人事管理关心眼前事务,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和开发。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更为广泛,管理内容更为丰富; 传统人事管理 的范围较为狭窄,且“业务”被分割开。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及方式更为灵活,注重培养职业认同感、 责任 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僵化, 缺乏应变能力,要求对员工的刻板、 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新潮 1、传统政府人事管理理论

4、及模式的局限性 (1)传统人事管理定义 人事管理就是对人事关系的管理。 广义的人事管理是指从事社会劳动过 程中全部人与事以及共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管理。狭义的人事管理是指对一部 分特定的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管理。 (2)传统政府人事管理理论及模式的局限性 A、第一,视事为中心,而忽略人,将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机器”。 B、第二,管理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位置,为事找人,人才的发现和利用相当 薄弱。 C、第三,视人为集体财产,只重拥有而不重使用,更谈不上开发。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D、第四,人事管理过程受政治影响较大,采取“垂直式” 自上而下的管理, 强调个人服从安排。 E、第五,不重视人事管理

5、的地位和作用,将其看做管理系统中的次要部分, 造成管理方式、 管理制度、 管理观念陈旧、 简单、粗糙,使人事管理失去主动性、 创造性。 (3)我国传统的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及模式(即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及弊 端 A、其一,高度集中的单一管理模式,使各部门、各行业权责分离,人事脱 节,人事管理矛盾激化。 B、其二,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强化“人治”,忽视法治。 C、其三,高度集中单一的管理体制,阻碍竞争机制发生作用。 D、其四,陈旧单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方面严重阻 碍各类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强化社会“官本位”意识。 总体而言,传统政府人事管理离开对人这一因素的研究和科学管理,忽 视人

6、作为第一资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扼杀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而浪费社会 资源,束缚生产力发展。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模式的兴起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公共部门就业的人员,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公务员 和非营利性组织中的雇员。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B、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特别是政府公务员招 聘、录用、培训、晋升、调动、考核、评价、工资福利分配到离退休以及人力资 源的需求预测、规划和开发的一系列活动所实施的管理。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私营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A、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反映一般人力资源管

7、理的基本精神,采 用某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同或相似的新管理方式。 B、另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和政府管理的新哲学, 必须反映政府管理的本质特征, 即与公共权力的行使密切相关, 具有政治性或公 共性的特征,以区别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注意参考“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 理的关系”有关内容) (1)在关于人的假定上,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成本,认为人事管理是行政 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资源,“第一资源”、最宝贵资源,把人的管理置 于重要位置。 (2)在管理原则上,传统人事管理注重以事为中心,恪守“进、管、出” 的管理模式; 而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

8、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 重视采用各种激 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 (3)在管理方式上,传统人事管理靠纪律和监督,具有强制性、被动性; 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主动开放型、有预见性的方式, 强调定性与定量结合, 科学 与艺术并重。 (4)在管理内容上,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本组织招募新人,监督 执行“进、管、出”各个环节的有关规定; 而人力资源管理视野广阔、 内容丰富,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注重“进、管、出”,同时也注重大范围(全社会、全国家、国际)的人力资源 开发和利用。 (5)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传统人事管理将人事部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 部门,地位较低,不属于决策层;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成为组

9、织核心成员,是 各部门协调和中枢性机构。 (6) 在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上, 传统人事管理采取同一管理模式和手段; 而人力资源管理致力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公务员的预测、 规划 和开发等一系列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对我国公共部门的推广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模式引入我国政府管理的意义/ 影响(引起我国政 府管理的哪些转变?) (1)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引入有助于我国人事管理体制的创 新, 推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灵活高效的新体制 转变。 (2)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引入可以加快我国人事管理方式的 更新,尽快实现由传统单一、陈旧、落

10、后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科学、灵活和多 样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3)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引入将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国家公务员的能力及素质,并进而改善政府的工作效率。 2、我国从传统人事制度到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趋势(详见本 书 P331-332 )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1)人事职位体系由大一统型转变为分类型。即对干部进行合理分解,实 行分类管理。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2)人事管理模式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 (3)人事权力形态由集中型转变为分散型。 (4)人事管理行为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经验型、依靠政策性转变为 依靠法律管理的科学型

11、、现代化管理型。 (5)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型转变为市场型。 (6)政府管理行为由微观型转变为宏观型。 (7)此外,人事管理还将在管理机制、管理规范、管理观念等方面实现转 变。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 (文官制度) 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 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 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略)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化;(2)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1 (3)强 调“政治中立”;( 4)以公开、平等为原则;(5)实行功绩晋升制度;(6) 严格的培训制

12、度,强调公务员知识化、专业化;(7)科学的管理体系;( 8)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强调官纪官风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9)合理优厚的公务员福 利保障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历程(略) 2、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比较,公务员制度 的优越性) (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改革开放新形式的需要,是深化干部认识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 (2)较之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更能适 应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要求: 一是具有新陈代谢机制,有效实现人员的进出; 二是具有竞争激励机

13、制,能实现公平、公开地选拔人才; 三是具有勤政廉洁的保障机制和反腐倡廉的作用,保证公务员廉洁奉公; 四是具有健全的法规体系,实现人事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3、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关系 (1)联系:职位分类、统一管理;择优录用,知识和专业并重;强 调法制,依法管理;实行功绩制,消除腐败;讲求职业道德,规范服务等。 (2)区别: 第一,动因不同。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克服西方资产 阶级的行为弊端和官员腐败, 为发展资本主义而服务的;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实现 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第二,基本原则不同。西方公务员

14、制度强调“政治中立”,对公务员政治 行为进行限制; 我国公务员制度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与国家的政 治生活。 第三,管理方式不同。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独立于党派之外,有专门机构管 理;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将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放在考核首位。 第四,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独立的利益集团,与 政府是雇员和雇主的关系; 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 根本宗旨。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1、我国公务员法基本内容(详见本书P336 338 ) 2、我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突出点在于: (1)公务员定义更加明确。公务员范围需同时具

15、备的三个条件是依法履行 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2)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 (3)增加了我国公务员的“入口”渠道,特别是建立起聘用制。 (4)明确规范了公务员的“出口”。 (5)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权利规定更为明确、具体,并细化了其义务 和责任。 (6)公务员法突出公务员的交流与培训。 (7)此外,公务员法还吸收了以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些新经验。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四、转型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1、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 (1)其一,行政机关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促进了行政管理的科 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2)其二,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

16、(3)其三,初步建立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 新陈代谢机制,提高和调整了公务员的素质和机构。 (4)其四,促进了社会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全在的问题 (1)传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官本位”;二 是“官利一体化” (2)组织人事制度整体改革的滞后。一是从观念到体制对身份等级的历史 惯性都没有打破; 二是没有理顺党政关系, 党管干部的范围、 内容和方式不完善。 (3)配套改革不到位。如社会保障制度、人才市场就业制度、户籍制度、 住房制度影响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从而影响公务员制度的实施。 (4)公务员相关制度发育不成熟。一是工资制度上存在问题 (薪金高低) ; 二是职务分类制度上存在问题(职位与品位);三是回避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四 是考核制度上存在问题。 3、转轨时期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思考(完善) (1)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社会生态环境主 要指和自然环境相对称的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它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系统、 政治 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 精品资料 可编辑修改 必须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