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145161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在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权力观是人们特别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人对权力的来源、性质以及怎样使用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或态度。权力是用来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还是用来为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就成为区分权力观进步与腐朽、正确与错误的标准,也是权力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权力在本质上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

2、;而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们是权力的行使者,是人民的公仆。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明确自己在权力关系中的正确地位,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一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既然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那么行使权力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利益。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使用权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二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始终坚持勤政为民。领导干部要认识到,权力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一种义务的象征,是一种神圣的2责任。权力越大,所肩负

3、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也就越重。同时,领导干部要依法用权,自觉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要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考验,经得起外界的诱惑,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用权,廉洁从政,无私奉献。 地位观是指人们对职位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是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正确认识岗位和职责的关系。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与党、与人民的权力授受关系,人民赋予各级领导干部以一定的权力,就是希望他们能忠诚地践行党的宗旨,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地位只能意味着责任,而决不能意味着自己比别人、比老百姓、比

4、广大人民群众高人一等。从根本上说,领导干部的地位与广大人民群众是一样的,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职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职务越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就越大,肩上的担子也就越重。领导干部要长存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之心,切不可一时处于高位,就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了。只有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干部,才能在人民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要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地位观的教育。一是要树立公仆意识,不搞特殊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要以民为本,破除“官本位”思想。坚决反对那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主人,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把人民给的权力当成谋私工具的思想和做法。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解决好

5、做事3与做官的问题。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当大官,不能把升官发财当成人生目的。三是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事,老老实实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利益观是指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我们的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利益观的集中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

6、则,也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最根本标准。从党的历史上看,我们的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赢得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少数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淡化甚至背离了党的宗旨,把个人利益顶在头上,把人民利益踩在脚下,以权谋私,欲壑难填,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些人虽是极少数,却从反面告诉我们,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确实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要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

7、享乐思想的滋生;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4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奉献与索取、先富与后富等关系,准确把握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要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路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更大的利益。在新世纪,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提倡和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都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我们党历来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密切联系和服务于当时党的政治路线,致力于党的建设。在现阶段,就是要坚持和服务于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8、基本路线,来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早在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就强调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健在人。 ”这里所讲的“人” ,当然是指党员干部,特别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结构和总体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社会精英” 。他们既是党的事业的实践者和战斗员,也是党的事业的各级组织者和指挥员。当然,他们应是从实践和群众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最优秀、最有觉悟

9、、最有献身精神、最有远见、5最精明干练的群体,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站在时代前列,善于团结、动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去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生活的大大小小的领袖人物。伟大的社会变革,需要其领袖人物和骨干力量的引导与组织;而伟大的社会实践,同时也会选择、考验和造就出一代代这样的优秀人物来。然而,当一批批共产党人被社会历史进程推向某个领导岗位的时候,他们要能承担起和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就必须迎接和经受住相应的历史务件下的各种不同的严峻考验。 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人经常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在今天和平环境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虽然也有生与死

10、的考验,但大量的、经常的是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考验。这种考验也是很尖锐的。这些年来,确有一些干部包括有的高级干部,忽视和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经不住金钱、物欲等诱惑,不仅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中央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根据当前党内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按照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逻辑,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而在我们党执政的条件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11、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与突出标志,就是要6看他们是否能够经受住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考验,也就是说,是否真正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来克服和战胜相应的考验。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努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一个意义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只有着力不断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提离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共产党员从政做“公仆”的思想前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权力的主体。新中

12、国政权及其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党领导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长期奋斗、流血牺牲争取的胜利成果,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我们党在中国法定的政治领导作用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人民的选择,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与根本保证。我们党在实现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作用,在执政的过程中,有一批共产党员经由党和人民的考验与选择,而依法担任公职行使其职权,这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所执掌的那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掌权,用权力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 。 “主权在民”的原则,早已写上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典。然而,只有共

13、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国家,才真正开始把它付诸实践。在社会主义中国,每个党员干部只有运用人民给予的权力,来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并用以促进社会发展7进步的义务与责任,而没有“公权私用” 、以权谋私,从而违逆人民意愿,损害社会公益的任何根据与理由。第二,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是党员干部避免官僚主义、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思想条件。所谓“地位观” ,就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是党和国家的需要、社会分工所使然,而不能自视特殊,高人一等,沾染官僚主义。只有这样,向己才能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我们党内和我们社会,虽然人们职业有不同,职责有大小,因而有上下级之分、管理

14、与被管理之别,但这仅仅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人格尊严的区别。新中国公民,政治上依法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由我们党的性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所有的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也都是普通公民、普通劳动者,都应当永葆劳动人民本色。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领袖,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都自豪地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当年刘少奇同志会见劳动模范时传祥时,曾恳切地说,我是国家主席,你是掏粪工人,这只是分工的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至今传为佳话。因为这形象、深刻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地位观。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工作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有少数党员干部沾染了官僚主义作风,养尊处

15、优,脱离群众,有的甚至玩弄权术,营私舞弊,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直至腐化堕落。这虽是个别和极坏的典型,但却是官僚主义、特权意识的集中暴露。其次,这种官贵民贱、等级特权和“官本位”意识,是腐朽没落的封8建宗法意识,也是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我们共产党人应当与此划清界限,努力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才能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 第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无论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利益问题,都是共产党人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宜言中已经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因而既要“强调和坚持整

16、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又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这里,给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无产阶级的现实和长远的根本利益,置于最重要地位而加以坚持和维护。相应地,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把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直至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在当今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共产党人正在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商潮”冲击、拜金主义的引诱下,见到旁人有的“暴富”了,心理失去平衡,也产生了非法敛财的邪念。有些党员干部包括有的高级干部,由此走上了以权谋私,违法犯罪,腐化变质的不归路。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一旦被扭曲,就要栽跟斗。但这决不是说,党员干部本身没有合法的个人利益和正当个性的发展要求。在和平建设时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