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

上传人:112****80 文档编号:151163547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光》教学设计 孙莉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7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 借助注释讲故事。2. 初步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图:司马光砸缸)1.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生:司马光砸缸2.对,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宋史司马光传里面。3.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篇文章。4. 认识“司”,指导

2、书写,学习复姓。(1) 学生说说司马光的姓和名。(2) 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课文里提到的复姓。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复姓。5. 齐读课题,简介司马光。6. 学生简述之前听说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7. 教师激趣:古人用仅仅30个字就描述了这个故事。我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和现在不一样,被称为“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二、初读课文,读好停顿1.现在,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2.师: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重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3.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4.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文言文给大家读一

3、读?(抽读)5.教师范读,强调停顿处,学生跟读。刚才几位同学都能做到“音准”,“文顺”,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掌握它的停顿。现在,请听老师的范读,大家可以拿出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8. 请大家看大屏幕,结合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提示,再来读一读这篇文言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7.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文言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我们再来试一试(齐读)三、理解字词,感知大意大家的课文都读得很不错了。课文短短2句话却写出了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大家读懂了吗?结合注释,我们一

4、起来读一读。1. 了解第一句话的大意。(1) 出示“瓮”和“缸”的图片,借助图片形象理解。师:课文中出现了一种容器瓮。过去人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瓮”,一般用来装水、酒、米。(2)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庭”。(3) 其实,在文言文中,有很多单音节词语可以组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语来理解,再运用这一方法,理解第一句的大意。2. 了解第二句话的大意。(1) 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和注释,了解“皆”“迸”的意思。(2) 同桌交流句子意思(3) 小结:小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学生在文中圈画表示人物的字词。(1)学生反馈(2)文中3次提到了“儿”,和同桌讨论一下,这3个“儿”分别指的是谁?“

5、众”和“光”又分别指的是谁?(3)师:同样的字在文中也有不同的意思。读文言文还得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4.朗读课文,感悟人物(1)默读课文,思考组织语言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观看视频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2)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机智、沉着冷静)(4)小结:这些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五、比较差异,总结学法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发现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了吗?(简)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哪些好方法?六、指导书写,拓展延伸1.指导书写生字:庭、登、跌、众、弃、持。2.拓展延伸: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吧。板书设计:24 司马光(复姓) (文言文)简起因 一儿 没水中经过 众 皆弃去 光 持石击瓮 (机智冷静)结果 儿 得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