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1162662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选修中的必修 ,可想而知这一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 1.(xx年上海高考25题)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答案】A 【点拨】B项日本明治维新时,实行的是“文明开化”政策,学习西方文化;C项早在唐朝时日本就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就涉及到儒家经

2、典;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日本刚刚摆脱民族危机,算不上世界重要强国。答案选A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道路。 2.(xx年上海高考A12题)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 _ 【答案】D 【点拨】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禁烟;C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选D项。 3.(xx高考安徽文综20题)19世

3、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答案】D 【点拨】本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国营企业转让私人,发挥企业的自主独立的积极性。 4.(xx年高考重庆文综16题)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

4、新派 D.民主革命派 【答案】B 【点拨】阅读材料,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的主张是早期郑观应的主张。 5.(xx年高考安徽文综17题)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宗教宽容的相关内容,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

5、容,这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吻合。所以选A。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的提法与题干“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B。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与题干“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的信息不吻合,排除C。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但仍然把天主教作为法国国教,可见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所以选A。 6.(xx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0题)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

6、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D 【点拨】1878年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时代,儿童拍球游戏用的新事物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表明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全面改造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题中涉及10种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结果。10个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校、信箱等等,不是简单的经济,而这些内容又不足以确定全盘西化。富国强兵固然是明治维新的目的,但和这份材料

7、还有些距离。文明开化指的是明治维新时期,西洋的文明传入至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现巨大转变的现象,其实质反映的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日本封建文化的改造。 10个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校、信箱等等,不是简单的经济,而这些内容又不足以确定全盘西化。富国强兵固然是明治维新的目的,但和这份材料还有些距离。文明开化指的是明治时代,西洋的文明传入至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现巨大转变的现象。答案:D。 不过,10种新事物的一一列举,并不能 _否定A和完全吻合D。存疑。只能说题干问的是“主要”反映了,比较而言,D比A要更为贴切一些,而且材料本身体现的也是儿童广泛地接受新

8、事物,这也属于文明开化。 7.(xx年高考天津文综14题)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免役收庸法 方田均税法 A. B. C. D. 【答案】D 【点拨】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 8.(xx年海南高考历史15题)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9、【答案】D 【点拨】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_的文章,排除A,材料中撑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C. “变局论”是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 9.(xx年高考上海单科17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各国土地政策。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

10、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只能是十月革命,因此只有B项对应正确。 10.(xx高考广东文综13题)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答案】C 【点拨】题眼: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的原因。 考点:均田制与“庄园”的关系土地兼并 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

11、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11.(xx年高考浙江文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

12、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4分) 【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点拨】 12.(xx年上海高考历史16题)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答案】D 【点拨】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

13、、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明治维新。分析:民富则国强,要民富就要增加私产,这是题干材料的主旨。而增加私产的最佳途径就是鼓励民众从事工商贸易。 此题考察第4分册第17课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在经济上鼓励工商,嘉奖贸易。材料并不是新材料,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多次使用过这一材料。 13.(xx年上海高考历史7题)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答案】D 【点拨】此题考察第1分册第14课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测量目标:材

14、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世界三大宗教/ _(下)/中世纪教会与西欧社会。分析:图中,君主手执宝剑,教皇手握权杖,一前一后,坐在同一权力宝座之上。这不是相互利用,又是什么? 14.(xx年高考四川文综16题)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 遍希望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答案】C 【点拨】该题考查提取和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一新增加的考点。立宪派反对革命,也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清政府向他们开放政权,从1903年起公开呼吁实行君主立宪,日俄战争爆发后,立宪派希望立宪的日本打败专制的俄国,以推动清朝推行宪政。 立宪派是20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 _,梁启超。基本主张: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同时当时 _和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也希望学习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当时立宪派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