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1(15)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51046707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囚绿记》教案1(1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囚绿记》教案1(1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囚绿记》教案1(1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囚绿记》教案1(1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囚绿记》教案1(1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囚绿记》教案1(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绿记》教案1(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囚绿记教学设计授课专业:语文授课年级:高一授课使用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 授课课题:囚绿记课型:探究性学习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 囚绿记讲述了作者陆蠡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从而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文章语言含蓄优美,结构精巧,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构建篇章,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文章借物抒情,以小见大,通过记叙陆蠡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

2、,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个人情感和民族精神,将清丽的语言,舒缓的节奏,忧郁的色彩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十分融洽融合在一起。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而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本文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本文共分四大教学环节,以四句诗串联课程内容赏爱:且看陆君恋青藤感爱:百转千回未销魂思爱:笼中岂得取真意悟爱:真爱无缰水无痕通过朗读、圈点、品味,学会探讨行文脉络及散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学习生活,学习爱。从常春藤的身上学习怎样爱自己,从“囚绿”

3、的反思中领悟怎样爱人、爱众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熏陶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体味生命的质感,感受生命顽强不屈的伟大和崇高。三、教学重点: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及其象征意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爱人爱己。四、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能力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绿等几篇托物言志散文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散文阅读能力,但大多停留在理解层面,并未接触到散文的本质、思路及赏析技巧这些深层界面。2、学习特征分析:现在的高一学生大多思维敏锐但片面性突出,充满热情却又情绪波动较大,活泼好动,善于合作学习却往往方法不多思路单一,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一一指引。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4、结合教学PPT,学生自读,圈点批注,讨论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感悟反思。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展示(一)导入同学们,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情感。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夜。然而,有一种感觉却必须私有,纵然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侵占,那就是自由。千百年来,爱与自由被演绎得即像恋人又像冤家。今天我们将在一株常春藤的牵引下走进又一段爱与自由的传奇,去聆听陆蠡穿越七十年光阴的关于爱的教诲,顿悟爱的真谛。活动意图:通过导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感受爱与自由的准备期。(二)赏爱:且看陆君恋青藤1、理清文章思路师生互动:寻绿(1-

5、4)恋绿(5-7)囚绿(8-12)释绿(13) 怀绿(14)活动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2、揣摩情感变化学生合作探究:惊喜喜悦恼怒、可怜尊敬、祝福怀念活动意图:通过内容把握,理清作者情感脉络,为进入教学重点,即揣摩“绿”的内涵做准备。(三)感爱:百转千回未销魂学生探究:为何囚“绿”情感:爱绿心理:自私活动意图: 探究“囚绿”的内在原因,感知美好情感和自私心理合力下伤害,为思索“爱”张本。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筛选信息的能力。1、感受陆蠡对“绿”的喜爱之情。师生活动:带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支之绿也视同至宝”;诵读“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爱它淅沥

6、的声音,婆娑的摆舞”。感情:喜悦、满足、真挚、热忱活动意图:感受“爱之真切”,为反思“爱之伤害”做准备。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力。2、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绿”被囚前后的变化被囚前:繁密、青苍、舒展、柔软、浆液丰富被囚后:柔绿、嫩黄、细瘦、娇弱、病损、失去青苍对比:生命力减弱结论:爱变成了伤害情感:可怜活动意图:通过合作讨论,学生思想情感与文章发生共鸣,学生之间情感碰撞,从而深切感受“爱之伤害”,为“思爱”做准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四)思爱:笼中岂得取真意师生探究:为何释“绿”1、学生探究活动:思考“绿囚”的抗争“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尖端总朝着窗外”“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

7、黑暗”师生探究 “绿”的性格:固执、顽强不屈、追求光明和自由。结论:“绿囚”懂得爱自己情感:尊敬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把握散文思想情感的能力,为探究文章主旨及托物言志艺术手法做准备。2、学生活动:反思“爱的方式”方式:囚“绿”情感:爱程度:真挚、热忱心理:自私、魔念结果:占有而非拥有决定:释绿活动意图:反思爱的真谛,提升学生“爱的能力”。3、讨论:“绿”的象征意义师生探究:(1)背景1940年发表。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

8、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委婉。由于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再加上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所以作者借常春藤抒写家国之感,抒发民族的心声。(2)“绿”的特点:蓬勃、向阳、固执、不屈(3)“绿”的象征意义:生命、希望、自由、光明、幸福、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点: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抓住“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即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描述时,自己的志

9、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5)练笔写爱学生自选一抒情意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段40字左右的文段。学生互评。活动意图:通过了解背景及探究“绿”的特点,二者结合,从而把握文章包藏于平淡中的深邃意蕴和丰富哲理,感悟凝聚于绿色中的个人情感和民族精神;学习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对这一手法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五)悟爱:真爱无缰水无痕1、学会爱自己:逆境中要追求生命的阳光学生活动:(1)说一说:常春藤一样的人和事如刘伟、孟佩杰;笼中鸟等(2)谈一谈:面对“生的艰辛(贫穷、挫折、困苦、磨难抑或父母的溺爱等)”如何做一株“常春藤”?老师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意图:将文章中蕴含的“爱的哲学”放到生活大世界

10、中体悟,感受其普世价值,从而学会像常春藤一样自立、自强、阳光地生活,真正学会爱自己。2、师生互动:学习“爱他人”爱就要让生命自由地生长(1)看图思考:爱的真正内涵。(2)谈谈该如何爱人。老师也谈谈自己的看法。(3)同学们写一句爱的箴言。活动意图:从作者与常春藤“恋囚释”的“爱之历程”,感悟爱的真谛。(六)小结:笼中岂得取真意,真爱无缰水无痕。(七)课外拓展读一读病梅馆记和种树郭橐驼七、教学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是一篇将个人情感、时代伤痛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集思想性与情感性于一体的优秀散文,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又通过对内容的把握

11、,理清作者情感脉络,从而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通过探究“囚绿”的内在原因,厘清美好情感和自私心理合力下的伤害,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文章发生共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产生情感碰撞,从而深切感受“爱之伤害”,反思“爱的真谛”。这个过程既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散文思想情感的能力,同时,又通过把握“绿囚”的特点,并结合写作背景学习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从而把握文章包藏于平淡中的深邃意蕴和丰富哲理,感悟凝聚于绿色中的个人情感和民族精神,把握文章的主旨,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反观常春藤的自爱和陆蠡的“释绿”历程,反思“爱己”与“爱人”这样一对“爱之哲学”的伟大命题,学会像常春藤一样倔强、不屈、自强地爱自己,在逆境中追求生命的阳光;同时懂得爱不是自私和占有,而是尊重包容,唯有此才能真正拥有爱。通过感悟反思达成学会爱己爱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八、板书设计:囚绿记 茂绿青苍细瘦病弱 (怜) 生命 自由 “绿”的抗争:固执、向阳、不屈 (敬) 不屈的抗争精神 希望 自私 占有尊重 拥有 (思) 光明托物言志爱就要尊重生命的自由 逆境中要追求生命的阳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