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1012019 上传时间:2020-11-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考纲解读】,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二)分封制:地方分权型国家管理形式 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逐渐解体;,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内容: (1)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体现“家天下”的统治特点 (2)双方权利与义务。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服从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3、影响: (1)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2)有利华夏族与边疆少

2、数民族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 (3)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周王室相对衰弱,形成诸侯争霸的分裂局面,无力保持统治的权威性。同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一分为二的评价),(二)分封制:地方分权型国家管理形式,“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退)之。”(见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的问题是 A宗法制的瓦解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周王室的衰微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孔子谓季氏:“八佾舞全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西周规定: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

3、置64人的大型舞乐队。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 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 B当时鲁国的礼乐制度比较完备 C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孔子不满季氏的做法,C,井田制与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人们在劳动中的关系和地位如何,产品如何分配,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土地国有制),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作,诸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奴隶主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它们共同维护并巩固了奴隶主的国家政权。,“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4、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C,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商周时期),(一)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二)分封制:地方分权型国家管理形式 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逐渐解体;,(三)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 西周发展完备; 春秋战国动摇破坏;,(三)宗法制:,1、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2、核心内容:,3、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正

5、妻所生第一子),主要等级: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5、影响:(1)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2)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3)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族谱、祭祖)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与现代社会的平等、法制精神相违背。,4、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与现实紧密结合:两岸一家亲,祖国统一等问题。,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6、 2、“分”是“宗”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宗”是“分”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 3、“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分封制,里,表,核心,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权力继承规则;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1)世袭制度。,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7、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皇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这是一种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特点是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中央。,(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

8、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二)形成原因,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马克思选集第一卷第693页)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 C小农经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C,秦王嬴政灭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三)建立的前提

9、,统一过程,1、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2、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3、平定岭南,设郡管理,4、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秦朝五尺道 A从咸阳直达长城 B在开凿灵渠的基础上修筑而成 C是秦始皇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 D是云贵地区与中央联系的最早邮驿道路,D,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四)确立的标志: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原则。(最突出特征)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

10、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 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五)特点:,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1、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秦始皇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钱)、车轨、文字(小篆);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大规模移民等。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 4、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

11、级矛盾迅速激化,导致了它短命而亡。,(六)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和影响,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七)发展演变,萌芽 战国,确立 秦朝,巩固 两汉,完善 隋唐,加强 宋元,极端强化 明清,战国:,君主集权制、郡县制,秦朝:,创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两汉:,隋唐:,元:,宋:,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方案P5,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同时,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选官制度;加强思想控制。,(八)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12、九)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方案P5,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十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积极作用,(1)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和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4)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产生。(明清之际),延伸认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1、具体表现,黄宗羲否定旧儒学的“君为臣纲”,认为“天

13、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发展了民本思想;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以黄、顾、王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3、影响,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演变,(1)政治上,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贪污腐化。 (2)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3)经济上,阻

14、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相违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十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消极影响(明清以后其消极作用为主),三、中央机构的演变。,(一)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称“玺”。,“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中央机构的演变。,皇帝,九卿,(二)三公九卿制的建立,三权分立 位高权重 内外兼管

15、不得世袭 军权皇控,有何特色?,三、中央机构的演变。,(三)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三、中央机构的演变。,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四)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方案P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而使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秦朝中央官僚制度 B

16、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B,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 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二者都是为强化皇权而设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二者都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B,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B都实行分权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 D都具有民主性,D,三、中央机构的演变。,(五)宋代中央政治制度,枢密院,参知政事 副 相,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 低于宰相,分行 政权,皇帝,二 府,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