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50925029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不能把家长变成“编外教师” 【背景链接】 如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家校共育理念不断普及, 但在一些中小学,从批作业,到课堂值日保洁,再到监督学生考 试,在家校共育、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 趋于模糊,家长正在成为一支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队伍。 【综合分析】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 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在这层关系中,家庭和学校有着共同的 目的,但各自的职责却并不相同。家庭的职责,在于给孩子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并 配合学校、教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而学校、教师的职责,

2、应该 侧重于确保孩子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养成良好品质、 健康快乐 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为主,家庭为辅,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当家长变为“编外教师”,这是对家校共育的错误理解 和执行,非但不利于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给孩子完整的教育,而 且,会导致家校关系紧张、增加家长的焦虑,同时也把孩子包围 在知识教育中, 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 也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养成, 缺少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 而当家长变为“编外教师”后, 表面上看老师多了一个“家长帮 手”,家长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促进学生学习,减少家长 对学校的抱怨。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极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化、 专业化发展。比如,没有师范教育经历,

3、也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家 长,会质疑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对,由此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束 脚。近年来,有不少教师抱怨很难正常开展教育活动,这和家长 过多参与教学事务不无关系。 因此,对于家长成为编外教师现象需要正确看待和及时纠 偏。 原因分析 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家长变“编外教师”,主要原因: 一是家校共育的制度相对比较模糊。虽然家校共育的理念已 经深入人心, 并被运用于各地的实际教育教学当中。但在此的问 题上,到底哪些事情或方面是学校或老师必须要做的,哪些是家 长应当协助的, 或者哪些是家校商量后确定的,都没有明确的规 定,甚至缺乏起码的指导意见。 二是老师缺乏必要的管理“惩戒权”。一些学校和老师之所以

4、 不愿深度管学生,并不一定都是责任心、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 在当前的语境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的关系 相当微妙,老师缺乏必要的、 明确的对犯错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惩 戒权”。让家长参与到更多的教育过程中去,成为最省时省力的 管理方法。 三是家长过分迁就也是一个原因。不少家长对老师的要求, 即便是不太恰当的要求,虽然在心理上不太能接受,但在行动上 却往往表现出“坚决支持”的态度,没有一句怨言, 更不用提“拒绝 过分要求”。久而久之,一些学校和老师将强加于家长的“家校共 育”当成是理所当然。深究其原因,依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分配不均等老问题作祟,导致家长在老师和学校面前缺乏足够话 语权。 【参考对策】 要想从根上防止家长成“编外教师”,必须转变当前学校和家 庭职责模糊, 老师和家长角色错位的现状,须切实唤回学校和老 师在家校共育中的责任心。 一是针对不同地区,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教学实际, 针对家校共育出台明确家校责任和行事边界的指导意见或规定, 让家校在教育互动中有准确遵循; 二是通过多种宣传激励方式,唤回教师积极教育的意识和作 为; 三是进一步强化平衡教育、透明教育、廉洁教育建设,让家 长在家校教育的问题上,能够有正确平衡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