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0924502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培训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一CV)“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大约需25分钟完成。FACESII主要评价两方面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适应性(Adaptability),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每个项目的答案分为五个等级,参试者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对这30个项目的每个项目参试者要回答两次,一次是对自己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

2、况。FACESII有两个稍有不同的版本,一个用于有孩子同住的家庭,另一个则用于无孩子同住的夫妻家庭。根据Olson的家庭“拱极模式”(“CircumpolarModel,Olson等,1983),用FACESII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这两个分量表的分数可将参试者的家庭区分成16种家庭类型。目前,FACESII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1)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2)找出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3)评价家庭干预的效果。量表的改编与修订中国家庭的环境状况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FACESII反复进行修改以适合在中国使用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翻译和回译量表并对10名

3、精神科门诊病人和10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预试试验。根据预试中发现的问题,对量表的某些项目进行修改使其更易理解并增补更为详细的指导语。在有效完成修改后量表测试的143名参试中,精神分裂症病人20人,病人家属85人,对照组家庭的参试38人。在这次测试结果(已发表,费立鹏等,1991)的基础上又对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对一些在同一分量表中与其他项目缺乏较高一致性的项目和难以区别正常人家庭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的项目进行了修改。按量表原英文版本的做法,要求参试者按目前实际的家庭状况和理想的家庭状况一起回答同一个问题,但中国参试者对此显得十分困难。因此第二次修订时将量表分为实际家庭状况和理想家庭状况两个

4、部分,共60个项目。下面将介绍第二次修订后的FACESII-CV的研究结果。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我们又对量表稍加修改并编制成FACESII-CV第三次修订本(见附录)。FACESII-CV的夫妻用本与常规用本只是某些项目的措词稍有不同。若读者需要这些量表,可与本文的第一作者联系。FACESII-CV第二次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有效完成FACESII-CV第二次修订版测试的参试共325人,均来自城市。其中精神分裂症(按DSM-III-R标准诊断)病人35人,病人家属77人(分别来自64个家庭),对照组家庭参试122人(分别来自119个家中无精神病或严重躯体疾病病人的家庭),家中有其他精神病或严重躯体疾

5、病病人的参试28人以及精神卫生工作人员63人。有几名参试因不识字或有视力障碍而由研究人员将量表念给他们听,其他参试均为自评方式独立完成量表。除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外,所有参试对象均为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和眼科门诊的病人及其家属。其中302名参试同时还进行了“家庭环境量表”(FES-CV第二次修订版)(Moos等,1981)的测试。来自64个家庭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男性31人(48.4),女性33人(51.6);未婚47人(73.4),结婚16人(25.0),丧夫1人(1.6);平均年龄28: 611.6岁;平均病程6.015.1年;平均住院次数1. 211

6、. 4次(0-8次);平均受教育时间9.513.1年。与119个对照组家庭的相比,这64个病人家庭的家庭人口明显为多(4. 3 11. 2比4.01.3,Mann-Whitney U=2. 19,P=0. 0285)且家庭户主年龄偏高(54. 619. 5岁比47.110.8岁,t=4. 80,df=178,P0.001),但家庭户主的平均受教育时间和家庭每月人均收人两组则无显著差异(10.64.7年比10.54.1年;74.9534.00元比74.9928.08元)。正如我们所预计的那样,与对照组家庭相比,更多的病人家庭在测试前一年受到严重的家庭心理压力(42.6比3.4,X2 =41. 6

7、,df=1,P0. 001),且病人家庭退休家庭户主(他们通常在家照顾病人)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 7比9. 2%,X2=29.3, df=1,P0.001).研究结果见表1-3。从表1可以看出,病人与病人家属对其家庭的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能有效完成该量表测试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大约占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55)与其家属对家庭环境的感受基本一致。表1精神分裂症病人与病人家月、病人家庭今试与对照组家庭参试FACESII-CV 量表分数比较病人 病人家属 病人与病人 病人家庭 对照组 病人家庭参试与 分量表 家属之比 参试 家庭参试 对照组家庭参试之比 XSD XSD 配对t值 XSD

8、XSD t值 R变化值 F值 (N=35) (N=77) (df=31) (N=112) (N一122) (df=132) (df=13,221) 亲密度 实际亲密度 58.310.1 58.09.7 0.05 58.19.8 63.98.0 -4.93* .082 21.46* 理想亲密度 64.48. 7 65.78.5 -0.91 65.38.6 68.85.3 -3.70* .038 9.52*不满意程度 3 8.27.1 10.010.3 -0.71 9.49.4 6.46.0 2.89* .050 12.24*适应性 实际适应性 47.57.7 47.38.1 -0.25 47.4

9、8.0 50.96.2 -3.74* .038 9.37* 理想适应性 54.97. 1 55.06.7 -0.64 54.96.8 57.74.4 -3.60* .026 6.49*不满意程度 9.37.9 8.88.6 -1.13 9.08.4 7.45.3 1.63 .013 3.16 *P(双侧)0.05 *P0. 01 *P0. 60,就可以认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是满意的。FACESII-CV两个分量表的a值都较高,说明各分量表的项目能对FACESII-CV所评价的概念(即中国人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准确的测定。趋集效度是通过比较FACESII-CV分量表与FES-CV的亲密度、

10、情感表达和矛盾性分量表的结果进行评价的。如果FACESII-CV所评定的概念符合中国国情的话,那么即使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这些概念其结果应该是相似的(即它们的得分应趋集一致)。从表3可知,FACESII-CV和FES-CV的相关系数的实际指向与理论预测相一致,并且FACESII-CV的实际亲密度和适应性分量表和不满意程度的得分与FES-CV得分的相关系数都很高。这些结果表明FACESII-CV具有较高的趋集效度。西方国家对2030名对照组家庭参试进行FACESII测试的结果显示,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4.98.4和49.96.6,与中国对照组家庭参试的平均得分无显著差异。

11、这表明尽管增加了修订次数,但FACESII-CV的评定结果仍可以与FACESII在西方的评定结果直接进行比较。量表的评分与分析FACESII -CV量表中30个问题的答案得分为1-5分:不是=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分别按如下方法计算:亲密度得分36+I1+I5+I7+I11+I13+I15+I17+I21+I23+I25+I27I30-I3-I9-I19-I29适应性得分=12+I2+I4+I6+I8+I10+I12+I14+I16+I18+I20 I22I26-I24-I28I-X”表示第X条项目的得分。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实际感受和理想状况得分是分开计算

12、的。实际感受与理想状况的得分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不满程度。差异越大,不满的程度越大。使用对照组家庭参试实际密度和适应性的均数和标准差可将所有参试家庭区分为“拱极模式”中的16种家庭类型(见表2)。如一个参试适应性得41分,亲密度得65分,其家庭即为“僵硬一亲密型”;而适应性得53分,亲密度得58分的参试的家庭类型则为“灵活一自由型”,16种家庭类型中心的四个类型称为“平衡型”,最偏离正常的四个类型称为“极端型”,剩下的八个类型则称为“中间型”。(注意:量表第三次修订本的分界点与表2会稍有不同。)参试者对其家庭环境的实际感受以及对理想家庭环境的概念可能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比较两组不同家庭(例如病人家庭组和对照组)参试的得分之前,非常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是由于参试者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角色等)的不同或一些无关的家庭特征(如家庭人口、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