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86679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齐河县华店乡各村地名由来及规模1、华店:明朝末年,此地从诸城迁来诸多姓氏,是当时当地最大的村庄,后华、国为两大姓人家开店为业,各占一街,古称国、华二街,又因华姓所开之店规模较大,故村名为华店。明末至清朝中期,华店后来从山西省陆续迁来柴、吴、苏、张、李、孙等姓,村庄仍称华店。占地 2410 亩,现有人口 1336 人。2、辛店:元朝末年,辛、马、徐、王四姓从诸城县西南桥头庙陆续迁来,因辛姓最早迁入,以开药店为业,故取名辛店。占地1920 亩,现有人口 802 人。3、西吕:明朝中期,由东吕吕氏一家,在东吕村西边建村,取名西吕至今。占地 500 亩,现有人口 235 人。4、小张:明朝末年,

2、棉花张庄三兄弟分家,老大、老二分得此地房产,老三分得村南菜园立村,故取名小张庄。占地 1300 亩,现有人口 602 人。5、明机寨:元朝末年,张姓在此居住,取名寨子,寨子地形奇特,周围村以芦苇较多,外地人经过这里易迷路,故又名“迷糊寨子” 。一九四七年土地改革时,解放军的一位首长建议改为明机寨。占地 1400 亩,现有人口 568 人。6、袁庄:清初,袁氏从诸城县迁来立村,取名袁庄。占地 624亩,现有人口 317 人。7、官庄:明朝洪武元年,兵荒马乱,村破人亡,由平茺迁来官贵人士,起名官庄至今。占地 1350 亩,现有人口 510 人。8、傅庄:明朝末年,从诸城迁来傅宁一家,立村名付庄。占

3、地600 亩,现有人口 255 人。9、史庄:清朝初期,此地瘟疫流行,人烟稀少,从山东诸城迁来,得名史庄至今。占地 350 亩,现有人口 92 人。10、滕庄:明朝末年,由赵氏在此建村,取名赵官屯。至清朝初年,此地发生瘟疫,死人很多,后来滕氏家族诸城迁来后定居取名滕庄。占地 1300 亩,现有人口 520 人。11、周庄:明朝末年,从诸城县迁来周氏一家,在此立村,取名周庄至今。占地 450 亩,现有人口 145 人。12、韩庄:明朝万历年间,韩氏从诸城迁来建村,取名韩庄。占地 1520 亩,现有人口 554 人。13、张桥:明朝末年,从诸城迁来,张大亮兄弟三人,和五姓立村,为张五庄,后因河西有

4、一条小河,现赵牛河,因过河种地不便,张姓建了一座桥,故更名张桥。占地 1000 亩,现有人口 553人。14、宋庄:明朝万历年间,从诸城县迁来宋家一家,取名宋庄。占地 1200 亩,现有人口 410 人。15、单庄:清朝,康熙年间,单氏从山东诸城县迁来立村,取名单庄至今。占地 560 亩,现有人口 210 人。16、王楼:明朝末年,王姓从诸城迁来立村,取名王庄,后来又建了一座小砖楼,又叫王楼。占地 1800 亩,现有人口 790 人。17、郭庄:明末,郭氏从山东诸城迁此立村,取名郭庄。占地1217 亩,现有人口 806 人。18、白庄:清朝初年,有白路章,白路梁,白路贵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

5、来,建村取名白庄。占地 900 亩,现有人口 538 人。19、尹屯:先有夏家人,后有尹家屯,明朝万历年间,住有夏氏后尹天章从山西迁来,夏有一女,尹有二子,相处和睦,结为夫妻,尹氏一子做官,一子当将军,曾同度率兵南下,在此屯兵,故改名尹屯。占地 2640 亩,现有人口 812 人。20、大朱:明朝永乐年间,人诸城迁来朱、赵两家,因两姓为立村,闹意见,朱氏请来亲戚和赵氏核战争,结果朱氏时于赵氏,取名大朱至今。占地 642 亩,现有人口 299 人。21、姜南:明朝永乐年间,姜氏从平度迁来,姜家一财主,在村中修楼一座,改名姜楼,因村大一九六五年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南边姜南。占地 1250 亩,现有

6、人口 450 人。22、沙李:明初,李氏一家从章丘县迁来立村,因有一座沙土岗子,取名沙李至今。占地 750 亩,现有人口 300 人。23、范庄:明末年间,从诸城迁来范氏一家,在此立村,取名范庄至今。占地 867 亩,现有人口 418 人。24、闫庄:明朝末年,闫氏从诸城迁来建村,取名闫庄。占地650 亩,现有人口 263 人。25、姜北:明朝永乐年间,姜氏从平度迁来,姜家一财主,在村中修楼一座,改名姜楼,因村大一九六五年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南边姜南。北边为姜北。占地 1380 亩,现有人口 540 人。26、东吕:明初,官氏一家在此立村,取名官庄后来官姓失传,到清初吕氏一家从长清县十里河迁来

7、定居,改名吕庄,清中叶,因地势低洼,迁到老官庄,东二里建村,取名东吕至今。占地 760 亩,现有人口 375 人。27、老张:明朝燕王打北时,张氏从平度迁来最早种棉花,起名棉花张,后来因为张姓兄弟分家,老四迁至村南立村,叫小张,改名老张至今。占地 800 亩,现有人口 301 人。28、东油:明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来,吴、程、杨三姓,以开油坊为业,取名油坊,解放后分成三个自然村,西部为西油,简称油坊。中部称中油房。东部为东油。占地 760 亩,现有人口 375人。29、中油:明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来,吴、程、杨三姓,以开油坊为业,取名油坊,解放后分成三个自然村,西部为西油,简称油坊。中部称中油

8、房。占地 1060 亩,现有人口 531 人。30、西油:明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来,吴、程、杨三姓,以开油坊为业,取名油坊,解放后分成三个自然村,西部为西油,简称油坊。占地 1752 亩,现有人口 1047 人。31、小朱:明朝永乐年间,人诸城迁来朱氏一家,在大朱北一里处立村,故取名小朱。占地 480 亩,现有人口 205 人。32、北张:明朝末年,从诸城迁来张氏家族,在此立村,故取名张庄,人民公社成立后,位于公社北四公里,人们习惯称北张。占地 550 亩,现有人口 180 人。33、王上司:明朝末年,王上司一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取名王上司至今。占地 850 亩,现有人口 400 人。34

9、、韩辛:明朝末年,李氏立村取名李家辛店,到清朝初期由韩氏从章丘县南关迁来,几十年后,韩一喜,韩一昌两兄弟考中举人,改名韩辛至今。占地 1600 亩,现有人口 610 人。35、姜庄:明朝洪武年间,从平度迁来姜氏人家,建村取名姜庄。占地 1270 亩,现有人口 538 人。36、蔡庄:明朝初年,蔡氏从诸城县迁来立村,取名蔡庄。占地 960 亩,现有人口 318 人。37、前孙:明朝燕王打北时,在庄顶迁来的孙太总起名为孙庄,杨庄建乡政府后,因位于杨庄前故称前孙。占地 500 亩,现有人口230 人。38、曹庄:明朝末年,从诸城迁来曹相荣,曹相青兄弟二人,在此立村,取名曹庄。占地 700 亩,现有人

10、口 210 人。39、太平王:明朝初年,王氏在此立村,取名王庄,后来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人们希望长久太平,改名太平庄。占地 845 亩,现有人口 288 人。40、小高:明末,高氏人诸城迁来,人少取名小高。占地 460亩,现有人口 236 人。41、张博士:明末,张氏兄弟三人,从诸城迁来,取名张庄到清末张家人考取博士,改名张博士至今。占地 3664 亩,现有人口1081 人。42、甄孙:明朝末年,从山东诸城陆续迁来孙甄,芦三姓,当时因户家人多,起名为卢庄,后因卢姓人口不旺,甄孙两姓又超过卢家,故名改卢姓。占地 1560 亩,现有人口 530 人。43、杨庄:明朝,杨氏一家由山东诸城县迁来立村,

11、取名杨庄。占地 1250 亩,现有人口 540 人。44、士茂王:明朝洪武年间,杨氏迁来立村,因开铺子,得名杨家铺,燕王打北后,王氏自山西曹县迁来,出钱修庙时在一块石板下,挖出一只雕花石猫改名石猫王,后又取吉祥之意,改土茂王。占地 1140 亩,现有人口 540 人。45、大马:清朝雍正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马氏兄弟十二人在此立村,取名马庄后来兄弟分家,老大多人住马庄,老二迁出立村取名小马庄。占地 2270 亩,现有人口 767 人。46、马井:明朝中期,肖氏逃荒到此,后来买了翟庄姓马的有井的一块地,村名马家井,简称马井。占地 700 亩,现有人口 324人。47、邱铺:元朝初期,发生红头苍

12、蝇,瘟疫,死人较多,后因邱家人多,故取名邱家铺,简称邱铺。占地 1500 亩,现有人口 640人。48、李舍:清初,李氏兄弟三人迁来建村,后因老大老二迁往别别处,舍下老三在本村,故取名李舍村。占地 2566 亩,现有人口 940 人。49、东赵店:明初,赵氏兄弟三人来此立村,因紧临盐道内有店房,故取名赵家店,因村西还有一个赵店,故称东赵店。占地680 亩,现有人口 456 人。50、赵井: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一户赵姓,在此落户,打了一眼水井,取村名赵井。占地 3155 亩,现有人口 1478 人。51、贾庄:原名洪庄,清朝时期,因灾,贾氏南移建村,取名贾庄。占地 270 亩,现有人口 16

13、0 人。52、后庵:清初,吴氏和姜氏行到此,吴氏后来修一庵院,取名吴家庵,后改为后庵。占地 464 亩,现有人口 185 人。53、翟庄:明朝正统八年,翟氏从诸城县迁来立村,取名翟庄至今。占地 605 亩,现有人口 212 人。54、西小杨庄:明洪武十三年,杨安道,迁至此村定居,后村南建房,村名小杨庄。占地 276 亩,现有人口 175 人。55、西大杨庄:明末,先由山西迁来姓杨的兄弟三人,建村,取名杨庄,后来为区别附近的杨庄,改为大杨。占地 670 亩,现有人口 294 人。 (明朝正德年间,杨生厚,迁此立村,杜安村,后来因村址低洼,大部分村南建房,改名大杨。占地 1770 亩,现有人口 9

14、53 人。 )56、三教堂:原村西头有一庙,供奉有老子、孔子、如来塑像,村名为三教堂。占地 721 亩,现有人口 330 人。57、龙庄:元末,由胶东迁来几户龙姓,立村龙庄。占地 2040亩,现有人口 865 人。58、于楼:清道光年间,于超中举,盖一小楼,取名于楼。占地 600 亩,现有人口 177 人。59、王家楼:南宋年间,王氏建村,地势较高,象楼一样高,取名王楼,也叫王家楼。占地 1366 亩,现有人口 665 人。60、巨庄:明朝洪武年间,巨氏从山西迁来,先住王上司村,后在此立村,取名巨庄。占地 337 亩,现有人口 203 人。61、大周庄:明朝中期,周氏迁来立村,取名大周庄,简称

15、大周。占地 2469 亩,现有人口 1125 人。62、后王庄:明朝正统八年,王氏从诸城迁来,取名王庄为区别邻近王庄,称后王至今。占地 250 亩,现有人口 95 人。63、后拐庄:原名苏家馆,是赵井拐出的一部分,赵井人不承认苏家馆只承认后拐,从此叫后拐。占地 630 亩,现有人口 320 人。64、大夫营:本村出过大夫,群众很尊重,故定名大夫营。占地 3530 亩,现有人口 1640 人。现在大夫营分为前营、后营两个村庄。65、侯庄:明末,曾取名车王赵庄,后候氏从山西逃荒来此定居,人丁兴旺,故改名候庄。占地 610 亩,现有人口 320 人。66、白毛李村:清初,李氏一家从山西迁来立村,李氏

16、夫妻白发,故取白毛李。占地 2179 亩,现有人口 920 人。67、小田:元末,村有田富户,取名田庄,为区别大田改名小田。占地 650 亩,现有人口 316 人。68、董庄:明初,董氏从诸城西老官庄迁来,因姓董,占多数,取名董庄。占地 514 亩,现有人口 260 人。69、范楼:南宋末年立村,名老官庄,后范姓中有人做了官发了财,在村南建楼故改名范楼。占地 530 亩,现有人口 301 人。70、西赵店:原名小李庄,明末,赵氏从莱阳迁来以开店为业,后改称,赵家店,又因温聪河西,故称西赵店。占地 905 亩,现有人口 350 人。71、楼子王:明末,赵王二氏取名楼子王,简称楼王。占地822 亩,现有人口 381 人。72、侯庄:明朝末年,从诸城迁来侯龙、侯虎兄弟二人建村,取名侯庄至今。占地 400 亩,现有人口 195 人。 (明末,曾取名车王赵庄,后,候氏从山西逃荒来此定居,人中兴旺,故改名候庄。文中有一定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张友华2012 年 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