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819649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中学生音乐介绍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

2、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

3、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1、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

4、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四、巩固练习: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

5、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结合谱例,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由八分休止符紧接十六分音符来开始;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3、操作课件,把节奏谱变为乐谱,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六、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1、大屏幕呈现文字并伴以解说声音,向学生介绍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

6、者和乐曲结构、风格等。并用具有 _风格的风车建筑小图片,衬托出一种异国情调,创设欣赏情景。 2、初听: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乐时,按乐段出现时间同步呈现各乐段主题音乐旋律曲谱,同时,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在第一乐段音乐中可爱的天鹅缓慢地游进画面;第二乐段中出现英俊的王子,并使可爱的天鹅变为美丽的公主;第三乐段中随着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下而上地升起。用这些简单的动画,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 3、初听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置(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2)乐曲的*出现在哪一段中?并根据讨论在课本17页第(4)题中的 1

7、2 3 选择划 。 4、复听:为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复听时,在大屏幕上只呈现出一幅水雾朦胧,依山傍水的 _城堡郊景画面,并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边听边找出三个段落主题出现的顺序,完成课本 听听想想 填写练习的音乐复听要求。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展想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结束全课。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 :感受表现花季

8、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xx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xx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花季如歌 (小黑板)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

9、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 | | 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

10、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2.认识唢呐及常见的中西乐器,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能用语言(绘画)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3.培养爱护鸟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欣赏音乐,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模仿与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独创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

11、计算机、本课题所需课件、投影仪、唢呐等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一起做个填空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屏幕。 教师操作电脑。古诗词填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学生:观察屏幕说出答案“鸟”字。 师:下面这个问题可以展示你对于鸟的了解,你能说出几种鸟的名称?试用各种方法与材料模仿、表现它们的叫声或形态。 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思维活动,用声音以及动作模仿、表演各种鸟的鸣叫和形态。(麻雀、鹦鹉、海鸥、乌鸦等) 教师播放一段苗岭的早晨引子部分的音乐。设问:这是我们上学期在学习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中的一段音乐,其中就有描写鸟叫声,大家还记得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初步

12、聆听并回答问题。 生1:是小提琴演奏的。 生2:我还知道用口笛模拟的“鸟鸣声”。 教师播放用口笛曲演奏的这段音乐。 师:其实还有很多乐器都可以模拟鸟叫声,你们听下面这段音乐也在模拟鸟叫声,听听这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播放用唢呐演奏的音乐百鸟朝凤中有鸟叫声的片段。 学生聆听音乐并猜测。 教师出示两件乐器的图片唢呐、小号,请学生来选择。(屏幕出示选择题) 生:唢呐。 师:对了,唢呐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 生:民乐。 教师向学生简介唢呐。 师: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

13、音器 。 教师播放唢呐构造课件。 学生了解、学习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的构造及表现力。 师:我们了解到唢呐的音色是这样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唢呐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播放乐曲百鸟朝凤,听后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声? 学生带着问题完整聆听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欣赏作品 师:大家用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 学生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展开积极的讨论,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情景。 师:谁准备好了就可以回答问题了。 生1:我感到音乐的

14、情绪非常的热烈、欢快。 生2:我认为音乐的情绪有些激动。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音乐欢快、热烈的情景。请你试用自己的话(画)或动作表达出这首乐曲描写的情景好吗? 生1:我眼前好像到了百鸟园,鸟儿们争相放开歌喉唱着各种动听的歌,有的还比赛。 生2:有一只百鸟,其他鸟都来向他来朝拜。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听入迷了。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被誉为百鸟。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以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充满生机的百鸟和鸣, 表现出一种纯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间喜庆场合中演奏。 教师播放有关的课件。 生3:传说中有一幅“百鸟朝凤图”相传,南诏始祖细奴逻接替张乐进求的王位时,有吉兆出现。一只彩凤飞翔在巍宝山内的一支山峰上,百鸟便从四面八方飞到这里来朝拜这只凤凰。当年凤凰翔落的山脉被称为凤凰山,又叫鸟吊山。 生4:我在网上查到了一幅画百鸟朝凤图。中间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主干上绘有一只羽毛丰满、神采奕奕的凤凰,四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