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50667699 上传时间:2020-1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修订-可编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水浒传之林冲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合称为“四大名著”。水浒传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自成书以来,一直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苦难深沉现实及其被逼造反起义的社会根源那就是“乱由上作”,“逼上梁山”。书中所塑造的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个性鲜明者多达二三十个,如宋江、鲁智深、李逵、武松等,而在这其中,形象最为丰满,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完备的,

2、我认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中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王齐洲评价他说:“在水浒传中还没有一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写得有林冲这样清晰而生动,令人信服。还没有一个人物与社会的关系,写得有林冲这样明确而丰富,引人深思。”关于林冲形象的解读,历来各大评家各有千秋,金圣叹认为其“写的只是太狠”,矛盾则看到他的忍,林冲是一个统领八十万禁军的教头, 他有正义感,但却总是安于现状,非被逼到走投无路,才下定决心。纵观整部水浒传,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林冲的性格莫过于在时事之前由隐忍到爆发再到从一而终的坚定自我。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林冲外号豹子头,本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

3、封建观念与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身为一个底层人物,不能对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一个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向李逵那样具有彻底的反抗精神。因此由高官面前的奴性带来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就显而易见了:在与妻子张氏和使女锦儿去岳庙中烧香时,妻子张氏被权势显赫的帅府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得知后十分气愤,“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这里的“先自手软了”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它可以说不仅仅使一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更是一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内心世界,不仅仅表现出了林冲的形态,也表现出了林冲“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的”性格特征;当新结拜的兄弟鲁智深,领着二

4、三十破落户赶来,要帮林冲厮打时,他却拦住说:“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这是他的忍,是为了保住这安身立命的差事,这就是作为封建下层官吏的奴性心态的体现。而与鲁智深相比,鲁智深则不然,他完全不买账,记得他有句话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与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仗了去。”一个是无畏嫉恶如仇,一个是隐忍委曲求全,两相对比,更加突出林冲性格中隐忍退让和委曲求全的忍耐一面。 然而林冲的委曲求全并没有使高衙内罢手,反而一逼再逼。第二次调戏林冲妻子却是在其好友陆谦的配合

5、下完成的,将张氏骗到陆谦家,高衙内企图行不轨之事,林冲赶到时,却是“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将高衙内惊走,而不是直接冲进去救人,而后也没有对高衙内采取报复,却“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在陆虞侯家门前“一连等了三日”,这里笔者就想,他为什么不直接找幕后指使者,而是找陆谦出气,他就是不敢动高衙内,得罪不起,而陆虞侯却不是如此,只报复他,一是为了泄恨,二也是为了不使事态扩大,采取这样息事宁人的方式,这也是他的“忍”的体现,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林冲性格中有着讲义气的一面:陆谦本是林冲的结拜兄弟,却欺骗林冲,与恶人勾结背信弃义,这种不讲义气的人和事是为林冲所耻,痛恨的。这也是他以后能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

6、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令林冲没有想到的事,有些事你不去追究,不代表他人不会,古语有云:“祸从天降”,“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林冲尽管咽下这口气,高衙内的荒淫无耻却出乎他意料,他并没有就此罢手,高衙内在高俅的支持下设下圈套,先是诱使林冲买下一把宝刀,然后约林冲到太尉府比看,把林冲骗到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诬陷林冲手执利刃独闯节堂是要刺杀太尉,把林冲拿下,押送开封府。林冲因此中计被擒。把他发配沧州,活生生地将他逼得家破妻离。然而这时候的林冲还是能“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对丈人说:“今小人遭这些祸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

7、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所逼。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写出了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他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高俅把林冲押解到开封府,本来想治他死罪,幸而遇到了一个耿直不苟的孙孔目,在府尹面前陈说利害,为其说情,才开脱了死罪,将他刺配到沧州。高俅一伙并不就此罢休,他们以重金收买解差董超、薛霸,令他们在路上杀掉林冲。在去沧州的路上,初时林冲因

8、“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遭到薛霸、董超的埋怨“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薛霸帮林冲洗脚,残忍地用沸水烫伤林冲的脚,鲜血淋漓上路,一路上他们作威作福,辱骂叫怨,林冲一直忍气吞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犹如落毛凤凰被鸡欺一般,此时仍然抱着将来还能有出头之日,忍一时风平浪静。后来到了野猪林,正是他们谋划杀害林冲之地,到了此时此刻,林冲仍没想过会被谋害的可能,董、薛二人假装要睡,要将林冲缚在树上。林冲这时仍没有反抗,仍是说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 一个“敢道”多么鲜明地表现林冲逆来顺受的行为准则,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

9、绝不会这样说。幸而他的好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了他,大闹野猪林,想要打杀两个公人,他却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他还是忍,不想反抗,为两个公人开脱。死难关已经过去,他知道主谋是高俅,也知道杀害二解差的后果,他不愿背叛朝廷,还报着有朝一日挣扎着回来、重建家业、为国立功的希望。这种思想在他到沧州后,对差拨的忍气吞声的行为中也表现出来。然而林冲的忍让是有限度的,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口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

10、了,体现性格的得过且过、委曲求全;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补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他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慰,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一目了然。谁知高俅派了陆谦和富安,串通差拨和管营要谋害他的性命,他们妄图烧了草料场,将林冲烧死,即使烧不死,也是死罪,幸而是风雪压倒了草料场的草厅,林冲到山神庙栖身,阴差阳错地知道了他们所有的秘密,方翻然醒悟,才感到自己的“挣扎着回来”、重振家业的道路已经堵死,一切幻想成为泡影,林冲已被逼入绝境,他再也不能压制自己的怒火,同时,“生活情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就会迫使人作出新的选

11、择,性格也就随之而变异、发展”(啸马:中国古典人物审美论)。于是他枪挑刀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可以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忍”到了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必然使其所有的怒火和委屈在这里迸发,由此彻底实现了他的转变。重情重义、扶危济困的形象林冲由于武功高强,又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很“讲义气”,首先就体现在喜欢结交江湖好汉上,如他与鲁智深的结交就体现这一特点。他在送妻子去岳庙烧香还愿时,途中偶然见有人使棒,立刻就看得出神,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喝起采来,当他得知使棒人是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好汉鲁达时,心中大喜,恨相间之晚,当即结拜为兄弟,要知道,林冲身为朝廷命官,与负案在身的江湖人物结交,是

12、有碍他在仕途上发展的,而他全然不顾,这不正是“义气“之所在吗?而他与鲁智深的友谊也成为梁山好汉“义气”的最典型代表。在东京任教头是如此爱才好友,上梁山后,也是这样,“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一直是他的座右铭,面对遭受王伦慢待的晁盖等人,林冲心中不悦,第二天天刚亮就特地跑来赔话说:“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小人旧在东京,与朋友交,礼节不曾有误。虽然今日能够得见尊颜。不得随平生之愿,特地径来陪话”“倘若这厮今朝有半句话参差时,尽在林冲身上”,于是火并王伦,助晁盖夺下梁山泊,吴用推他为梁山寨主,他却说:“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

13、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拒绝坐第一把交椅,此一番情真意切的话,一举重情为义之措,突出表现了林冲“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大义”之气。林冲的重情重义还表现在对妻子的的“情义”上,正如他所说与妻子张氏结婚三载,“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即使这样,林冲也没荣生纳妾或休妻再娶的念头,而今遭遇高衙内三番两次欺侮妻子,他虽委曲求全,亦竭力保护妻子,在被发配沧州时,希望妻子免得高衙内陷害,立下一纸休书,以便她改嫁。他当时内心也是极其的痛苦与内疚的,他对妻子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看了这

14、段文字,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动容。在得知妻子已故的噩耗,潸然泪下,终身未再娶。这些都源于他对妻子真诚的爱与深切的情义,一个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好男儿形象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提到扶危济困,就不得不说林冲虽然武功高强,却绝没有逞能好杀之念,非嗜杀之人,相反是一个扶危济困,侠肝义胆的好男儿、好英雄。如,酒生儿李小二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多亏了林冲救了他,又赍发他盘缠,以便他上路投奔他人。相对于林冲来说,李小二只是一个酒生,两人身为地位悬殊有天壤之别、云泥之分,且关系一般,顶多算是同乡,他却是主动伸出援手,说明林冲的心地善良,宅心仁厚,这在当时封建统治等级观念盛行

15、的体制下,是难得的,也正因此,突出了林冲扶危济困与“仗义”的可贵,实在令人感动。谨小慎微个性、以牙还牙心理最能体现谨小慎微细致个性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很小心地“将草屋里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他寻思道:“怎地好?”把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又怕火盆内有火炭引起火来,他“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放心。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此外,他还具有以牙还牙的报仇心理。借用李小二的一句话,他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

16、。”在林冲得知陆谦追至沧州,要加害于他的时候,他便不禁大怒,意欲报仇,并最终在山神庙手刃仇敌,并最终走上了梁山。虽然林冲具有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征,但最终也有忍无可忍,以牙还牙的报仇心理。英勇果敢、敏锐机智性格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武的时候,林冲不是抄家伙就打,而是通过一再的试探,一则试探柴进是否希望他真的赢,二则试探洪教头的身手到底处于哪一个层次。这不得不说是林冲机智的体现,然而这样的机智与敏锐也与林冲的身份有关,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作为一个军官,不仅要与大量的官员进行沟通,这导致了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机智与敏锐。其次,作为一个武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策略是为他所熟知,因此他不会像鲁智深那样鲁莽,拿起刀就打,而是先进行一再的试探,等得知了对方的真正水平在进行真正的较量。体现其机智敏锐的性格。再如第48回写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的时候,扈三娘活捉了王矮虎。但是扈三娘在和林冲的较量中:“一丈青飞马纵刀,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斗不到十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