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酶学整理资料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0562670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酶学整理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品酶学整理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品酶学整理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酶学整理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酶学整理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酶的特征有哪些,其中酶作用的专一性有几种类型?酶既然是生物催化剂,它就具有催化剂一般的特征。酶和一般催化剂一样,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在反应中其本身不被消耗,因此有极少量就可大大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它对化学反应正逆两个方向的催化作用是相同的。所以它可以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酶的催化效率高酶作用的专一性1.2.2.1 键专一性 1.2.2.2基团专一性1.2.2.3绝对专一性1.2.2.4立体异构专一性2. 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把酶分成几大类,每类酶催化哪一类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酶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2) 转移酶

2、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水解酶水 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4)裂合酶 裂合酶催化从底物分子中移去一个基团或原子形成双键的反应及其逆反应。异构酶 异构酶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合成酶 合成酶,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C-C、C-O、C-N 以及C-S 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与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第2章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1. 微生物产酶有哪些优点?(1) 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且菌株易诱变,菌种多样。(2)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易提取酶,特别是胞外酶。(3) 微生物培养基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3、。(4) 可以采用微电脑等新技术,控制酶发酵生产过程,生产可连续化、自动化,经济效益高。(5) 可以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菌种、增加酶产率和开发新酶种。因此,下面将主要介绍微生物发酵法产酶的一般原理和工艺。2. 能够作为产酶微生物有哪些基本要求?不是致病菌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不易变异退化最好是产生胞外酶的菌种,利于分离。对医药和食品用酶,还应考虑安全性:凡从可食部分或食品加工中传统使用的微生物生产的酶,安全!由非致病微生物制取的酶,需作短期毒性实验。非常见微生物制取的酶,需做广泛的毒性实验,包括慢性中毒实验。3. 发酵过程如何调控PH值?添加缓冲液维持一定的pH;调节通风

4、量维持发酵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于一定范围;调节培养基的初始pH,保持一定的C N比;当发酵液pH过高时用糖或淀粉来调节,pH过低时,通过氮调节。4. 细胞的破碎有哪几种方法?超声波破碎应注意什么问题?(1) 机械 (匀浆) 法(2) 超声波法 超声处理的主要问题是超声空穴局部过热引起酶活性丧失,所以超声振荡处理的时间应尽可能短,容器周围以冰浴冷却处理,尽量减小热效应引起的酶的失活。(3) 冻融法(4) 渗透压法(5) 酶消化法(6) 化学破碎法 常用的化学试剂可分为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两大类5. 凝胶过滤进行酶分离纯化的原理是什么?凝胶过滤颗粒具有海绵状结构。将凝胶装于层析柱中,加入混合液,内含不

5、同分子量的物质,小分子溶质能够进入凝胶海绵状网格内,即凝胶内部,凝胶内外小分子溶质浓度一致。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它从一个凝胶颗粒内部扩散到胶粒孔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与流出,使流程增长,移动速率慢故最后流出层析柱。大分子溶质不能透入凝胶内,而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隙流动,因此流程短,下移速度较小分子溶质快而最先流出层析柱。因而样品通过一定距离的层析柱后,不同大小的分子将按先后顺序依次流出,彼此分开。 第3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1.温度系数Q10 ,米氏常数。反应中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称为温度系数Q10。Km值等于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

6、影响机理。1、pH影响酶和底物的解离: 酶的活性基团的解离受pH影响,底物有的也能解离,其解离状态也受pH的影响,在某一反应pH下,二者的解离状态最有利于它们的结合,酶促反应表现出最大活力,此pH称为酶的最适pH;当反应pH偏离最适pH时,酶促反应速度显著下降。2、pH影响酶分子的构象:过高或过低pH都会影响酶分子活性中心的构象,或引起酶的变性失活。3.米氏常数的意义及在实际中的应用。(1)物理意义:Km值等于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2). Km 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Km值愈小,酶与底物亲和力愈大。酶与底物亲和力大,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浓度,便可容易地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7、(3). Km 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酶所催化的底物和酶促反应条件(如温度、pH、有无抑制剂等)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酶的种类不同,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作用时,Km 值也不同。各种酶的 Km 值范围很广,大致在 10-110-6 M 之间。实际中的应用(1)鉴定酶(2)判断酶的最佳底物(3)计算一定速度下的底物浓度(4)了解酶的底物在体内具有的浓度水平(5)判断反应方向或趋势4. 什么是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方式与酶的必需基团进行不可逆结合而使酶丧失活性,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抑制剂而使酶复活。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在用透

8、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后,酶的活性能恢复,即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5.根据可逆抑制剂与底物的关系,将可逆抑制作用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用双倒数作图法说明每种抑制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Km,Vm) ?它们分别是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纵坐标I/Vmax处,但横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变小,说明该抑制作用,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而使Km值变大。 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双倒数曲线: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横坐标 -1/Km处,但纵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变大,说明该抑制作用,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Km值,而使Vmax值变小。 I和S在结构上一般无相似之处,I常与酶分子上结合基团以外的化学基团结合,这种结合并不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减少I对酶的抑制。 I和S在结构上一般无相似之处,I常与酶分子上结合基团以外的化学基团结合,这种结合并不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减少I对酶的抑制。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Km、Vmax都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