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50519486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开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王安石词主要特色论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也是一位在诗文方面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但比起北宋其他几位大家,关于王安石的研究显得相对冷清,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其诗文及政治思想,他的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个被忽略的地位。王安石的词留存较少,但数量少并不代表没有研究的价值。对于王安石词,一些论者历来采取褒贬不一的态度。对他的词持批评态度的人物代表有李清照,她在词论中说:“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对他的词持赞赏态度的人物代表有清代的刘熙载,他指出:“王半山词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惟未能涉乐必矣,言哀已叹,

2、故深情之士无不问然。”笔者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认为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主张都赋予了他的词独特的色彩,王安石词在宋词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将在对王安石词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词的主要特色,并探索这些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使人们对王安石的词有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引言一、王安石词的主要题材咏史词咏物词禅理词描景词闲适词二、王安石词的主要特色脱离艳科王安石词的创作背景:唐五代以来,在词的创作方面有着绮靡的风气,内容大都为男女恋情和伤怀别远,北宋初期的词也大多如此,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在这样的背景下,

3、王安石的词力求在题材上脱离艳科传统,“一洗五代旧习”。以禅入词禅理词在王安石的所有词作中占了很大比重,有11首之多。1、后人对王安石禅理词的不同评价:后人对王安石禅理词评价不一,有褒有贬,但笔者认为王安石的禅理词有他独有的特色,从这些禅理词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所尊崇的佛禅思想。2、王安石禅理词中所体现的佛禅思想、以心为本,随缘自适高扬心灵的地位是为了解脱世间的烦恼。、“忘机”心灵创伤的自抚。王安石的禅理词大都作于罢相后,变法的失败在王安石的心灵中或多或少投下了阴影,他只能在禅境中忘怀世间的纷争,寻求心灵的抚慰。以诗为词“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王安石就用自

4、己的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王安石以诗为词的创作主要包括下面两个部分:1、集句体词的首创:王安石先在自己的诗中尝试了集句体,然后将这种形式运用到了词中,“集句成篇,借他人语句,表自身情感,创自己意境”,他是集句体词的发起人。2、开豪放先声:王安石开豪放先声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他的几首咏史词中,他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所谓的诗词分工论,把词提高到诗的地位,使词不仅可以言情也可以言志,直接为现实的政治经济服务,为苏轼和辛弃疾等人词风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三、王安石词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人生经历对他的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的

5、影响。王安石作为一代名臣,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他词的创作必然产生了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改革失败的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他的生活和心境都产生了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词的创作。2、佛禅思想的影响:(1)、王安石与佛教的渊源,与佛教中人的交往。(2)、王安石对佛教经典做过深入研究。3、诗学思想的影响:诗作为个人抒情的传统比词要悠久得多,文人以词写心之时,必然要受到诗的影响,甚至成为其潜在的心理背景。王安石在诗的创作方面开始得较早,成就较词也要高,他在晚年写诗的同时尝试写词,诗学观念对他词的创作显然会有影响。结束语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王安石的

6、词按照主要题材分类;分析他的词的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这些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阅读大量古典文献资料和著作,包括相关优秀论文;2、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归纳前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立场以及观点;3、对论文进行修改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起止时间内容2010年12月1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2010年12月20日完成中外文资料收集2010年12月22日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2010年12月23日完成开题报告2011年4月8日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5月9日完成论文定稿2011年5月14日完成论文第一次答辩2011年5月中旬完成论文第二次答辩2011年5月中旬所有材料上传

7、到系统2011年9月完成论文第三次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3唐圭璋.宋词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诸葛忆兵.宋词说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5范文汲.一代名臣王安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周维民.独标清奇深寄慨,尽去绮罗拓新风王安石词读后J.抚州师专学报,1986(2).7梁启超学术论著集王安石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涂育珍.论王安石词风的形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9刘洋.王安石的“以禅入词”J.北京化

8、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郭瑞林.浅谈王安石对传统词的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8(1).11蒋克己.论王安石咏史词J.抚州师专学报,1996(4).12吴小林.王安石传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14程杰.王安石词浅论J.抚州师专学报,1989(1) .15李承贵.王安石佛教观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6涂幸、涂木水.王安石词思想内容浅析J.抚州师专学报,2001.20(4).17谢雪清.论北宋初中期“以诗为词”创作倾向产生的原因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9、2006.27(5).18谢雪清.论北宋初中期“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的发展轨迹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19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6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0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C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21张晶.禅与唐宋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2陶尔夫.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3焦宝.王安石的经学观和他的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4邓乔彬.词学第十四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施蛰存.词学第十二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刘佳宏、姚泽慧.“以诗为词”与“北宋党争”J.宜宾学院学报,2005(4).27王建根.王安石词禅趣论J.抚州师专学报,1993(3).28Anderson, Gregory E.To Change China: A Tale of Three ReformersJ.Asia Pacific: Perspectives,2001(1).29James T.C.Liu,Reform in Sung China: Wang An-shih and His New PoliciesM. Harva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19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