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5051387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2010届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届江苏百校高三样本分析卷语文试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偌大/唯唯诺诺 昏聩/功亏一篑 誊录/沽名钓誉B 朔 方 /横槊赋诗 坍圮/杞人忧天 收讫/自古迄今C 商 贾 /余勇可贾 纰缪/未雨绸缪 挺括/囊括四海D 辟谷/独辟蹊径 伺候/伺隙进攻 藤蔓/蔓草难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祝活动,激发出全国人民炽烈的爱国热情和伟大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B “低碳 ”-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极

2、响应, “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C一项新的招生录取方案尚未正式实施,就引起社会强烈的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千万个考生及家长的神经所引发的。D2009 年,中国社会经济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先扬后抑,在全球主要经济中率先实现回暖并显现强劲增长,在稳定全球经济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以下是某机构对“富二代” (指上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继承过亿家产的富家子弟)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请据此概括出“富二代”的价值取向(不超过 25 个字)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你主要对谁负责?对家庭亲人负责占 40%对国家负责28%对自己负责22%对朋友和生意伙伴负责10%你认为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朋友占 45%

3、精神财富占28%社会关系24%金钱 3%你觉得父辈的哪些资源是你最看重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占 56%社会资源占23%经营企业的思路 16%其他 5%4、仿照示例,从“超” “绝” “舒” “劣” “债” “值”中任选三个(也可另选它字) ,拆字释义。示例: 骗:一旦被人看穿, “马”上就会被人看“扁”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 “走”出来的二、 文言文阅读。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察幼有致性,事亲以孝闻。六岁,诵书万余言。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父上开府僧垣,二宫礼遇优厚,每得供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察并用聚蓄图书,由是闻见日博。年

4、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盛修文义,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值梁室丧乱,于金陵随二亲还乡里。在乱离之间,督学不废。永定初,拜始兴王府功曹参军,寻补嘉德殿学士。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 ”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察每言论制述,咸为诸人宗重。储君深加礼异,情越群僚,宫内所须方幅手笔,皆付察立草,恒蒙赏激。吏部尚书蔡徵移中书令,后主方择其人,尚书令江总等咸共荐察,敕答曰:“姚察非唯学艺优博,亦是操行清修,典选难才,今得

5、矣之。 ”乃神笔草诏,读以示察,察辞让甚切。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且廪锡以外,一不交通。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 ”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察性至孝,有人伦鉴识。冲虚谦逊,不以所长矜人。终日恬静,唯以书记为乐,于坟籍无所不睹。每有制述,多用新奇,人所未见,咸重富博。且专著书,白首不倦,手自抄撰,无时赞辍。徐陵名高一代,每见察制述,尤所推重。尝谓子俭曰:“姚学士德学无前,汝可师之也。 ”尚书令江总与察尤笃善,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节选(陈书姚察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6、的一项是( )A 徐陵时领著作 领:负责B 恒 蒙 赏激 蒙:受的C 不以所长矜人 矜:夸耀D 必先以简察 简:简要6、下列句子中,表明姚察有才而受到敬重的一组是( )1 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 2 在乱离之间,督学不废3 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4 尚书令江总等咸共荐察 5 冲虚谦逊,不以所长矜人 6 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A 124 B 235 C 136 D 456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察小时候就有很高的悟性,但对下棋一类的游戏很不在意,而是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闻见日博。B 姚察在梁简文帝时,曾参加宣猷堂的论辩,由于才华卓异,所以当时的知

7、识分子都很佩服他。C 姚察为官清廉,生活朴素。平时除了管家的俸禄,拒收任何人的礼物.学生送的一点礼品也被严辞拒绝.D 姚察为人谦虚,有才而不张扬,只把读书作文当作乐事,学识广博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表述。8、把下列句子翻译出来。(1)察每言论制述,咸为诸人宗重(2)乃神笔草诏,读以示察,察辞让甚切(3)且专著书,白首不倦,手自抄撰,无时赞辍三、 古诗词鉴9、送远曲张籍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往。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注】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相传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筑高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南朝

8、刘裕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1) 诗作由“戏马台”落笔,有哪些作用?(2) 前人评论“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诗句“角度新颖,写形得神” ,请简要分析。(3) 尾联所抒发的感情与一般的送别诗有什么不同?四、 名句默写1、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2、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 日月乎其不焉兮, 4、 ,用之如泥沙,5、 问君能有几多愁, 6、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五、 现代文阅读(一) 文学类吴牛喘月包光潜李白少有丁都护歌这样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诗歌,偶尔读之,震撼不已。他的高超的诗歌艺术令人折服。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写时写地不直截了当,而“未成曲调先有情” 。你想想

9、看,就连能够吃苦耐劳的老牛见到月亮都疑是太阳,条件反射,对酷暑心有余悸,足以说明吴地的炎热,纤夫拖船的辛苦!人类对动物的悲悯,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悲悯。牛的形象已深深地根植在人类的思想意识里,形成了思维定势。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激励后人学习老牛的奉献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拖犁拉耙,任劳任怨;埋首土地,不见天日。这使我想起母亲跟我说的一则神话故事。说老牛本来也是天宫里的仙,是受了哄骗才“误”落凡尘的。掌管天宫的王对它说:“你到凡尘去,吃的是甜(田)草,喝的是糖(塘)水。 ”老牛大概在天宫里呆得腻烦了,这下子以为得了好处便不辞而别,法式不再回头看天,断了自己的后路。小时候,我陪妹妹放牛,

10、无数次观察老牛的举动。它总是那么机械、呆板。它的眼睛里只有土地、田埂、水塘- - 它所看到的蓝天白云,也只是水中的浮光掠影。它不知道天有多大,地有多宽 抑或有意不去看那迢迢无期的归天之路。想起那时生产队里披星戴月的“双抢”,我就发誓来生无论投什么胎,即使做鸡做鸭,当作“阳家一碗菜”被宰被杀,也不愿意做畜生不如的人。当然也不愿意做永远没有归期的牛。在我的印象中,吴牛喘月无尽头。譬如我们麒麟 有二百多亩田地,每逢“双抢”争分夺秒,时不我待。即使同田的秧苗,立秋前后,泾渭分明。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要将晚稻插下去,无论是人还是老牛都要夜以继日。社员被队长或组长吆喝着;老牛被牛把式们鞭打着。无论是精神还是肉

11、体都抵达了极限 如果老牛同人一样有精神世界的话。我时常喘着粗气坐在田埂上,望着千钧之轭压在牛顶上,铁链绷直。那蒙鼓的牛皮被磨损殆尽,绽露出如同三月桃红的肌肉来。还有那些不失时机的牛虻嗡嗡地叮咬。那护身的牛尾巴无论如何也鞭长莫及。惟一能够给老牛带来些许快慰的要算那牛背鹭了。它怜悯地啄食牛背上那些寄生虫们,并不停地在老牛的周围盘旋,用微弱的风味老牛带来阵阵凉意。此时的牛背鹭也是乡村田野里惟一具有诗意的飞翔了。不仅牛得到了快慰,我的幼小的心灵也得到了慰藉。吴牛喘月,连月光都像那钢针一般,炙热无比,浑身发颤。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的今天的新农村,原以为那些老牛们也同农民一样翻身解放,过上所有动物都应该拥有

12、的、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的日子。可是,最近我回家过春节,几乎所有的村庄都看不见牛栏了。田野里没有了草垛,道路上没有了永远散发着青草磬香的牛粪。牛从我们的视野里日渐消逝了!乡亲们告诉我,想在哪家还有牛啊。我问,原来那些牛呢?几乎是异口同声:卖了。杀了。看来,牛生来是劳累的,不劳累了就没有了生存的理由。因此,它就成了我们人类的蛋白质会热量。望着没有炊烟的村庄和没有草垛的田野,我又想起母亲跟我讲的那则关于牛的神话传说。(选自文化周刊11、从全文内容看,第段文字有哪些作用?(6 分)12、文中说“人类对动物的悲悯,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悲悯” ,结合全文体会这句话的丰富含义。 (6 分)13、第段描写的是人与

13、牛劳作时的情景,试就其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5 分)14、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的新农村,耕牛从人们的视野里日渐消失。试探究作者对此的心情与态度。 (6 分)(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 15-17 题 (15 分)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 (节选)傅道彬我们所说的文学人类学,究竟是一种批评方法,还是一个新的学科?如果它是一个新的学科,它到底是属于文学还是属于人类学?假如我们把文学人类学看成是文学和人类学派生出来的新学科的话,那么这样的划分尽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比如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等,一门学科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值得怀疑了。其实大

14、家说得很热闹的艺术人类学、结构人类学、进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哲学人类学说到底它们还都没跳出人类学的范畴,人类学提供给其他学科的只能是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不是重新组合成一门新的学科。因此所谓文学人类学准确地说应是“人类学的文学” ,也就是说对于文学而言,人类学是文学研究的新的批评方法,新的文化目光。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人类学的精神实质是博大的世界目光,是科学的论证方法。人类学的目光要求跳出狭隘的地域限制,以一种俯仰天地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宏阔视野审视文学审视艺术,它对艺术的审视角度是人类的世界的,这就跳出了中国几千年来学术的偏狭。因为 20 世纪以前的中国文化研究始终未能摆脱经学的束缚,狭陋的视野

15、使研究者不仅对世界知之甚少,即使是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置若罔闻。而文学人类学带来的是世界的目光,这种深刻的世界目光具有重要意义。从发源上看,人类学的发展是以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现代学术的兴起为基础的,因此它代表了先进的现代科学证明手段。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往往是经验的和感悟式的,有限的证明手段也只能是从文献到文献,就经典论经典。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殷墟的发展拉开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序幕,由此确立了科学的证明方法,这就是王国维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文学研究也因此跳出故纸堆而走向广阔的田野,走向鲜活的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向被视为文不雅训的神话传说及宗教民俗都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材料。但必须指出,方法不是万能的,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人类学讲求贯通,但贯通的学术原则必须以博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没有博通的知识而又强作解人,势必变成一堆杂乱材料的堆积,人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