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51129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研究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引言课堂教学中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策略就是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过程中把教育理论的简单化,是同类性质的具体教学方法的归类与综合,是教学实践中朴素经验的升华,是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教育教学理论与一般教学情境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在英语教学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受过程,把以往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转化为学生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改变教学中的“要我学”为现代教学中的“我要学” ,从而真正落实“学为主体” 。根据我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提出以下具体的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过程: 一、

2、英语课堂中有效的导入研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能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入环节的设计应融趣味性、实效性和交际性于一体,同时还要具有简洁性和新异性。然而,在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导入环节的设计。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过于程式化,似乎总是通过师生互致问候或询问日期、星期几、天气、学生出勤情况等问题开始新课;有的教师习惯于以值日生报告(on duty)的形式开始新课,大多是两名学生在前面表演一段对话,表演结束后,教师一般既不加以评价,也不与学生就

3、对话内容进行信息交流,进一步引出新话题,使值日流于形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值日效果,无法实现复习检查与话题引入的有机融合;有的教师刻意设计一个新课导入环节,但缺乏自然性和新颖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形式很新颖,但只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设计,与本节课学习内容不相关,失去了水到渠成的流畅和温故知新的实效;甚至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干脆没有话题导入的环节设计,直接以“In this class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的语言开始新课,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机。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如何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深化课程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

4、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施教技能的问题,关系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英语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2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如:图片导入,包括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图片、教学挂图、照片及教师自制简笔画等;实物导入;师生自由交谈导入(free talk) ;对话表演导入;游戏导入;歌曲吟唱导入;多媒体视听导入;故事导入;竞赛导入等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导入新课,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所学语言材料的内容、特点,使新课导入既趣味盎然又富有实效。笔者认为,导入环节应具备的以下几个特点:1、趣味性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

5、的情感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因此,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扫除英语学习障碍,化解新授内容的难度。导入环节尽可能采用那些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趣味十足的方式,如多媒体视听导入、游戏导入、由近期的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或生活经历导入、歌曲欣赏等方式。案例 1: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7 Its raining! 可以以一简单的英文天气预报导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天气这个话题。 那么选用天气预报就符

6、合课文内容,不存在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再次,天气预报中的形容天气的各种描述词汇就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新的内容。 学生通过天气预报展示的各种图示及天气讲解员的讲解中可以大概了解所要学习新的词汇的意思。那么这样的导入便自然,结合实际,有助于推动有助于展开下一步教学内容。同时, 所展示的漫画以及天气预报播报员的形象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2、实效性导入要富有趣味,但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导入环节。如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都要为学习语言现象,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新颖、巧妙的导入既能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情境,又能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真正起到“引导”的

7、作用,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3案例 2:一位教师在执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时,采用了小组对抗赛的形式进行导入。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 3 组,要求在 2 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动物名称,评选出获胜小组。竞赛中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踊跃为小组争分。竞赛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Im very glad that you know so many animals. But some animals are becoming fewer and fewer. So 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m. In this

8、 period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15. 然后开始了本单元话题的学习和交流。以小组对抗形式进行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欲望,场面非常热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且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导入自然流畅,导出了活力,导出了实效。3、交际性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表达空间,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进行有交际意义的交流和表达。案例 3:一位教师在执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 B 中的一篇写作课文时,采用了自由交谈及图片展示导入的方式,效果不错。课文内容是学习如何写一篇北

9、京的旅游日记。 那么这位老师就拿自己暑期在北京拍摄的照片,跟学生聊北京的旅游过程以及感受。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有意地向学生展示学生接下来要写的一些地方,交流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一些描述景点的主要句型。交流的结尾处老师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感受,在此过程中可以叫一些到过北京的同学交流下心得,便于没有去过北京的学生写他们的作文。本节课的导入虽然没有过多的辅助手段,但导入新课朴实、自然、流畅,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最后学生把北京之旅写得生动,朴实。 二、 英语课堂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层教学4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中,由于受到教学班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

10、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层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发展受到了牵制,不能充分发展,层次低的学生迫于进度、内容疲于奔命,完不成学习任务,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形成分化。因此,如何在同一教学班内实现分层教学,已成为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具有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分层教学

11、是可取的。我们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呢?通常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分组而实施分层教学,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无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也不会调动起来。把学生恰当地放置在他接受的情感层内,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出学习潜能。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更高的期待,使他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也积极和老师一起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对于中等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很关注他们并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学生,老师也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进

12、步。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不懈的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大力表扬,对他们的失败要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展示自己和与同学交流,有的同学自尊心强,怕犯错误招人笑话。所以教师在了解学生后要将学生分成内向、外向、自信和缺乏自信等几种类型,给予不同的情感呵护。如对于基础差又内向的同学要进行谈话或鼓励、表扬,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期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学生要谨防一些教学行为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于外向自信的学生要通过情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情感策略,使他们获得需要的情

13、感归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第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来进行分组而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和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有关,这种差异一时又很难改变。所以要5根据他们的差异将他们分为若干层。对于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以“指着走”,这部分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思维品质比较好,对他们大胆放手,以其自学为主,辅以点拨指导,这样可以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如在学习某个话题内容时对教材内容稍加点拨,引导他们自己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对课文内容要主动做到举一反三,并自己能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学习内容。对于中等层学生要“领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较

14、优层差一些,因此对他们所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要做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其充分领会。如在重要句型、短语和语法的讲解时要关注他们的领会和理解的程度,运用练习时多给他们机会练习展示,争取他们对所学知识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扶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等方面较差,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及时提醒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要让他们能完成简单的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还要进行各种课外关注和辅导。对这层学生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建立心理优势。三、 如何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经过老师引导,放权给学习合作小组后,检测这个过程必

15、不可少。 检测能让老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把握情况,检测他们是否“吃得饱,哪些吃不了”。 在这个过程,各老师的检测方法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但就一定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检测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1、针对英语词汇和重点短语的检测简单的词汇掌握可以通过一些游戏以及竞赛的方式进行检测,给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分,鼓励学生。 重点短语可以采取一些习题的方式检测, 重点短语的运用不可小视,因此,学生不仅要理解短语的意思,也应学会如何应用。 那么一定的练习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所没理解通透处 。 2.关键句型的检测在听说课堂中,关键句型主要是通过各种会话模拟来检测。会话的方式也是可以

16、灵活多变的:个别对话,小组对话,男生女生对话,组与祖对话等方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6让学生把关键句型练习得脱口而出,主要是让他们多说多听。 听别人怎么说,看自己怎么表达。 3. 重点文段的检测由于重点文段稍微长,用时长。 可以选择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进行检测。 检测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张进行对组员检测,或者选择随机抽查的方式。 四、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阶段性总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会不知所措,那样问学生会豁 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现”。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更谈不上调动学生思维 的积极性。有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这样,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对学习的信心。有的教师对学生的 回答只偏重于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